江漢區老年大學開的「手機課堂」爆滿,教手機購物、支付、點餐

武漢晚報10月16日訊 (記者張珺)互聯網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移動支付對於年輕人來說早已不是新鮮事兒,可是對於老年人來說還是有一定的操作難度。為了讓更多的老年人學會這一潮流生活方式,武漢的一所老年大學就開啟了“手機課堂”。

雖然聊天、拍照,老年朋友玩得都比較溜了,可說到手機購物、支付、點餐,很多老年人就被難住了。在老年人摸索網絡購物的經歷中,還經常發生讓人哭笑不得的囧事。

為幫助更多老年人掌握支付、點餐等便捷的移動生活應用,近日,武漢市江漢區老年大學嘗試為老人們開設“手機課堂”。該校負責教學內容設置的宋老師表示,一開始計劃開設一個班招生40人,結果老人報名十分踴躍,一口氣就開了4個班,班班爆滿,現在總計有170人在此學習各種手機應用操作。

今天,記者現場採訪該校多名學習手機課堂的老年人,他們表示,由於網購的普及,現在他們每個月平均會在網上花費一兩千元,消費能力高的老年人每個月可能移動支付四五千元,熟練掌握手機支付功能已成為他們生活的必備技能。

有老年學員告訴記者:“有一次出去玩的時候路上加油,結果只能用手機支付,我們不會,還是別人幫忙支付的,我再追著給錢別人。現在學會了手機支付,出門也不用求人了。”

在“手機課堂”學習的老年學員陳爺爺說:有一次帶孫子出門吃飯,看到別人用手機點餐,結果我們搞了半天,購物車就是空的,點不到,連飯都吃不上。“有時候手機支付有優惠券,結果我們不會用,半天找不出來,後來就只好放棄這個優惠,用現金付了。”

目前,武漢市有不少餐廳已經接入口碑App等平臺的手機預點單功能:消費者提前點好單,預約時間到店取走即可,免受排隊之苦。這類新功能同樣受到了不少銀髮族的歡迎,近3個月中,來自銀髮族的手機預點訂單量不斷提升,月均增速更是高出中青年群體近5個百分點。

此外,對於老年生活,這些已“知天命”的銀髮族還有著更多的想法。從今年前9個月武漢老人消費支出分佈來看,武漢的老人們對於自己的容貌有著很高的要求,美容美髮以及SPA等項目支出在其日常開銷的佔比超出全國平均水平近20%,也是其除日常採買開銷外最大的消費;同時,對於孫輩們的成長,他們也頗為捨得投入,僅次於美容類的消費。

此外,武漢的老人們很重視健康消費。足療按摩等服務受到他們的廣泛認可,消費佔比高於全市平均水平近7個百分點,在中醫養生、藥店採購等方面的開銷同樣高於平均水平;而健身、戶外運動和羽毛球是他們最樂於投入的運動方式,遠高於其在舞蹈、乒乓球等方面的消費。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佈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使用網上支付的用戶規模達到5.31億,較2016年底增加5661萬人,年增長率為11.9%,使用率達68.8%。其中,手機支付用戶規模增長迅速,達到5.27億,較2016年底增加5783萬人,年增長率為12.3%,使用比例達70.0%。

如今,線上平臺的優惠補貼等多種因素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學習、使用手機點餐、支付、網購等。銀髮經濟成了網絡消費的新生力量,而老人也藉助互聯網浪潮讓他們的夕陽生活越來越有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