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儿逛摊有气势,小白逛摊瘪茄子 教你学会逛摊儿的门道!


老炮儿逛摊有气势,小白逛摊瘪茄子 教你学会逛摊儿的门道!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安利”的公开课上。

一名“讲师”站在那里侃侃而谈,从经验、经历到做人的道理。

当年温柔刚上大二,第一次现场听“人生导师”的开悟之语,深感震撼!


老炮儿逛摊有气势,小白逛摊瘪茄子 教你学会逛摊儿的门道!

虽然我只上了一次课就感受到浓浓的洗脑味道,便再也没去过了。

但是在后来的人生中,这句话却时时浮现脑海,动不动就蹦出来刷新一下存在感!

尤其是在逛摊儿的时候!

老炮儿逛摊有气势,小白逛摊瘪茄子 教你学会逛摊儿的门道!

便宜不一定就不好

大多数小年轻根本不逛摊儿,青春就是用来挥霍的,温柔也一样,印象中上学时就逛过一次。

买漫画书的时候路过一条古玩街,看到了满地的旧货,各种旧书旧家具,锅碗瓢盆零头八碎儿。

路过一个卖古钱的摊位,驻足良久。

摊位上有大钱、银元、带铜锈的刀币,还能看到袁大头。


老炮儿逛摊有气势,小白逛摊瘪茄子 教你学会逛摊儿的门道!

那时并不懂收藏知识,只是电视里正在重播的《雍正王朝》让人印象深刻,于是,花5块钱买了一块“雍正通宝”。

这块古钱币比普通的铜钱要大上一圈,放钱包里太沉,就用一条红绳系在中间的方孔上,戴在脖子上。

那是2002年,5元钱是温柔一顿午饭的餐费。

能拿出来买古钱,真真算是心血来潮了。

这块雍正通宝陪了我近半年时间,当时住校,我住在寝室下铺,有一次早起洗脸嫌碍事就摘下来挂在床头了。

中午下课回来就不见了。

寝室没锁门,是同寝还是外寝拿走的就不得而知了。

当时造假尚未普遍,那块古钱币是真品的可能性极大。

放到现在,价格至少上千了。


老炮儿逛摊有气势,小白逛摊瘪茄子 教你学会逛摊儿的门道!

老炮儿逛摊有气势,小白逛摊瘪茄子 教你学会逛摊儿的门道!

便宜不一定能捡漏,

但是肯定能长见识!

后来工作了,业余时间大都浪费在跟朋友的吃喝玩乐上,从没想过再去逛逛。

直到后来成家了,经历生活的艰辛,才发现逛摊儿的乐趣。

婚后第一次逛摊儿,是去古玩市场找文玩核桃。

那时候沈阳最有名气的古玩市场是“盛京古玩城”,在中街的斜对面。


老炮儿逛摊有气势,小白逛摊瘪茄子 教你学会逛摊儿的门道!

中街是沈阳两大商圈之一,年轻的时候是经常逛的,但是斜对面隐藏的这块古玩市场却从未涉足。

逛的时候,看见街道两边遍地的方块型摊位,真的是感觉很新奇。

第一次感觉到时间有限,快速的逛到一家卖文玩核桃的摊位,看到一个小木头架子上放着几对核桃。


老炮儿逛摊有气势,小白逛摊瘪茄子 教你学会逛摊儿的门道!

其中一对儿小灯笼引起了我的注意,褐黄色油光锃亮的皮色,很有感觉。

跟摊主一问,要价20,我们还了一嘴:15。

摊主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拿回家一看,发现这对灯笼泡过油,还抹过502胶水,是十足十的“垃圾”货色!

后来这核桃给媳妇做脚底按摩了,也算是废物利用。

老炮儿逛摊有气势,小白逛摊瘪茄子 教你学会逛摊儿的门道!

不怕奸商狡又诈,

就怕奸商有文化!

逛了几次,感觉摊位不靠谱,就开始往大一点的古玩城进军了。

在本地古玩城找到一家专营文玩核桃的档口,他家品种非常全,除了麻核桃还有铁核桃、灯笼。


老炮儿逛摊有气势,小白逛摊瘪茄子 教你学会逛摊儿的门道!

铁核桃与灯笼

据店主说,全沈阳城的铁核桃都是出自他家。也是在他家,温柔第一次见识了什么叫“桃园三结义”。

下树早皮糠色白的鸡心,象征白面的刘备。

下树晚未剥青皮导致全身性红阴皮的将军膀,象征红脸的关羽。

掉地上好久青皮腐烂木质黑透了的“地闷儿黑”铁核桃,象征黑脸的张飞。

这样的三只核桃放在一起,店主起名: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老炮儿逛摊有气势,小白逛摊瘪茄子 教你学会逛摊儿的门道!

文玩核桃刘关张

这样的核桃没法玩,也就只能摆着看看了。

只要名字起的好,垃圾也能变成宝!

老炮儿逛摊有气势,小白逛摊瘪茄子 教你学会逛摊儿的门道!

骗人来钱快,诚实不赚钱

于是恶性循环!

逛的多了,见得多了,上当受骗的次数也是呈几何级递减。

大多数的骗术都是非常初级的,也就能骗骗没入门的小白。

比如睁着眼睛说瞎话的,非说上周批量做的青铜器是商周出土的文物。文物你敢拿这儿来卖吗大哥?不怕被抓坐牢啊!

即便这样还总有人信,越能吹的人东西卖的越快。


老炮儿逛摊有气势,小白逛摊瘪茄子 教你学会逛摊儿的门道!

上周产的青铜器

有一阵子温柔星期六会在鲁园出摊儿,一去就有一大堆人围着我,问这问那。我也比较好为人师,热情的为提问者讲解我所了解的文玩知识。

回答完了,大家就散了。

一看,都是旁边摆摊的大哥大姐,还大多数都是卖文玩核桃的,感情都是上我这学习来了。

其中有个摊主大哥也卖核桃,摊上有核桃不知道品种,问我。

我说你这是陕西官帽。

刚说完,就有个逛摊儿的来问:师傅,你这是什么品种啊?

摊主:狮子头!

等那人走了,我就问他,我不是告诉你这是官帽了吗?

摊主:说狮子头好卖!


老炮儿逛摊有气势,小白逛摊瘪茄子 教你学会逛摊儿的门道!

这些人,早就忘了卖货就是卖人的道理,为了赚钱丧失了做人的底线。

当有一天玩家明白了那不是狮子头的时候,会用什么眼光看摆摊的人?

老炮儿逛摊有气势,小白逛摊瘪茄子 教你学会逛摊儿的门道!

逛摊不是为了占便宜,

享受的就是过程!

逛摊,本是工作之余的一种休闲方式。

但是对于摆摊的来说,这就是他谋生的手段。

一旦涉及到生存,而不是爱好,这件事从本质上就变了。

摆摊的人大多都是没有正经工作的,所以衍生出的地摊文化都是一锤子买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骗了也就骗了,买货的人也习惯了这个规矩,即便吃了亏,郁闷两天也就过去了。

摆摊的把逛摊的人上当这个过程,美其名曰:交学费。

逛摊儿的也只能自嘲:买的没有卖的精!


老炮儿逛摊有气势,小白逛摊瘪茄子 教你学会逛摊儿的门道!

有时候我就挺想不通的,难倒这些人被骗有瘾吗?

后来经历的多了,突然发觉,或许男人逛摊儿听摊主大吹法螺的过程,就跟女士逛街听店主拉着你夸你好看身材好适合这条裙子一样,会有一种虚荣感和满足感瞬间爆棚。

为了这种短暂的满足,宁愿承受金钱的损失。

这也算是消费升级的一个过程,就是花钱买满足感。

享受逛摊儿的过程,本身就是逛摊儿人的一种满足!

老炮儿逛摊有气势,小白逛摊瘪茄子 教你学会逛摊儿的门道!

跟摊主交流的过程,

就是人与人个性交锋的过程。

逛摊老炮儿也是有套路的。

一个核友想跟朋友去挑串大金刚,又怕自己挑不好,让我领着他俩去。

正好赶上那天鲁园有大集,我带着两个小猛男,一路走一路讲。

碰见一个摊主,操着一口流利的北京话,我就跟他俩说,看着点,我是怎么跟摊主聊的。


老炮儿逛摊有气势,小白逛摊瘪茄子 教你学会逛摊儿的门道!

温柔:你怎么不在北京潘家园摆摊啊,跑沈阳来了?

摊主:潘家园贵啊300一天,这边便宜,才30元一天。

温柔:哦,以前更便宜,星期六5元,星期天3元。现在这还是涨价了。

摊主:你也摆过?

温柔:恩,我算是坐地户吧。

摊主:……哥,那你看看金刚?

温柔:对,你这金刚还可以,就是裂纹太多。

摊主:行里人都知道,无裂不金刚啊。

温柔:我今天受朋友所托,就是想找一串不裂的。

摊主:那,那,怎么办?我这没有啊。

温柔:这样吧,你多找几串,我挑一下,我只要不裂的。既然遇到了就是缘分,让你开个张!

摊主:哦,好吧。我给你找啊,哥。

摊主挑了三串品质比较好的金刚,用剪子给剪开了,一粒一粒挑了10粒,品相完美不裂的。

温柔:这一串多少钱?

摊主:正常都是一百三一串,您这是三串毁成一串了,给三百吧。

温柔:别三百了,给一百吧,交个朋友。

摊主:……别介,哥。我这小本生意,大老远从北京跑这儿来摆个摊,您这一下就抹掉一大半,差太多了。

温柔:都是圈里人,差不多就行了。少赚点交个朋友不好吗?以后来沈阳哥罩着你。来吧,给我一张名片。回头我请你吃饭。

摊主:真不行!哥,差太多了。

温柔:来来来,抽根烟!

摊主:我不会抽!

温柔:来吧来吧!怎么到这儿了这点面子都不给哥吗?(假装发怒!)

摊主:行吧,那我抽,我抽!(委屈的接过了小猛男以粗暴动作递过去的红塔山)

温柔:……(默默抽烟)

摊主:……(默默抽烟)


老炮儿逛摊有气势,小白逛摊瘪茄子 教你学会逛摊儿的门道!

温柔:这样吧,一百元你拿着,今天就当给哥一个面子,看这两个兄弟都看着呢,你也别让我下不来台。多了少了就这么着了!以后来沈阳就提我,在这片儿都好使!

说完,扔下钱拿起金刚转身就走!

摊主:……唉!唉!大哥,别介啊……

(声音渐渐听不见了,埋没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在这次交锋中,温柔把“仗势欺人”四个字演绎的淋漓尽致。

其实,100元抓一串大金刚,算不上捡什么大便宜。这个我心里清楚,摊主心里也清楚。

只不过,我们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老炮儿逛摊有气势,小白逛摊瘪茄子 教你学会逛摊儿的门道!

对,是我


老炮儿逛摊有气势,小白逛摊瘪茄子 教你学会逛摊儿的门道!

回程的路上,两个小兄弟对我是大加赞扬。说如果他们两个自己来,肯定会屈服的,一个是不可能好意思把裂的都挑出去,可能就隐忍着抓一串带裂的金刚,再一个即便挑出来不裂的重组一串,也不可能好意思就给100元。

他们说的都对,逛摊是需要一点套路的,如果没有多年的经验,我也不可能掌握这么多,套路就是吃透了人心才产生的。

我们从几方面分析一下卖家心理:

1. 一个摊主从外地来东北,本身就会感受到压制。全国人民都知道东北人直爽、讲义气,另一方面也有些匪气,不好惹。2. “带着两个小猛男逛摊儿,一看就是东北大哥,一个人出门在外,能少惹事就少惹事,要不然真容易回不去家。”摊主会有这种想法也很正常,温柔去外地时候也会有类似想法。3. 摊位就一个人看着,如果追上去就没人看摊儿了,能不离开就不离开,给点钱回本了就行。

摸透了卖家心理,买家逛摊儿时候可操作空间就大多了,温柔这种做法只能算是最初级的市井套路。

当然,这些套路不经历多年逛摊儿积累经验是极难掌握的。大多数玩家还很稚嫩,很容易就会被摊主刁难。

练摊的一般都是看人下菜碟,一句:“你买不起吧,别问了!”就能撂倒一片人。

逛摊儿,也是一门经验学科。

说了这么多,对于逛摊儿,你们都有些什么奇葩经历啊?

“吃亏就是占便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