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對陣加拿大隊,郎平還有什麼可顧慮的?

中國女排對陣加拿大隊,郎平還有什麼可顧慮的?


中國女排對陣加拿大隊,郎平還有什麼可顧慮的?

和前兩場“穩坐釣魚臺”不同,中國女排對加拿大的比賽中郎平是一直站著指揮比賽的。雖然比分是3比0,但中國女排擊敗加拿大隊,拿到世錦賽小組賽三連勝的過程並不輕鬆。

雖然加拿大隊近年來進步很快,但在實力上與中國隊還是存在著差距,因此,郎平在這場比賽中有意進行了人員調換,希望讓更多的球員有出場機會,為後面更加兇險的比賽做準備。

當然,為了確保陣容穩定,郎平輪換的人員也不是很多,只是讓來自北京的主攻手劉曉彤頂替張常寧,以及自由人林莉頂替王夢潔首發登場。

中加兩隊此前交鋒的機會不多,雙方對彼此的情況都不是很瞭解,這比賽多少有些遭遇戰的味道。加拿大隊開場後就放手一搏,來勢相當兇猛,也就是在這時,郎平開始站在了場邊。

加拿大隊的發球有些“肆無忌憚”,也確實衝亂了中國隊的一傳體系,而且她們的進攻也有些“蠻不講理”,這些都讓中國隊顯得非常被動。局末階段,也許是加拿大隊看到了勝利的希望,心理反而出現波動,朱婷、顏妮和劉曉彤接連攔網成功,中國隊才以25比21拿下首局。儘管經過第一局的熟悉,但中國女排對於加拿大隊進一步提升的衝擊力還是有些不太適應,在場上顯得不夠興奮。

第二局,當加拿大隊以14比13反超之後,郎平用李盈瑩換下劉曉彤。正是這一次關鍵換人扭轉了局面,李盈瑩的發球、進攻和攔網頻繁奏效,讓中國隊在18平之後再度佔據上風。同樣一個25比21,中國隊總比分2比0領先。

第三局,加拿大隊已經沒有了與中國隊繼續抗衡的精力和心氣,中國隊以25比13橫掃。客觀地說,擊敗加拿大隊是中國女排開賽以來發揮最一般的一場球。不過,這也促使中國女排再一次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


中國女排對陣加拿大隊,郎平還有什麼可顧慮的?

賽後,郎平認為球隊在比賽中的應變太慢。她說:“與加拿大隊的比賽是一場遭遇戰,對方打得不錯,雙方的一攻得分差不多,如果我們的反擊和防守不足,那麼就會顯得很被動。我們攔網一直沒有找到攔死對手的節奏,直到第三局才有所起色。我們打遭遇戰總是應變比較慢,準備會上雖然也強調了這一點,讓大家在摸不到節奏之前,先將自己的一攻打好,但是在加拿大隊出色的發球面前,我們出現了混亂。”

我們能夠3比0贏得比賽,隊員的表現還是值得肯定的。第三局我們大比分拿下,那才是我們正常的水準。”郎平的言外之意是,中國女排在前兩局沒有體現出一支世界強隊的本色。她給球隊的定位是:“我覺得不能將我們的水平看得太高,有時候雖然比賽中發揮不錯,但遭遇突變和困難,我們的應變能力還是明顯不足。”

的確,賽場上瞬息萬變,場邊指揮比賽的郎平雖然可以通過換人和暫停來彌補場上球員應變能力的不足,但很多時候,還需要隊員們自己提高主觀能動性,增強閱讀比賽的能力。


中國女排對陣加拿大隊,郎平還有什麼可顧慮的?

一孔之見

一傳啊一傳

看似簡單的問題有時卻能影響全局。現在,任何一支球隊與中國女排交手,上來的第一招兒就是拼發球。為什麼?因為只要中國女排一傳體系出現混亂,場面上就會十分被動。昨晚與加拿大隊比賽的前兩局,中國女排就是受困於糟糕的一傳。

穩定的一傳是世界頂尖強隊的標誌之一,但中國女排的一傳並不是很牢靠。當然,也有人並不認同“一傳是中國女排生命線”的說法,因為,中國女排現在擁有號稱“世界第一主攻手”的朱婷,可以像一些歐美球隊那樣,即便沒有穩定的一傳,仍然可以憑藉強悍的個人能力得分。

但是,在我看來,以高快結合打法為主的中國女排,對一傳的依賴性要強於歐美強隊。這一年多來,中國女排在發球和接發球上已經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是在各隊都玩命拼殺的世錦賽上,競爭強度提升了一個層級,中國隊一傳不足的漏洞再度顯現。

發球和接發球是綜合體,這也說明中國女排在發球攻擊性上也有不足。巧練發球在隊內訓練方面也是提升一傳水平的重要途徑。所以,既然一傳如此要命,不如從發球變化開始。


中國女排對陣加拿大隊,郎平還有什麼可顧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