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馬特爾與他的動物世界

對於文藝作品中的動物,人們很容易存在一種誤解,尤其是當動物們和青少年一起出現的時候,相應的作品就很容易被看做《納尼亞傳奇》之類的奇幻童話。2005年,當布克獎作品《少年Pi的奇幻漂流》在國內譯介時,也被簡單地劃入了“少兒文庫”。人們將動物簡單地理解為純真、無高級智力活動、用一種性格就能囊括的事物,彷彿嚴肅文學就必然要寫人類活動,而動物永遠呆在天真的兒童屋中。但其實,動物在文學中一直承擔著非常重要的功能,正如我們難以想象沒有植物花卉的詩歌,從寓言與史詩時代開始,動物就是創作者們表達思想情感的方式。

而加拿大作家揚·馬特爾正是一個擅長使用動物來處理複雜問題的人。從他的小說中,我們能看到許多與哲學、人生和文化衝突相關的問題,在這些作品中,動物不再像簡單的語言,成為人類性格的代名詞,並籠統地分成有益的和有害的兩派,有時,我們能從揚·馬特爾創造的動物中看到相互衝突的意味,它們的身上也存在著複雜的人性。漂流在船上的孟加拉虎,在伊比利亞半島消失的犀牛,標本室中的紅吼猴……這些動物來自不同的國度,同時,他也藉此思考不同的問題,從迷茫的心靈到人類文化中的迷思,再到“大屠殺”,動物究竟有多少種表現的可能性,這將是揚·馬特爾在文學中永無止境的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