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長樂有個天池,很美的

說到長樂天池,在我的記憶中並不是一個特別出色的地方。20多家人在這裡繁衍生息幾十年,從我記事時起,不僅沒見到增加多少人戶,倒還越來越少。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個地方几乎四面環山,僅有一個小小的出口,給人的感覺就是山旮旯。所以,住在裡面的20多家人總是想方設法跳出這個山旮旯,到外面謀生路。以至於,那些人口猛漲的年月也沒能讓天池這個山旮旯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緻。

利川長樂有個天池,很美的


從長樂集鎮進來這條路,兩邊的樹成行成排了

天池雖然四面環山,但是中間卻很是平坦,有將近500畝的範圍,總體看來,就是一個盆地。盆底中央就是一個10多畝的天然水塘,長年累月不見幹,人們謂之“天池”。也就是這個地名的由來。“天池”靠山邊有一個“魚罐”,據說與陰河相連,長期往外面冒一種花花綠綠的小板板魚兒。那水冰涼冰涼的,用手捧一捧喝下去,簡直給你沁人心脾的感覺。但是,從來也沒有人敢下到“魚罐”裡去。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這裡來了一個看地的先生,很是有些本事,為一些富貴人家看了不少好地。在臨死的時候他叮囑兒子,一定要把他安葬在這“魚罐”邊上,以保後人人丁興旺,高官厚祿。不曉得傳說真假,但是這個地方是福地,確實不容置疑。最近這些年,就是這20多家人戶,通過讀書或當兵跨出農門的達到20人以上,在外面打工最後當上老闆掙了大錢在城裡購買了別墅的也有10餘人,在家務農搞專業合作社發家致富的也好幾個家庭。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天利川政府網上投票的,村裡上報市裡的創業先進個人3個,天池就佔了2個。一個養殖大戶馮安超,每年繁殖的生豬毛利達到200萬元左右。一個種植大戶丁清陸,每年種植烤煙60畝,純收入在10萬元以上。

利川長樂有個天池,很美的


依山而建的民房,錯落有致


隨著南坪鄉提出全域旅遊的口號,天池這個幾乎與世隔絕的山旮旯,頓時成為了不少人眼中的一塊發展民宿的寶地。這裡有幾大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是離涼霧諸天“土家60公社”車程10分鐘,離長樂集鎮車程3分鐘;一是四面環山,只有唯一出口,而水資源又特別豐富,地方顯得有靈氣;一是,還有一個神秘的山洞,裡面有不知來歷的一些奇怪腳印,可供參觀旅遊。

其實,近年來,省環保廳駐村工作隊的同志們也發現了這個地方的“潛力”,有意識的在這裡建了海椒基地和花椒基地。每次廳裡的同志們來調研或檢查工作,都會把這裡作為首選之地。南坪鄉黨委政府領導周德燕和周遠宗同志也多次到這裡來了解人們的生產生活情況。駐長樂村的市政協郭麗萍同志,環保廳駐村工作隊的王公年同志體驗農村生活,也選擇了這裡。目前,這裡算是長樂最“紅火”的地方。


利川長樂有個天池,很美的


“天池” ,在雜草叢中顯得格外恬靜


這裡民房依山而建,硬化公路通道家家戶戶的院子。所有的路兩旁都栽上了綠化樹紫荊,而且已是綠樹成蔭。每逢花朵盛開的季節,也紅紅綠綠藍藍黃黃次第開放。每家的院子,花草也是各具特色,家花野花爭奇鬥豔,燦爛芬芳著。地裡的油菜花金黃金黃,一望無垠。走進這裡,給你的感覺,就是花的世界,而不嬌柔不造作,就那麼自然,給人無比的放鬆。或許,這也是自然景觀的最大特色抑或叫作優勢吧!

如何打造才能讓這裡變得更美更有人氣?這個問題,成為了大家探索的一個話題。在外面打工當老闆的譚文健和譚文權兄弟,張俊吉兄弟都有一個夢想,就是回到“生我養我的地方”,把祖祖輩輩辛勤勞作過的土地,變得更加美麗富饒,子子孫孫能夠在這裡幸福快樂繁衍生息。“世外桃源”,這樣的定位可能比較貼切。就是這一塊500畝的土地,四周環抱的大山達到六座。除了從長樂集鎮進來這邊有一個平坦的口子,其它方向出去的口子幾乎都在半山腰。如果,把那些口子修上卡門或者用圍牆或者樹林圍堵起來,而留下長樂集鎮進來這個口子打造成假山的模樣,這地就是名副其實的“世外桃源”了。裡面的500畝地,本來就有經果林,花椒基地,海椒基地,水稻以及“天池”,再通過有計劃的規劃設計,打造成陶淵明先生《桃花源記》所描述的景緻,並不是多難的事。

利川長樂有個天池,很美的


兩層樓的民房,寬敞而舒適


利川是涼爽之城,氣候好,空氣也新鮮。天池又生在山旮旯,群山環抱,山清水秀。是不可多得的一塊發展民宿的寶地。“天池”可以建成休閒垂釣處所,也可以開發天然游泳場。山與山之間緊密相連,也可以發展空中游樂項目。這裡的山洞,也有神秘的“腳印”,開發出來供旅遊獵奇的人們觀賞。平坦的土地,那發揮的空間,就更加空曠了。

親,來這裡吧,雖然這裡還沒有開發,在你的眼中還是那麼不起眼,甚至是太原始姿態了。但是,這裡的環境優美,是那種純純的,自然的,就像深閨人未識的處子。站在低處,你或許看不見她的美以及未來,但是你一旦站在高處,放眼更廣闊的地方,來比較思索,你就會覺得這裡真的不錯,是一個“有潛力”的地方。甚至於,你會不經意的“啊”一聲,然後說,廖作家眼光獨到,說的真是那麼回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