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腳上斯諾克」將走進廣西第十四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蹴球是廣西第十四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新增競賽項目之一,因其競賽規則類似檯球而被人們被譽為“腳上斯諾克”。究竟它又什麼樣子的特色,崇左代表隊目前訓練情況如何?下面就讓我們的先鋒記者帶您一起去了解了解。

近日,在廣西民族師範學院體育館,一個10x10米的正方形平整場地內,擺著紅藍兩種顏色的圓球,這就是蹴球。本屆運動會,崇左代表隊將派出4名蹴球運動員參賽,此刻,運動員們正在認真思考“球路”和對策,之後再用腳跟著地,腳掌觸球,用力向前蹴球,爭取一擊即中。

蹴球起源於清代的“踢石球”,是我國古代蹴鞠運動的一種形式。運動員們告訴記者,由於蹴球使用器材簡單,場地面積小,可進行單人、雙人、團體賽幾種形式,競賽起來既能鍛鍊身體,又有趣味性和觀賞性,是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的一個好項目。韋霞原是一名武術教練, 2016年蹴球被列入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後,她便擔任起蹴球教練一職。由於蹴球在廣西尚屬新興的民族體育項目,沒有經驗可借鑑,更無專家指導,韋霞便帶著隊員們邊學習邊摸索,積極參加各項蹴球比賽並向同行請教,逐漸掌握了蹴球的技能。

韋霞告訴記者,蹴球很容易入門,但非常考驗選手的戰術策略和心理素質,所以在日常訓練中,運動員們既要“練腳”,也要“練腦”,才能控制好擊球的方向、力量和節奏。目前,崇左蹴球項目的運動員們已經進入模擬比賽階段,大家依然保持緊張的訓練節奏,爭取在即將召開的廣西第十四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