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區精準助殘,件件暖人心~

青山区精准助残,件件暖人心~

青山区精准助残,件件暖人心~

助殘工作像一盞明燈,

照亮著殘疾人前行的路;

更像一縷暖陽,

溫暖著殘疾人的心房。

青山区精准助残,件件暖人心~

多年來,青山區殘聯以關注民生為切入點,突出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在就業創業、康復服務、教育助學等方面精準助殘,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殘障人士的生活、工作壓力,深得殘障人士讚許。

就業創業 提升價值感

“自從申請到醫療按摩許可證後,我在給顧客按摩時底氣更足了。”51歲的盲人按摩師楊俊傑開心地說。

15年前,楊俊傑白手起家開了一家盲人按摩院,因為門面不大,僱人費用高,他一直是“單打獨鬥”,十分辛苦。後來,他通過努力獲得盲人職業醫師證,又於去年10月份申請到醫療按摩許可證,成為青山區首家由盲人按摩院轉型為盲人按摩診所的醫療按摩機構。在青山區殘聯的幫助下,楊俊傑順利申請到每年24000元的補貼款,用於按摩店設備更換和技能培訓。“現在我又僱了4位盲人按摩師,大大解決了按摩店的人手問題。”他說。

青山区精准助残,件件暖人心~

近年來,青山區殘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殘疾人職業培訓。依託社會培訓機構與市殘聯組織的各類型培訓,並以社區管理服務站(村)為基礎,累計選送有培訓願望的346名城鎮殘疾人,參加了手工編織藝術、中西式麵點、花藝等培訓項目。近兩年間,還推薦54名盲人按摩工作者參加市殘聯組織的盲人醫療按摩基礎知識培訓班。

在依託社區服務促進殘疾人就業方面,截至目前共優先安置95名殘疾人就業,按比例就業65人,從事個體和自主就業5人,另有25人實現靈活就業。青山區殘聯於2018年全國助殘日活動當天,對2016年度符合項目要求的6家企業發放了扶持殘疾人就業創業補貼資金,共計68.8萬元。截至目前,按照市殘聯的要求,該區已為7家福利企業發放補貼資金130多萬元。

康復服務 提升幸福感

康復是殘疾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是他們迴歸家庭和社會的基礎,為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是社會文明的象徵。自去年以來,青山區將康復服務放在助殘工作首位,全面推進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

青山区精准助残,件件暖人心~青山区精准助残,件件暖人心~

青山區殘聯通過實施“精準康復、助飛夢想”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工程,實現了0~10歲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全覆蓋,使有需求的殘疾兒童和持證殘疾人接受基本康復服務比率達到60%以上。

據瞭解,今年上半年青山區殘聯共為5名智障兒童、12名肢體殘疾兒童、3名自閉症兒童、2名言語及聽力殘疾兒童、1名低視力兒童進行了康復訓練;為8名殘疾人安裝假肢;為3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實施復明手術。2016年到2018年間,共為1500餘人次殘疾人提供康復訓練指導與服務。

教育助學 提升獲得感

為讓適齡殘疾人能平等獲得受教育的機會,青山區殘聯第一時間將《內蒙古特殊職業技術學校關於2018年秋季招生工作的通知》轉發至各街鎮及轄區特教學校,確保符合招生條件的殘疾人學生知曉招生情況,同時加強入學數據摸底。

青山区精准助残,件件暖人心~

摸底中,工作人員藉助2018年殘疾人基礎信息動態數據更新工作,對轄區內的適齡殘疾幼兒及本年度參加高考的殘疾人學生和殘疾人家庭子女進行全面瞭解,對下半年適齡殘疾幼兒入學中可能出現的狀況做好前期應對準備,同時也為殘疾人學生及殘疾人家庭子女申請助學金工作打好了基礎。今年,青山區已為26名困難殘疾人大學生及困難殘疾人家庭子女應屆大學生、3名往屆在校困難殘疾大中學生髮放共計6萬元的助學金。

目前,青山區的殘疾兒童基本都能正常入學,平等接受國家義務教育。

為殘疾人撐起“保護傘”,

提升溫度和精度,

讓專業服務更有切入點,

努力實現

“全面建成小康社區,殘疾人一個不能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