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披露:截至9月,公安紀檢監察組織立案調查792人

中紀委機關刊披露的幾組數據,可以讓社會大眾直觀感受全國公安系統反腐力度。

10月15日出版的最新一期《中國紀檢監察》雜誌刊文《公安部:以正風肅紀鐵拳錘鍊人民衛士鐵軍》披露:今年以來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曝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起、2人,向全國公安機關通報公安紀檢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例5起、5人,全面更新公安部警示教育展覽案例。

截至9月,全國公安紀檢監察組織立案調查792人,採取留置措施或移送司法機關處理413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或組織處理412人。

另外,針對公安部機關存在的會議多、文件多、報表多、考核項目多、專項行動多等問題,駐公安部紀檢監察組牽頭組織聯合調研,分赴23個直屬單位、4個地方公安機關,發放調查問卷911份、談話537人、調閱資料5000餘件,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精準畫像,梳理細化為34個具體問題,提出整改建議。

上述中紀委機關刊文章透露,調研工作的紮實推進和明顯成效,得到了國務委員、公安部黨委書記、部長趙克志的充分肯定,並對接下來的整治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文章還提到,認真糾正執法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駐公安部紀檢監察組聚焦群眾身邊的作風問題,嚴肅查處失職瀆職和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

例如,下大力氣嚴查下達罰款指標、違規罰款、民警收“黑錢”等群眾深惡痛絕的問題;出臺《公安派出所出具證明“五個一律”工作規定》;跟蹤督辦哈爾濱市部分交警濫用職權為“瘋狂大貨車”充當保護傘案件,督促交警系統深入開展“大警示、大排查、大整改”活動……隨著駐公安部紀檢監察組出臺的一項項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督促措施落地生根,切實推動公安機關作風建設來了一個大轉變。

對於監督執紀的方式,駐公安部紀檢監察組也有靈活運用。

上述中紀委機關刊文章介紹,對執紀審查中發現的問題,不就事論事,而是以小窺大,通過單個問題了解掌握被監督單位在紀律作風建設方面的情況和政治生態全貌。

在查處公安部某直屬單位一名領導幹部違紀問題時,不簡單拘泥於具體問題的核查處分,注意多瞭解發現該單位的紀律作風建設狀況和政治生態情況。具體問題查清後,及時督促開展紀律作風專項整頓,舉一反三、全面整改。

今年以來,駐公安部紀檢監察組適應巡視工作新要求,協助公安部黨委制定巡視工作五年規劃,推動對10個部直屬單位開展巡視,督促被巡視單位對發現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逐條整改。

目前本輪巡視已結束,駐公安部紀檢監察組迅速對接,集中力量對巡視發現移交的20條問題線索展開核查。與此同時,駐公安部紀檢監察組圍繞機構改革中容易出現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加強監督,列出風險清單,強化防範措施,確保機構改革各項任務落實到位。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隨著公安系統反腐力度加強,一批系統內腐敗分子被揪出。典型例子就是本月落馬的公安部副部長孟宏偉,他也是繼李東生、夏崇源之後公安部領導班子內第三名落馬的部級領導幹部。

另外,根據澎湃新聞記者此前統計,今年7月至9月初,各地公安系統官員落馬、“雙開”人數已超過兩位數,其中包括多名廳級幹部,還有官員的落馬通報中被明確點明“涉黑”。

如此重拳查處系統內腐敗分子,自然有來自公安系統高層的決心支持。

今年8月28日,全國公安機關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推進會在山西太原召開。國務委員、公安部黨委書記、部長趙克志對全國公安機關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提出要求。

趙克志在會上指出:要深挖徹查“保護傘”,嚴格落實“一案三查”,對於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的領導幹部和民警,要一查到底,絕不姑息,堅決清除害群之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