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潤發叫影迷做老闆:越職業化的人,越懂得尊重


周潤發叫影迷做老闆:越職業化的人,越懂得尊重

文丨焱公子

當年的小馬哥回來了!

國慶檔電影《無雙》大火,熱搜上觀眾們發出驚呼。

63歲的發哥身形、狀態良好,曝出的幕後花絮更是獲得高贊。他每天五點起床跑步、做體能訓練,堅持親自上陣完成動作戲。高度的自律讓劇組每個人都不敢放鬆。

郭富城表示:“有發哥做表率,沒有人敢怠慢,大家都在努力做到最好。”

拍攝《無雙》前,發哥曾表示過不會再拿槍,但因為劇情需要和對角色的喜歡,他這次不但破例,還將自己拍槍戰戲的經驗傳授給了莊文強。

“發哥告訴我,如果最後一顆子彈打出來的話,槍是會退膛的,那樣就不好看了。他這個人真的是很厲害很恐怖的,不是亂來的。”

大家在談論發哥的專業,其實是在談論他對演員這一行的尊重

尊重每部戲,也尊重每位觀眾。

2012年參加上海國際電影節頒獎,發哥就曾鄭重表示,觀眾是老闆,演員應該盡好本分,伺候好老闆。

他對觀眾的合影請求來者不拒,網上處處可見他跟路人的合影。


周潤發叫影迷做老闆:越職業化的人,越懂得尊重


發哥出道多年,長盛不衰。除了敬業,我們找不到別的理由。

內心保持感恩,懂得換位思考,是敬業的發哥對觀眾最大的尊重;也是大家喜愛他,遠超過喜歡他塑造的角色原因。

越職業化的人,往往越懂得尊重。

1 尊重,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近日,一則職場媽媽怨懟幼兒園老師的新聞引發網友熱議。

這位媽媽為讓老師安排自己兒子當值日生,在凌晨12點,發了一條長消息,幾天後發現自己被老師拉黑了。


周潤發叫影迷做老闆:越職業化的人,越懂得尊重


她憤而發微博控訴,沒想到網友們一邊倒地支持老師。

面對網友的吐槽,這位媽媽並不服氣,她表示:

“白天我忙於工作,每天只有晚上來處理孩子的事,我認為自己發信息並不是騷擾人家,我的客戶深夜也同樣會發信息給我,我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因為這是我的工作。同樣的,我深夜發信息給劉老師,這是與她進行溝通。”

我們來翻譯一下,這話大概包含了三層意思:

1.白天我是打工者,必須完成老闆安排的工作,我不能有意見;

2.深夜客戶也經常隨時聯繫我,但人家給了錢,是金主,我也不能有意見;

3.現在,我掏錢讓孩子上幼兒園,我不過在行使我作為金主的權利,所以,你憑什麼有意見?

這邏輯聽起來好像有點兒道理。身處的位置,決定了你對外界的反應。乙方要有乙方的樣子,甲方要有甲方的姿態,這才叫職業化嘛。

錯就錯在“職業化”!

“我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因為這是我的工作。”我們從這句理直氣壯說辭開始,分兩方面來看這件事。

首先,就工作論工作。如果以“理”來說,乙方幼兒園跟甲方家長簽訂的合約,是照顧孩子從進園到離開。

契約時間很清楚,是每天8點到17點。凌晨並不是合約時間,要求回覆微信“進行溝通”,對乙方而言,屬於過度交付。

“過度交付”過於職場人來說,恰恰是最不職業化的做法。

其次,如果從“情”的角度……還真沒法從這個角度!

如果你真的講情,怎麼會絲毫不顧忌我的感受,已經深夜凌點了,有什麼重要的事,不能編輯好了,白天尋個時間再發?哪怕用個上洗手間的間隙,也可以摁“發送”啊。

周潤發叫影迷做老闆:越職業化的人,越懂得尊重

心理學中有“投射效應”,是指人們傾向於按照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來知覺他人。喜歡把自己的觀點投射到,甚至可以說是強加到他人身上,以自己為標準去衡量。

客戶深夜聯繫,你積極響應;可你不能轉換身份後,理所當然要求別人也必須同樣響應。

這跟“多年的媳婦熬成婆,成了婆婆後繼續折磨自己的媳婦”、“童年經受侵害,長大後報復社會”有什麼區別?

自身遭遇不公,因而對他人不公;不被尊重,所以不會尊重;承受了傷害,就要去傷害他人。這些或許都屬於本能,卻絕非文明的象徵。

當出現問題,若暫時解決不了,至少可以節制自己的言行,選擇理性的應對方式。

與其抱怨身處黑暗,不如提燈前行。

越職業化的人,越懂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對人最起碼的尊重。

2 尊重,是讓對方感到舒服

2017年,央視主持人董卿在節目《開會第一課》裡採訪翻譯家許淵衝老先生的畫面,令她被譽為最美女主持。

當時她為了便於和96歲高齡的翻譯家許淵衝交談,在3分鐘內跪蹲3次。不少人說,“這一跪,跪出了素養”。

最高級的職業素養何在?正是在“尊重”。


周潤發叫影迷做老闆:越職業化的人,越懂得尊重

老戲骨佘詩曼被稱為“TVB最後一個花旦”。

在拍攝《延禧攻略》時,常年說粵語的她,覺得說國語不夠入狀態,就用粵語說對白。

但為了能讓演對手戲的內地演員無縫銜接,她臺詞的最後一句總會用國語來說,這樣對方就馬上明白,到我了。

很多跟她合作過的演員都感慨,佘詩曼能有今天的成就實至名歸。粵語國語切換這做法,讓他們覺得非常暖心。

足夠職業化的人,一定會主動設法讓合作者和共事者感到舒服。

朋友小雯是個銷售,銷售業績在公司一直數一數二,她曾跟我們分享過自己與客戶的相處之道。

“低端的銷售才會一上來就推產品,職業的銷售,從來都是‘銷自己’。”

她在登門拜訪前,對方的脾氣、愛好、生活習慣、家庭成員等,她總會設法瞭解,早做功課。

“這不是查人隱私,只是為了尋找共同話題,避免無意踩到雷區。人家認可你,自然會買你的單。”

小雯曾說過自己同事丟單的故事。

那同事本來一直跟得挺好,都快簽單了。中午他請客戶吃完飯後,發現客戶臉色有些不對。次日再聯繫,客戶說,我已經決定和別人合作,咱們下次有機會再說吧。

後來他才知道,客戶是回族。因為是提前點好的菜,客戶飯桌上沒說什麼。他卻不知情,夾了兩三次排骨和紅燒肉。客戶回去後挺生氣,認為銷售不懂尊重人,這怎麼能合作呢?

小雯說,咱且不論這客戶是不是太矯情,是回族為啥不直說;你要請客吃飯,要麼就現場讓客戶點菜,要是想提前點好,就應該事先做足功課。現在兩樣都不靠,是不是也太不職業了?

周潤發叫影迷做老闆:越職業化的人,越懂得尊重

足夠職業的人,一定會盡可能提前掌握合作方的信息,安排妥帖有度,讓對方感到舒服自在。

對方把你當朋友,當自己人看待,後續建立商業合作,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尊重即讚賞,信任才易勝任。

3 尊重,是一視同仁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法國電影《觸不可及》,講述了身處社會底層的黑人小夥德瑞斯受僱照顧高位截癱的富豪菲利普,兩人最終成為摯友,相知相守的感人故事。

菲利普的財富、才學和修養,是德瑞斯“觸不可及”的高度,而德瑞斯的活力、率性和健康,也是菲利普“觸不可及”的遠方。

朋友好心提醒菲利普:這個人有前科,毫無憐憫和同情,你怎麼敢僱傭他?

菲利普回應:我正是要他沒有同情心。行與不行,菲利普有自己的判斷。

德瑞斯不僅隨時和菲利普開正常人的玩笑,還陪他飆車、給他安裝能夠快速行駛的滑輪、帶他去按摩店玩。

他從不把菲利普當截癱病人看,這種一視同仁的感覺,才是菲利普想要的。

而同樣的,菲利普也從未看不起德瑞斯的出身和粗鄙。


周潤發叫影迷做老闆:越職業化的人,越懂得尊重


這部電影之所以動人,正在於明明觸不可及的兩個人,因始終秉持平等與真誠,最終完成了對彼此的救贖。

最好的尊重,源於一視同仁的同理心。

4

羅輯思維裡,劉潤關於職業化,曾提出過《關於實現職業化的行動清單》。

行動清單的第一條,就是“職業化的本質,是通過尊重別人,從而贏得尊重。”

越成熟的職場人越會知道,職業化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職業的尊重,從而降低信任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它不一定是上升梯,卻一定是安全網,讓你的每一步路都走得有跡可循。

保持對他人的尊重,正是你最職業化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