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國慶「不放假」:部門大調整、騰訊音樂要上市、22億砸向年輕人……

今年的國慶,20歲的騰訊顯得特別忙碌:

國慶前一天,公司的架構進行了6年來的最大調整;


A股休市,港股繼續交易,騰訊回購股票的腳步也未停歇,僅10月2日、3日兩個交易日就斥資超7700萬港元回購自家股票;


2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下稱“騰訊音樂”)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IPO招股書;


3日晚間,騰訊架構調整後首次出手投資,便拿出22億元人民幣砸向了最受年輕人喜歡的網站——嗶哩嗶哩(簡稱“B站”)。

6年來首次調整架構

就在國慶前一天(9月30日),騰訊正式宣佈,在原有七大事業群(BG)的基礎上進行重組整合,即:

保留原有的企業發展事業群(CDG)、互動娛樂事業群(IEG)、技術工程事業群(TEG)、微信事業群(WXG),拆分原社交網絡事業群(SNG)、原移動互聯網事業群(MIG)、原網絡媒體事業群(OMG);新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

腾讯国庆“不放假”:部门大调整、腾讯音乐要上市、22亿砸向年轻人……

事業群“七變六”也意味著各自業務的歸屬再分配。其中:

新成立的 CSIG 將重點聚焦To B 、To G 類服務,該事業群將承接曾屬於 SNG 的騰訊雲、優圖與 MIG 的互聯網+、教育、醫療類等產品;


而 PCG 將囊括原屬於 OMG 的騰訊視頻、騰訊新聞,原屬於 SNG 的 QQ、QQ 空間、微視,與原屬於 MIG 的應用寶、QQ 瀏覽器等產品。

值得關注的變化還有兩點。與騰訊七大事業群重組一同宣佈的,還有新成立的廣告營銷服務線,該業務將隸屬於 CDG,由原社交與效果廣告部與原 OMG 廣告線組合而成;另外,騰訊還將新成立技術委員會,以加強基礎研發與技術中臺建設。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表示,此次主動革新是騰訊邁向下一個20年的新起點。騰訊總裁劉熾平則表示,騰訊需要時刻保持清醒,充滿危機意識和前瞻性,才能引領騰訊進入下一個時代。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此次架構調整,騰訊加強了B端業務,同時在短視頻崛起的背景下,整合了內容與流量平臺,進行“社交+內容”的融合創新。

騰訊從2001年至今,進行過四次組織架構調整,其中2005年和2012年兩次較為重大,架構徹底重組。四次調整中有一個共同背景,就是騰訊新業務成長迅速,或者核心戰略改變,需要新的組織形態:

第一次是因為移動夢網業務崛起;


第二次是圍繞QQ展開全領域滲透,擺脫SP業務影響;


第三和第四次的背景是移動互聯網到來,遊戲稱王,微信爆發。

據中國企業家雜誌分析,騰訊本次調整間隔6年,更像是糾錯性調整:

目前騰訊雲市場份額遠落後於阿里雲,圍繞2B/2G業務組建龐大事業群,對任何科技公司來說都沒有先例借鑑,未知因素很多。


鑑於本次調整中並沒有公佈FIT(支付基礎平臺與金融應用線)的變化,騰訊仍然對金融業務持謹慎態度,“雪藏”金融線,也為後續調整保留餘地。


PCG和CSIG的成立,將牽扯大量騰訊中高層人事變動,這也是騰訊進行高管團隊交接的機會。

國慶兩天斥資7700萬港元回購股票

今年8月中旬,騰訊控股(00700.HK)發佈第二季度業績,其總收入為人民幣736.75億元,同比增長30%,不及市場預期。以非通用會計準則計算,騰訊控股淨利潤197.16億元,同比增長20%,較此前增速放緩。以通用會計準則計算,騰訊淨利潤為178.67億元,同比下滑2%。

在各項業務中,騰訊網絡遊戲收入為252.02億元,同比增長僅6%,環比則大幅下滑12.4%。無論手遊還是端遊,均表現欠佳。

在財報披露之後的業績發佈會上,馬化騰稱,儘管公司手機遊戲收入受短暫因素影響,但是公司在海內外市場的手機遊戲日活躍用戶數仍穩健增長。可從後來的情況看,要恢復遊戲業務的昔日生氣並不容易。

在此背景下,騰訊控股的股價今年以來接連下跌,截至10月4日午間收盤,報309.2港元,較今年3月21日創下的474.6港元高點跌幅超30%。

腾讯国庆“不放假”:部门大调整、腾讯音乐要上市、22亿砸向年轻人……

與此同時,騰訊自9月7日起,已經有17次,合計斥資超6.1億港元回購股票。國慶期間,港股繼續交易,騰訊回購股票的腳步也未停歇:

10月2日, 騰訊控股公告,公司再度耗資3830萬港元回購12萬股股票。


10月3日,騰訊控股公告,公司再度耗資3917萬港元回購12.4萬股股票。

——騰訊僅國慶兩天就斥資超7700萬港元回購股票。

騰訊控股近期回購情況如下:

腾讯国庆“不放假”:部门大调整、腾讯音乐要上市、22亿砸向年轻人……

騰訊音樂準備赴美上市

北京時間10月2日晚間,騰訊音樂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招股書,股票代碼為“TME”。 招股書中暫未披露,IPO發行價及股票發行數量。

招股書顯示, 騰訊音樂旗下包括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等最熱門的音樂App。

騰訊音樂2017年營收為109.81億元,2018年上半年營收為86.19億元。2018年上半年運營利潤為19.47億元,運營利潤率22.6%。上半年經調整後利潤為21.12億,同比增長188.5%。

其中,收入主要來源於付費訂閱、數字專輯、虛擬禮物和增值會員。“在線音樂服務”(包括付費訂閱和數字專輯)佔比29.6%,“社交娛樂服務”(包括虛擬禮物和增值會員)佔70.4%。

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騰訊音樂總月活躍用戶數超過8億,接近月活10億多的微信。而國內外其他在線音樂服務商,如網易雲音樂、Spotify的的月活躍用戶數量為1.2億和1.80億。

值得關注的是,騰訊音樂用戶日均使用時長超70分鐘,超過行業54分鐘的均值,同時也超過了在線遊戲行業(60.5分鐘)、在線視頻行業(60.7分鐘)、在線文學行業(54.7分鐘)的用戶日人均使用時長。

騰訊音樂擁有中國最大的在線音樂曲庫,通過與海內外超過200家唱片公司合作,獲得超過2000萬首歌曲的版權,其中不乏大量獨家版權。2014年11月簽下華納,2016年9月簽下索尼,2018年5月簽下環球,至此,騰訊音樂包攬了全球三大唱片公司在大陸的獨家版權。此外,還有YG娛樂、傑威爾音樂等音樂版權。擁有中國90%以上的音樂版權以及大量的海外版權,是騰訊音樂成為中國乃至全球在線音樂龍頭的絕對核心競爭力。

但需要指出的是,騰訊音樂2017年的付費用戶為1700萬,由在線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的轉化率僅為2.8%。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在線音樂用戶付費率也只有為3.6%,社交娛樂用戶的付費率為4.2%,與Spotify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Spotify的付費率則超過45%(2017年底數據)。騰訊音樂未來創造收入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將龐大的用戶群轉變為付費用戶。

騰訊22億元增持B站

腾讯国庆“不放假”:部门大调整、腾讯音乐要上市、22亿砸向年轻人……

北京時間10月3日晚間,在美股上市的嗶哩嗶哩(簡稱“B站”)公告,公司與騰訊達成協議,根據上述協議,騰訊將以每股12.67美元的價格,認購B站新發行的普通股(Z級普通股)共計25063451股,價值約3.176億美元(約合21.83億元人民幣)。其價格相當於B站每股美國存託憑證(ADS)12.67美元。該交易預計將於近期完成。交易完成後,騰訊對B站持股比例將增至約12%。此前,騰訊佔股B站股份約5.2%。

公開資料顯示,B站是國內領先的年輕人文化社區,特色是其“彈幕”功能。根據數據公司Quest Mobile發佈的2017年夏季的報告,B站位列24歲及以下年輕用戶偏愛的十大APP榜首,在百度發佈的2016熱搜榜中,B站在00後十大新鮮關注APP中排名第一。

但B站目前還處於燒錢狀態,財報顯示:

2015年的淨營收為1.31億元;2016年的淨營收為5.233億元,同比增長299%;2017年的淨營收為24.684億元,同比增長372%。收入雖然快速增長,但2015年、2016年、2017年的淨虧損分別為3.735億元、9.115億元和1.838億元。

在投資B站之前,騰訊還曾大手筆入股了鬥魚、快手、虎牙等視頻直播平臺,如今又大手筆入股B站,可見騰訊在互聯網消費的視頻領域全面紮根,這也是近期公司戰略升級的方向。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受此消息推動,B站股價當日漲幅一度超過16%,報收於14.37美元,較上一交易日大漲7.96%。

結語:

回顧過去,騰訊的經歷可謂輝煌。前有QQ,後有微信,建立了騰訊最穩固的用戶基礎,而遊戲業務從此借力,長久以來貢獻了最大比例的營收。


到2018年年初,騰訊控股市值一路上漲,終於登上4.5萬億港元巔峰。讚譽不斷,風光奪目。但錯失機遇,必然要承受代價。


此外,作為騰訊的創始人和掌舵者,馬化騰希望公司成為最受尊敬的互聯網企業。如要實現這一目標,靠遊戲恐怕不成,靠社交也不容易。變革轉身,不得不為。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新浪科技、中國企業家雜誌、每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