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一線體驗:這10家頭部P2P回款超快!

投資人一線體驗:這10家頭部P2P回款超快!

6月中旬以來,網貸行業爆發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暴雷潮,受此影響,很多頭部平臺也出現大面積逾期,回款慢,債轉慢等問題。其中,大規模逾期是風控環節或合作伙伴出現問題,而回款慢、債轉慢則是投資人信心不足導致流動性危機。

對投資人來說,當前最關心平臺到期能否按時回款,債權轉讓能否快速退出。其中,到期按時還款代表平臺沒有發生逾期,債權能快速轉讓代表平臺投資活躍。

據網友反饋,按時回款的平臺包括宜人貸、陸金服、拍拍貸、小贏理財、微貸網、玖富普惠、人人貸、積木盒子、你我貸、團貸網等平臺。回款超過一個月的平臺包括人人聚財、銀湖網、廣信貸、錢牛牛、金信網、易通貸、錢盆網等平臺,但這些平臺仍在持續穩定的回款中。

此外,網友反饋和信貸、小牛在線、票據寶債轉較慢,不過近期已發生明顯好轉。

一線平臺債權轉讓秒光

10月7日,網友在網貸之家論壇發佈標題為”質疑宜人貸的債權轉讓都被外掛(修改程序)的搶了“,該網友在帖子中寫道,“不管你的手速多快,只要債權轉讓的標一出來就被別人搶了,我估計是大量的外掛在搶,否則速度也不會那麼快啊。”

投資人一線體驗:這10家頭部P2P回款超快!

從該網友的表述中不難發現,宜人貸不僅按時回款,而且債轉轉讓速度極快。事實上,宜人貸作為互金上市第一股,在暴雷潮中被視為出借人的“避險”平臺。

近日,新京報報道,北京已啟動京籍P2P網貸現場檢查,而據探長讀財獲悉,截至目前,北京頭部平臺中,只有宜人貸接到現場檢查的通知。宜人貸工作人員向探長表示,“我們已做好相應準備,監管將在本月內進場”。

10月12日,網友在網貸之家論壇發佈標題為”PPmoney的債(權)轉(讓)速度我是真的服“。該網友在帖子中寫道,“債轉平均7小時就能成功,Pmoney這車還可以繼續上。”意思是,PPmoney平臺債轉速度這麼快,還可以繼續投資。

探長讀財注意到,該網友發帖根據來自PPmoney萬惠集團數據部提供的數據,從圖片內容不難發現,PPmoney債權轉讓所需時長從平均最短1天到最長10天,但從9月底恢復到平均1天內成功轉讓。

投資人一線體驗:這10家頭部P2P回款超快!

另有網友在PPmoney社區發佈標題為”回款後就後悔“的帖子,該網友在帖中寫道,“早上申請,中午就出來了,現在又要重新投”。

探長讀財注意到,8月18日,著名影視明星張豐毅正式受聘出任集團旗下PPmoney網貸平臺首席體驗官。9月20日,PPmoney舉辦以“小資產 大格局”為主題的小額借貸資產考察活動。PPmoney網貸舉辦的系列活動,讓其債轉速度不斷提高,最快1個多小時就能完成。

10月15日晚,拍拍貸、陸金服債轉市場也均被搶空。

投資人一線體驗:這10家頭部P2P回款超快!


投資人一線體驗:這10家頭部P2P回款超快!

探長讀財注意到,拍拍貸散標全部顯示已完成100%,只有自動投標產品——新彩虹30天、新彩虹180天還能投資,新彩虹360天顯示已滿額。

讓人驚訝的是,陸金服上一秒刷出一個債權轉讓標,下一秒刷新就被搶光。另外,陸金服“我要投資”欄目也顯示“已售完”。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陸金服在中國互金協會披露的數據,平臺9月撮合交易117.78億元,8月撮合交易141.44億元。

多家平臺回款速度提升

受行業大環境影響,和信貸、小牛在線、票據寶退出均受到一定影響。不過,隨著全國108條細則發佈,打擊逃廢債政策出臺,以及各家平臺相繼提交自查報告,網貸行業市場開始逐漸回暖。

9月23日,有網友在網貸之家論壇發帖稱,其18號轉出6.83%,600多遠出來,感覺比以前快了一些。

投資人一線體驗:這10家頭部P2P回款超快!

另有網友反饋,9月8日、9月12日、9月16日前後三次申請債權轉讓,轉讓進度分別為088%、0.11%、0.04%,但9月20日第四次申請轉讓,雖然顯示至轉讓0.66%,但實際到賬達到97.4%。

投資人一線體驗:這10家頭部P2P回款超快!

10月15日,網友在網貸之家論壇發帖稱,和信貸真是良心平臺,鎖定期退出雖然歷時40多天,但最近明顯債轉快了很多,提現秒到賬。另有網友在帖子下方回覆稱,和信貸債轉40-45天到賬,回款及時,到帳後提現2分鐘到賬。

投資人一線體驗:這10家頭部P2P回款超快!

國慶前夕,票據寶出現退出週期較長,平臺債權轉讓採取排隊機制。同時,平臺推出根據債權金額、到期時間、申請時間等多維度進行匹配。

近日,票據寶發佈公告稱,自9月27日開始,票據寶每天撮合的筆數均不低於300筆,最多的一天達到了669筆,10月8日撮合了547筆,10月9日也有406筆。另外,平臺每天都有一些再投的筆數,這個數字通常是100筆到300筆左右。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備案政策逐漸明朗,網貸行業信心將逐漸恢復,回款慢、債轉慢的平臺將越來越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