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国家都不敢消费!老人临终留下千万积蓄不敢花

未来将会实施3年大改革,将日本打造为“终身不退休社会”。——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近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接受日媒采访时表示,要打造不论年纪多大、只要有意愿就能工作的“终身不退休”、“终身活跃”的社会。

消息一出,立马引发热议。

这不是日本第一次延迟退休年龄了。

5年前(2013年),日本就通过《高年龄者雇佣安定法》,允许员工在自愿情况下,一直工作到65岁。

不过仅过了5年,日本政府就发现,仅延长5年退休时间,解决不了沉重的养老问题。

近期,日本政府又拟将退休年龄上限提高到70岁。

安倍甚至提出打造“终身不退休社会”的想法。

整个国家都不敢消费!老人临终留下千万积蓄不敢花

日本的老龄化社会问题由来已久,且日益严重。

一方面,近年来老年人增多,社会活力锐减。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陷入“低欲望”漩涡,且乐于其中。

日本学者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一书中,描述了日本社会在老龄化和低欲望困境中,经历的重重压力。

老人不敢消费,临终还守着千万资产

日本有很多有钱的老人,但大部分都在储蓄。——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会长枪田松莹

2017 年,东京都政府在一份报告中估计,日本约1800 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9万亿)的家庭金融资产中(不含房产),近 70% 由 60 岁以上的人持有。

日本卫生劳动福利部的数据也显示,日本 60-69 岁居民人均储蓄为 1340 万日元(合人民币 82 万),是日本社会可支配财产最多的群体。

70 岁以上的居民人均储蓄,也达到了 1260 万日元(约合人民币 77 万)。

整个国家都不敢消费!老人临终留下千万积蓄不敢花

有数据显示,日本老人把超过30%的退休金都用来储蓄,消费很少。

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是,临终时,日本老人人均拥有3500万日元的金融资产(约合215万元人民币)。

整个国家都不敢消费!老人临终留下千万积蓄不敢花

整个国家都不敢消费!老人临终留下千万积蓄不敢花

钱花光那天就是我的死期,现在储蓄还剩2亿元

老年人消费水平下降是全球共性问题。

日本更突出。

由于日本的老龄化比重太大,导致大量劳动力短缺,国家层面的养老体系出现严重问题,养老很多时候要靠自己。

拼命储蓄的不只是老人,年轻人也是一样。

年轻人惨遭史上,最严峻“就职冰河期”

请给我们这些年轻人机会!——日本90后藤田祥平

1 终身雇佣制不再流行

一个社会要蓬勃发展,最好能做大蛋糕,大家都有好生活。

政府自然希望继续做大蛋糕(安倍经济学)。

但对于企业来说,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开源风险大,最容易想到、也最容易做到的是节流(减少成本)。

于是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个人不热衷消费→企业利润下降→裁员→个人更不愿意消费。

日本企业以前都以“终身雇佣制”为荣。一旦裁员,容易引来全社会的口诛笔伐。

可是企业要生存,怎么办?

那就增加非正规雇佣。

非正规雇佣包括打工者、契约社员、派遣社员,公司只需要支付其工时相应的时薪即可,无需支付奖金,也不存在“终身制”。

从1990年代起,日本企业正规雇佣人数一直下降,非正规雇佣人数则一路攀升。

截至2014年,非正规雇佣人数已超过2000万人,在劳动力人口中的比重近38%。

整个国家都不敢消费!老人临终留下千万积蓄不敢花

非正规雇佣人数1990-2014年

整个国家都不敢消费!老人临终留下千万积蓄不敢花

非正规雇佣比例1990-2014年

在25-54岁的男性非正规雇员中,45%的人是因为找不到正规雇员的工作。

与之对应的,公司聘用非正规雇员最大的理由(43%),是为了少发工资。

整个国家都不敢消费!老人临终留下千万积蓄不敢花

根据日本总务省2012年的调查,一旦成为非正规员工,之后只有24.2%的人能转为正规员工。

除了面对整体雇佣环境的恶化,年轻人即使“有幸”成为正规员工后,也要面对年功序列制度(倚老卖老)的压迫。

只要占据高位的老员工还在,年轻员工难有出头之日。

于是年轻人权衡了一下,反正不努力也不会被炒鱿鱼,努力了也没啥用,那还不如不努力。

曾经有调研机构对1000名东京首都圈的年轻员工做调查:

非常想出人头地的仅占12%;

最好能出人头地的占28.8%;

没有执念的占43.4%;

完全没兴趣的占15.8%。

整个国家都不敢消费!老人临终留下千万积蓄不敢花

2 史上最严峻的“就职冰河期”

由于80年代的炒房热几乎席卷了日本的每户家庭,日本孩童幼年时,就目睹了父母投资失败的恶果:房产不断贬值,房贷分文未少,整个家庭生活质量直线下降。

紧接着,1995年阪神大地震重创日本经济,日本陷入了长期的不景气状态。

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2011年大地震,众多公司经营惨淡,大幅缩减应届生招聘名额,导致了日本有史以来最严峻的“就职冰河期”(2010年~2013年),2010年的应届生就职率只有60.8%。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众多应届生沦为“就职浪人”。

一部分坚持找到了工作。

一部分蹉跎下去成为了“飞特族”(兼职、打零工)。

一部分则在家啃老,不愿再出去找工作,成了“家里蹲”。

整个国家都不敢消费!老人临终留下千万积蓄不敢花

年轻人进入“低欲望”怪圈,沉溺其中

买车难道不是笨蛋做的事吗?——摘自日本畅销书《厌消费世代的研究》

不婚、不生、不买房,是日本年轻人普遍的状态。

加上就业不力、经济萧条,年轻人更没斗志了。

最近几年,日本年轻人中流行“断舍离”,斩断对物质生活的过多欲望,过简单清爽的生活。

他们也追求“小确幸”,注重简单、易得的幸福,不会有特别大的理想、抱负和追求。

吃饭是为生存,饱了就行,何必吃贵的呢?

买车是为出行,公交、共享车也可以,何必自己买呢?

结婚是为生孩子或满足情感需求,没钱生养,何必被家庭束缚呢?

断舍离、小确幸,说辞很动听。

追究原因,就是

“穷”。

在《低欲望社会》一书中,大前研一担忧到,日本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已经陷入低欲望社会。

低欲望社会:无论物价如何变化,消费无法得到刺激,经济没有明显增长,年轻的购房者人数逐年下降,大部分年轻人对于买车、买房几乎没有兴趣,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从简。

整个国家都不敢消费!老人临终留下千万积蓄不敢花

更严重的是,这代人不愿意像父母一样,以牺牲生活质量的风险,去当房奴、孩子奴。

与买房、买车相比,日本年轻人更热衷于存钱,在汽车、服饰上的开销越来越少:

20到29岁的年轻人中,人均储蓄额达184万日元(约合11万元人民币),尽管利息仅为0.001%。

2015 年日本汽车工业会进行的调查显示,59%的无车年轻人“不想买车”。

日本百货店行业协会的公开数据显示,2016 年日本百货业全年营业额创36 年新低;最大百货店集团三越・伊势丹 2016 年利润降幅达48.6%。

整个国家都不敢消费!老人临终留下千万积蓄不敢花

人类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两个词里面:等待与希望。——《基督山伯爵》

其实,哪有什么心甘情愿的“低欲望”呢?

因为高消费的奢侈欲望满足不了,担忧未来,才转向低欲望的消费,甚至不消费。

如果能多些信心和机会,相信“日子一天会更比一天好”,谁还会压抑欲望呢?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小基快跑(xiaojikuaipao20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