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女生偷嘗禁果被染病,就該被校園暴力嗎?

郭敬明的小說又又又又改編成電影了。

郭敬明、饒雪漫的青春疼痛系可以說是承包了90後的青春,哪個女生沒看過《左耳》、《小時代》,都不敢參與寢室座談會。

隨著小時代系列的票房節節高升,編劇的觸手終於伸到了《悲傷逆流成河》上,那麼我們記憶裡那些無病呻吟的情節到底改成了什麼樣,能被各影評人叫好?

中學女生偷嚐禁果被染病,就該被校園暴力嗎?

故事由一位不小心染上髒病的高中女孩易遙展開,她不敢告訴同學不敢告訴母親,從小家裡的窘迫更是讓他沒有錢去大醫院,一次意外,被轉校生唐小米發現了這個秘密,沒過多久,整個學校都知道了,自此,易遙的生活陷入黑暗。

學生們視她為病毒,推搡她,打罵她,給她背後貼紙條,從樓上給她潑冷水,把她的書包丟進池塘。更是被捲進更大的意外,她百口莫辯,所有人都在向她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為什麼死的不是你...

中學女生偷嚐禁果被染病,就該被校園暴力嗎?

最後她在江邊的獨白,讓我印象深刻:

“你們沒殺過人吧,你們永遠不會承認自己做過的事情有多惡毒,你們動手的沒動手的都一樣,都不是什麼好人,我要你們內疚一輩子!殺死她的兇手,我不知道是誰,但殺死我的兇手,就都在這了。”

校園暴力,永遠都是少數人在做,多數人在看,你的沒有動手也恰恰是組成這場迫害的一部分。

中學女生偷嚐禁果被染病,就該被校園暴力嗎?

同學的“開玩笑而已”,老師的不作為,能讓受害者產生一輩子的心裡陰影,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小孩子就是單純沒有惡意嗎?小孩子的惡意才真的是不顧理由不管後果,僅僅因為“看不慣”,就能用盡全力把別人推進深淵。

不管是家境貧寒還是身患隱疾,都不應該成為校園暴力的理由,每個努力活著的小生命,都應該被呵護被照顧,年紀小更不能成為縱容施暴者的藉口!

中學女生偷嚐禁果被染病,就該被校園暴力嗎?

在現今校園暴力一起接一起致命的時候,是不是還有家長老師認為是同學們之間的玩笑不必當真?回想自己的學生時代,是不是也曾或主動或被動成為校園暴力的施暴者而不自知?

校園暴力能給人什麼樣的影響,沒經歷過的人永遠不會知道。

之前看過一篇報道,採訪了曾經經受過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大多數的人表示:“可以放下過去,但絕不會原諒”。

中學女生偷嚐禁果被染病,就該被校園暴力嗎?

值得高興的是,終於有國產片敢揭開這塊傷疤。

當受害者變成施暴者,當看客變成助推,在這一場名為“玩笑”的鬧劇中,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我們還能做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