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這麼多人覺得自己溼氣重?你不知道的這幾個含「溼」的表現

痰溼體質有什麼表現?為什麼這麼多人覺得自己溼氣重?

痰溼體質是指當人體臟腑功能失調,易引起氣血津液運化失調,水溼停聚,聚溼成痰而成痰溼內蘊表現,常表現為體形肥胖,腹部肥滿,胸悶,痰多,容易睏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醇酒,舌體胖大,舌苔白膩,多因寒溼侵襲、飲食不節,先天稟賦、年老久病、缺乏運動而發病,常隨痰溼留滯部位不同而出現不同的症狀,發病傾向:易患消渴、中風、胸痺等,對梅雨及溼重環境適應力差。

為什麼這麼多人覺得自己溼氣重?你不知道的這幾個含“溼”的表現

這是因為,溼氣入侵人體,在內傷害五臟六腑,引起脾虛,肺弱,腎虛,胃弱;在外部則表現為口乾,口苦,嗓子發炎,頭暈頭痛,皮膚油光,滿臉起痘,全身肌肉關節痛,皮膚溼疹氾濫等等。

為什麼這麼多人覺得自己溼氣重?你不知道的這幾個含“溼”的表現

真實的情況是:

1、溼氣為禍,常常引起全身的不適,背後的原因是溼氣會侵入五臟六腑:溼在脾,則脾虛,溼在胃,則胃弱,溼在腎,則腎虛,溼在肺,則肺弱......五臟六腑不調和,溼氣根本不可能完全祛除。

2、溼氣在外會有很多表症,如皮膚油膩,口乾口苦,嗓子幹癢,長痘,溼疹,腰痠背痛等等。 有人吃了健脾健胃之藥,也使用了利溼滲水之藥,但是表症並不會在短時間內消除,於是常常中途放棄。那些購買各種祛溼產品的,有半數吃到中途都放棄了。 那麼如何正確的祛除溼氣的呢?

其實對溼氣的祛除有嚴密的邏輯和方法,早在東漢《傷寒論》金代《脾胃論》都有論述。身體祛溼,首調脾胃!

幾大表現證明你是痰溼體質!

從內而看:

1、胸口悶,喉嚨有痰(肺弱)

2、機能衰退,對房事不感興趣。(腎 虛)

3、舌苔厚膩,食慾不振,食物不消化容易成積食(脾虛)

4、體重逐年增加,肥胖水腫。偏瘦的人也會有小肚腩(同樣說明脾虛,因為脾虛是導致肥胖的主因)。

5、頻繁的胃痛、腹痛、腹瀉,便秘或大便不成形(胃弱)

為什麼這麼多人覺得自己溼氣重?你不知道的這幾個含“溼”的表現

在外表症:

①睏乏無力,無精打采,怎麼睡都睡不夠。頭暈犯困;② 嗓子發癢,口乾,口苦 ,口渴,喉頭老是有痰;③全身肌肉關節痛; ④頭髮油膩,皮膚油光,滿臉起痘,渾身黏黏;⑤大便糖稀而肛門澀癢;⑥皮膚有溼疹,皮膚瘙癢;

為什麼這麼多人覺得自己溼氣重?你不知道的這幾個含“溼”的表現

痰溼體質,調好腸胃是關鍵!

1、主責:健脾健胃、利水滲溼

2、在內兼主責更益腎宣肺、清心淨肝、促腸胃等調和五臟六腑。溼氣的根源在於脾虛,雖首責脾,實非侷限在脾。所以真正的祛溼的時候,必然會用健脾健胃的藥材再配合利水滲溼的藥材,同時兼顧五臟六腑才能真正從根本去溼。

為什麼這麼多人覺得自己溼氣重?你不知道的這幾個含“溼”的表現

3、在外:針對溼氣引發的表症同時用藥,短期消除表症,常常幾天就見效,讓溼氣重的人能增強信心,長期堅持吃下去。

調理脾胃的幾個方法!

1、保養脾胃要保持良好的情緒:據研究,不良情緒可導致食慾下降、腹部脹滿、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緒則有益於胃腸系統的正常活動。

2、脾胃不好飲食應有規律: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素食為主,葷素搭配。要常吃水果和蔬菜,少吃有刺激性和難以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乾硬和粘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少吃。

3、脾胃不好注意冷暖:在氣候變化無常的時候,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如感到胃脘部發冷,可及時服用用生薑茶。

4、脾胃不好要多參加體育鍛煉:如慢跑、散步、打太極拳、瑜伽等。適當的鍛鍊能增加人體的胃腸功能,使胃腸蠕動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並能改善胃腸道本身的血液循環,促進其新陳代謝,延遲消化系統的老化。

為什麼這麼多人覺得自己溼氣重?你不知道的這幾個含“溼”的表現

感謝您的觀看!如有更多健康知識諮詢,請關注營養師趙凌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