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關外,如果我是蕭峯,會把耶律洪基的頭都打爛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十四部書裡我最喜歡的是《天龍八部》。但《天龍八部》有個最大的遺憾,就是蕭峰之死。我不止一次地想過,如果我是蕭峰,我會怎麼做。

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蕭峰。很多人覺得蕭峰是大英雄,大仁大義、大忠大勇,所以他必須死。可是在我眼裡,蕭峰絕不該死。蕭峰從小是漢人養大的,長久以來生活在丐幫。這樣一個人,即便他知道了自己是契丹人,也不該對遼帝耶律洪基有那樣一種超乎尋常的忠心。歷朝歷代,最無情的就是帝王。蕭峰做了那麼久的丐幫幫主,不會不懂這個道理。

雁門關外,如果我是蕭峰,會把耶律洪基的頭都打爛

蕭峰

如果我是蕭峰,絕對不會去當什麼南院大王,把自己置於兩難境地。就算當了南院大王,一旦耶律洪基讓我帶兵攻宋,我立馬帶著阿紫掛印而去。重情重義是應該的,但是重情重義也是分人的。作為一個合格的義兄,能逼著結拜兄弟去幹他不想幹的事情嗎?甚至在他明確拒絕之後使用卑劣的手段對他下毒,將他囚禁起來。這樣的人根本不值得蕭峰為他賣命,不宰了他都算顧念舊情了。

雁門關外,如果我是蕭峰,會把耶律洪基的頭都打爛

段譽

雁門關外,耶律洪基被虛竹和段譽擒獲,蕭峰逼著他答應終其一生不得攻打大宋。到這裡我覺得劇情就差不多了,蕭峰完全沒有必要自盡。不管是大遼還是大宋,對蕭峰都談不上好。宋人僅僅因為蕭峰是契丹人,就不分青紅皂白地把所有屎盆子都往他頭上扣,甚至要殺他。耶律洪基就更不必說了,如果不是蕭峰,他已經死了兩次了。南院大王這個職位不是他耶律洪基的恩德,而是蕭峰救他兩次應得的酬勞。危難之時,對蕭峰是兄弟長兄弟短的,甚至假惺惺地願意跟他共享江山。一旦江山穩固了,立馬就翻臉不認人。

雁門關外,如果我是蕭峰,會把耶律洪基的頭都打爛

阿紫

蕭峰真正在意的一直就不是宋、遼兩國的江湖人士和統治者,而是上陣打仗的普通士兵和邊境的百姓。耶律洪基發誓不侵宋後,問題已經完美解決了。我要是蕭峰就找個誰也找不到的地方隱居,就算宋、遼不能待,大理、西夏、吐蕃那麼多地方還容不下一個蕭峰嗎?就算是宋、遼兩國,隨便找一座深山,隨便找一塊草原,誰又能知道大名鼎鼎的蕭峰生活在那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