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明朝末期土地只有350多萬平方公里?都怪明朝割讓了一塊地

大家好,這裡是:小哥和你談歷史。

都知道明朝的疆域非常遼闊,建國以後國力強大,國土面積也一直在擴張,最鼎盛時期應該就是永樂帝在位期間吧,國土面積在九百九十七萬平方公里左右,在洪武帝到永樂帝這段時期,是明朝國土最大的時期。我們都知道古代戰亂很多,一個國家強盛的時候,就會侵略其他弱小的國家,這樣他的國土面積就會擴大,同樣,當這個國家處於弱勢時,就會被別的國家侵略,被打敗了就要割地賠款。在朱元璋之後,明朝一直對外征戰,因此國土面積很大,但是到了公元一四零五年之後,明朝的國力就開始下降,不得不縮小國土面積。

為什麼明朝末期土地只有350多萬平方公里?都怪明朝割讓了一塊地

公元一四零五年,鄭和帶著他的船隊開始下西洋,雖然他的行為極大地向周邊國家宣揚了明朝國力的強大,但也因此耗費了大量的財務,當時的皇帝仁宗因此不得不放棄安南之地和開平之地,嘉靖年間,由於皇帝虛度時日,不理朝政,所以一些奸臣開始活躍出來,國政也開始混亂,又慢慢地捨棄了河套、哈密等一些地區,但正是在當時朝廷中看似可有可無的這下地方,最終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為什麼明朝末期土地只有350多萬平方公里?都怪明朝割讓了一塊地

明朝相繼捨棄的那些“無用之地”,卻為後金的崛起提供了大大的幫助,而後金崛起之後自然要嚮明朝開戰,就這樣,明朝的國力再次的被一點點削弱。

明朝近千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在捨棄奴兒干都司之後就還剩下了五百六十多萬,在女真族還處於弱小期的時候,明朝最大的敵人是南方的蒙古族,但最終明朝滅亡的最大原因還是崛起後的女真族。很多人都知道,在明朝末年,直言清兵打進了山海關,那麼就很容易打敗明朝軍隊,然而薩爾滸之戰後,清軍包圍了山海關,後來明軍多次戰敗,相繼割讓了古北口等要地,這也意味著明朝的滅亡不遠了。

為什麼明朝末期土地只有350多萬平方公里?都怪明朝割讓了一塊地

實際上,雖然明朝在薩爾滸之戰中慘敗於後金,但是後金那個時候國力不足,財力業有限,所以如果明軍一直抵抗下去,還是有很大的機會勝利的,但是,丟失了開平的明軍面對群狼還是敗亡了。

也許明朝覺得捨棄一些無關緊要的土地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是當戰爭來臨的時候,再後悔已經沒什麼用了,犯下的錯只會被掩埋在歷史的戰火之中。

怎麼樣,對於這篇文章你有什麼看法?

關注小編,每日更文,快來和小編一起討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