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小伙裸聊被拍不雅視頻 遭勒索28萬後「拜師」

今年4月22日,家住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的張強閒來無事,玩起一款叫“新漂流瓶”的軟件。他撿到一個瓶子,雙方互打招呼後成為QQ好友。對方QQ頭像是個美女,沒聊幾句,“美女”就暗示張強可以“裸聊”。在“慾望”的驅使下,張強進入了對方早已設計好的“圈套”。

“裸聊”被拍不雅視頻遭勒索

看到“美女”這麼主動,張強有點把持不住。“美女”提出,為了安全,要先在手機上安裝一款專門的聊天軟件,將聊天軟件發送給張強。於是,張強按照要求安裝,嘗試後發現無法安裝,然後雙方仍通過QQ聊天。

對方視頻窗口中,確實出現一名裸露“美女”。僅僅不到半分鐘,對方就掛斷QQ視頻。

隨即發生的事情是張強沒有想到的。視頻掛斷後,對方通過QQ,將張強的手機通訊錄等信息發送過來,一起發過來的還有剛才裸聊時,張強“打飛機”的視頻錄像。

對方威脅說如果不給錢,就把這段裸聊視頻,發送給手機通訊錄中聯繫人,還將通過通訊錄添加微信好友的截圖發給了張強。

這時,張強才知道自己陷入“圈套”,手機被對方植入了木馬程序。迫於無奈,他按照對方要求轉賬1000元。

在QQ上,對方並未就此罷休,以各種理由要錢,要錢的理由有“和你視頻的小妹不能讓你免費看,給小妹轉3000元,我就把視頻刪了”“我是專門刪視頻的,給我3000元,我就把視頻刪了”“再給我轉4000元,我湊1萬元這個事情就了了”。

之後1個多月,張強被對方以各種方式“索要”了28萬餘元。

6月15日,張強的家屬選擇報警。6月28日,蘇州相城警方在吉林省琿春市將犯罪嫌疑人劉偉(化名)抓獲,這名所謂的“網絡美女”原來也是一名男子,與張強同歲。

“現在真的很後悔,沒想到把自己給搭進去了。”蘇州市第二看守所內,劉偉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時說。

劉偉表示,當時發送給張強的所謂“聊天軟件”其實是木馬病毒程序,對方手機接收後,劉偉就可以讀取到其手機通訊錄信息。而手機屏幕上看到的所謂“美女裸聊”視頻,其實是劉偉在網絡上花了55元買來的視頻,通過技術手段播放。

受害者成為“徒弟”

劉偉說:“他(張強——記者注)給了我兩三萬元之後,主動說要認我為師傅。我就直接跟他要拜師費,沒找理由要了兩萬元,後來覺得一次次要很費勁,就一口價5萬元,這個事情就徹底結束了。我把你視頻刪了,並且不要錢了。”

張強轉了很多次紅包,才把5萬元湊齊。後來,劉偉就換了QQ“大號”和張強聊,並告訴他病毒軟件要兩萬元,張強就轉了兩萬元。劉偉還表示要一起合作開工作室,投資桌子、電腦、場地等需要幾萬元;後來又說自己在國外賭博輸錢了,贖人要幾萬元;自己心情不好想喝點酒索要了8000元;護照出問題要花錢解決需要4000元……

“總之我編出各種理由來問他要錢,理由太多我記不清了,除了賣給他軟件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劉偉說。

最後他自己也沒想到,從張強那裡陸陸續續收到了28萬餘元。“我覺得他可能是傻,我要錢他就給,也可能他擔心我沒有把視頻刪了”。

後來,劉偉也通過QQ聊天、微信語音通話等方式教了“徒弟”詳細步驟,把所有需要的軟件和視頻都給了他。

劉偉說,後來,他在後臺上也看到了“徒弟”通過木馬提取到的通訊錄,“他自己也說了在幹,至於他有沒有賺錢我就不知道了”。

1992年出生的劉偉原本擁有平靜的生活,初中畢業後便做起了房屋中介和寄賣行小生意,籌劃著明年5月和女朋友結婚。今年3月,發小李俊傑(化名)的一個電話卻改變了這一切。

李俊傑告訴他,手上有一種來自國外的“可以快速賺錢”的軟件。這其實是一款敲詐軟件,可以通過“美女裸聊”的方式錄下對方的不雅視頻進行敲詐勒索。

劉偉心動了。他在“新漂流瓶”上註冊了一個賬號,將性別改成女,頭像改成美女頭像。隨後,他便偽裝成女性,在漂流裡丟瓶子,聊天加QQ好友,尋找“客戶”。

如果有人上鉤,他就給對方發送木馬鏈接,獲取對方手機通訊錄。最後,他用在淘寶上購買的美女裸體視頻,錄製對方不雅視頻。

短短几個月內,劉偉“成功”多起,每次金額從數百元到上萬元不等。

8月6日,犯罪嫌疑人劉偉因涉嫌敲詐勒索罪、傳授犯罪方法罪被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10月7日,公安部門移送到相城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來自國外的“生意”

事實上,這樣的敲詐案並不罕見,在琿春當地甚至已形成了灰色產業鏈。據蘇州市公安局相城分局元和派出所的辦案民警介紹,在琿春等地,有人專門研發這種敲詐專用的軟件,賣給不法分子。“這個產業已經有10多年了,當地警方也為此抓了很多人”。

劉偉和發小管團伙叫“工作室”,在琿春當地,這樣的“工作室”有很多,各家有各家的“獨門秘籍”。

在他們的“工作室”裡,“獨門秘籍”是被李俊傑控制的,他從國外“進口”木馬病毒,作為技術總監的劉偉只是把使用方法教給“工作室”的其他人。播放裸聊視頻的軟件也來自國外,劉偉只是掌握用戶名和密碼,沒有修改密碼的權限。如果要修改密碼,必須由李俊傑和賣軟件的人聯繫。“這裡有專業的上下游產業。”劉偉說。

隨著業務增加,他們的“工作室”還招收了兩個小弟,4個人一起在犯罪窩點使用4臺電腦同時進行敲詐。他們的工作時間是晚上6點到早上6點。值得關注的是,犯罪團伙平均年齡只有20歲。

“這類敲詐勒索案件對受害人的傷害不僅是金錢方面,更嚴重的還會傷害到其家庭、名譽、身心等。犯罪嫌疑人就是明確掌握了受害人的心理,對受害人進行多次敲詐。”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檢察院承辦此案的檢察官表示,該案的受害者不但沒有及時報案,還想“拜師學藝”導致遭受更大損失。近年來,隨著即時通信軟件應用範圍的日益擴大,很多人通過聊天交友軟件結識陌生人以消遣時間,然而卻容易落入不法分子設下的圈套,網絡交友敲詐、敲詐勒索案件頻發應當引起人們重視。

該檢察官表示,犯罪團伙中還有一名未成年人,目前辦理了取保候審,檢察院督促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他們本該擁有大好的人生,卻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貪圖一時的享受,給自己的人生蒙上了一層陰影”。

檢察官表示,應當鼓勵年輕人綠色上網、潔身自好,杜絕網絡不良行為,保護個人隱私信息,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