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各區縣「最美老人」 「孝親敬老楷模」出爐,快看看你認識嗎?

樂山各區縣“最美老人” “孝親敬老楷模”出爐,快看看你認識嗎?


樂山各區縣“最美老人” “孝親敬老楷模”出爐,快看看你認識嗎?

在重陽節到來之際,為進一步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孝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共同推進我市老齡事業更好、更快發展,今(16)日上午,“2018樂山最美老人、孝親敬老楷模事蹟展示會”舉行。


樂山各區縣“最美老人” “孝親敬老楷模”出爐,快看看你認識嗎?

活動中,通過播放先進事蹟、現場訪談“樂山最美老人”和“孝親敬老楷模”代表的形式,集中展現了我市12位“最美老人”和12位“孝親敬老楷模”的事蹟,來自我市老年大學的藝術愛好者還現場表演了精彩的節目。


樂山各區縣“最美老人” “孝親敬老楷模”出爐,快看看你認識嗎?

瞭解到,“最美老人”和“孝親敬老楷模”來自我市各行各業,他們當中有退而不休、志在千里的黨員幹部,有播撒熱情、幫殘助幼的基層員工,有自強不息、譜寫親情的農村百姓,有默默無聞、甘於奉獻的志願者,他們的事蹟讓現場觀眾深受感染,紛紛報以熱烈的掌聲。


2018“樂山最美老人”及其事蹟

高新區 劉華君:

多年來,他擔任村老年協會會長,他所組織的老年活動隊,用健康、積極、向上的文藝節目,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為村裡的老人安度晚年創造了良好環境。

峨邊彝族自治縣 嚴加剛:

自從退休以後,他便將一腔熱情全部灑向老年人事業,他為人隨和,辦事熱心,參與組建的“夕陽紅”中老年藝術團,長期活躍在峨邊彝鄉,把歡樂和笑聲帶給山區群眾。

峨眉山市 吳方清:

自擔任老協會長和老體協主席以來,他堅持為老年人所想,急老年人所急,協調解決老年人贍養疑難問題,他積極組織各類文化娛樂活動,讓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夾江縣 吳文玉:

她帶領退休幹部成立職工活動中心,會員從幾十人發展到600多人,長期以來,他們關愛老人、關懷兒童、幫助殘疾人,弘揚道德新風尚,積極為社會增添正能量。

犍為縣 胡開富:

他持續數年投身老年人事業,在他的努力下,犍為縣老年協會榮獲“全省基層老年人協會先進單位”榮譽,本人也獲得省“老年體育突出貢獻獎”和“優秀老年體育工作者”等多項殊榮。

金口河區 王祿春:

退休後,他擔任金口河區扶貧開發協會會長,61歲的他以身作則,克服困難,積極參加脫貧攻堅工作和老年志願服務活動,在離退休幹部中起到了良好的示範表率作用。

井研縣 曾治安:

82歲高齡的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認真履行黨員義務,積極發揮餘熱,積極為鄉親們排憂解難,幫助村組幹部調解鄰里糾紛,營造了健康、融洽的鄉鄰關係。

馬邊彝族自治縣 姬新容:

她帶頭組建的縣中老年藝術團,多年來積極組織參加市、縣各類賽事和公益活動,鼓勵老年人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為促進家庭幸福,社會和諧奉獻了自己的熱情。

沐川縣 陳玉冰:

她積極組織、協調社會資源參與老齡事業建設,在她的帶領下,縣老年協會榮獲“四川省老年體育發展貢獻獎”等榮譽,個人被評為全國“全國億萬老年人健步走向北京奧運會”先進個人。

沙灣區 徐文成:

作為村老協會會長,他積極組織學習宣傳相關政策法律法規,提高廣大群眾的思想認識,多年來,他積極調解家庭矛盾,關心下一代的學習和成長,多次被評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市中區 李清明:

在十多年的老年工作中,他發揮餘熱,率先垂範,在他的帶領下,九峰鎮老年協會先後榮獲“市級敬老模範鎮”等榮譽,多次被評為先進老協、老科協、老體協和關工委組織。

五通橋區 李常明:

作為一名退休教師,她積極協助社區組建老年協會和文明市民學校並擔任負責人,用積極向上的文化活動引領群眾抵制邪教、遠離賭博,積極為社區群眾排憂解難,為促進社會和諧奉獻力量。

2018“樂山孝親敬老楷模”及其事蹟

峨邊彝族自治縣 熊啟群:

她多年來從事敬老院管護工作,勤勞善良,任勞任怨,盡心盡職。她是老人們口中的“熱心腸”,真心實意對待每一位老人,讓特困群體特感受到來自黨和社會的關愛。

峨眉山市 蔡冬鳳:

她是一位75歲無手無腳的老人,多年來一直精心照顧著106歲的老母親。以其身殘志堅的先進事蹟感動人們,帶來社會正能量,用她一顆孝心詮釋了身殘志堅,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

高新區 段啟文:

在妻子身患重病無法行動的情況下,他毅然擔負起家庭的重擔,多年來照顧妻子和與岳父母。用他的善良、真誠、孝順、堅持,不離不棄,為妻子、岳父母遮風擋雨,撐起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

夾江縣 周新生:

他多年來盡心盡責贍養老母,身體力行,為後輩子孫形成了孝老敬親的良好家風家教。退休後,他組織參與各類為老志願服務,關愛農村留守老人,幫扶敬老院老人及殘疾、貧困老人。

犍為縣 羅遠鳳:

她勤勞節儉、積極樂觀,面對殘疾的高齡婆婆無怨無悔、盡心伺候。她以淳樸善良、勤勞賢惠的品質,撐起了一個家、教育了一方人,更是孝老愛親的先進典型。

金口河區 曹燕:

她是一名普通的彝族婦女,9年來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臥病在床的外婆。她用行動樹立了當代年輕人敬老、孝老的典範,傳承了中華民族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

井研縣 謝淑花:

72歲的她,雖然疾病纏身,但依然常年堅持照顧百歲老母,事事親力親為,精心照料母親的生活起居。她以身作則為子孫後代作表率,感染了下一代的年輕人,弘揚了以孝為先的傳統美德。

馬邊彝族自治縣 啥馬石日:

他常年照顧身患骨髓炎,全身癱瘓的妻子。他用無微不至地照顧,詮釋著“丈夫”兩個字的深刻內涵。幾年如一日,不離不棄愛的堅守,他用行動踐行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的承諾。

沐川縣 熊光明:

72歲的他熱愛家庭、熱愛家鄉,多年積極投身互助養老、文化養老等公益活動,悉心照顧臥病的老母親11年整,不辭辛苦。他用行動告訴我們: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沙灣區 宋慶:

他毅然放棄多年的事業,返回家鄉照顧年邁的父母。他一邊堅持工作,一邊無微不至的照顧重病的母親。他把工作之餘的時間都用在關心和陪伴家人,成為社區孝親敬老的好榜樣。

市中區 鍾明媛:

36年的工作生涯,她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照顧孤老殘幼身上;退休以後,她心繫老人,義無反顧再次走進養老院,承擔起照料老人的重任,她用親人般的溫暖,讓老人們展露出安享晚年的笑臉。

五通橋區 彭建蓉:

多年來她承擔起著家庭的所有重擔,一邊照顧身有殘疾的丈夫和兒子,一邊孝順照顧年老多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婆婆。她的事蹟在社區廣為傳頌,是社區鄰里心中當之無愧的“好媳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