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面,名字都是用中文寫的,這是爲什麼呢?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面,名字都是用中文寫的,這是為什麼呢?

韓國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為什麼要在公民的身份證上標有中文呢?大家對韓國瞭解最深的是什麼?莫過於韓劇。從紅遍天的《來自星星的你》到《太陽的后羿》,無不讓大把的中國妹子為之痴狂,以至於那時還掀起了一股韓語風。可搞笑的是妹子們在學韓語的時候發現其中有許多中文標記,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面,名字都是用中文寫的,這是為什麼呢?


最起初的時候,韓國沒有獨立的文字,韓國人民交流只能靠蹩腳的方言來進行交流。隨著時間的流逝,直到公元三世紀,中文漢字才流入韓國。但因為當時漢語屬於高貴語種,所以只有部分的王公貴族才能進行學習使用,而平民百姓卻只能用方言交流。當時韓國的正統文字就是中文漢字。可是這個現象被韓國第四代君主給改變了,他認為一個民族應該有本民族的語言,一個國家應該需要本國的文字,這是一個國家的尊嚴。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面,名字都是用中文寫的,這是為什麼呢?


隨後他便傳喚大臣,命令他們參考中文漢字進行創造出屬於韓國的自己的文字。但由於時間過短,所呈現的結果不太理想。他們所創造的韓文一共有40個字母,21個元音,19個輔音。這樣一來在韓文裡就出現了許多同音字而痛苦的是他們的寫法也一樣,所以他們就很難表達自己的意思,搞笑的是可能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能分清。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面,名字都是用中文寫的,這是為什麼呢?


韓國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文字,但是卻沒有受到韓國人民的追捧。一方面是因為韓國已經使用中文很長時間,如果一時讓他們轉換過來肯定是很難接受的,其次是因為韓國的文字實在是表述不清。所以大多數韓國人民還是喜歡漢字韓文夾雜著使用。到1948年韓國的文字發生了很大的改觀。1945年韓國擺脫了日本的殖民,韓國竟然發佈了韓語專用的政策。但這一政策卻保留了一條:必要時可以加上漢語的標記。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面,名字都是用中文寫的,這是為什麼呢?


但是韓語實在不能準確表述,所以後來也就放寬了使用漢語的政策。試想,如果韓國人民完全不認識漢字,那他們能看懂自己的史書嗎?答案是否定的。韓國人民的骨子裡有漢字的血液,他們不能擺脫漢字。這樣一來看到韓國人民的身份證上有漢字也就不足為奇,國人應該為祖國感到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