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丝路文明焕发新活力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丝路文明焕发新活力

[导语]

2018年的这个金秋,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盛装起航。天时、地利、人和,这次国际性的盛会,无疑是"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的隆重献礼,也是唱响丝路文化深度融合的时代强音。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丝路文明焕发新活力​​

巧合的是,今年又是西影60华诞,恰逢时代节点的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和60岁西影,将携手为"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献上怎样的厚礼?新时代的丝路影片,怎样一代代文艺传承?又怎样在国与国间实现文化的水乳交融? "新时代•新丝路•新视界"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和西影60华诞专栏将为大家——揭示。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丝路文明焕发新活力

2000年前,张骞从长安出发,开创出一条走出国门、连接亚欧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时,他和他身后的大汉王朝致力于贸易交换,互通有无。

这不仅打通了丝绸瓷器珠宝等物品的互通,也打通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及至大唐,丝绸之路的文化贡献,甚至远超经济纽带作用。据说,大唐著名文艺青年王维,走向文艺圈和政坛的成名琵琶曲《郁轮袍》,曲调和手法上,都借用了西域技巧。

今天,"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桥梁纽带作用,同样是丝路沿线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共同瑰宝。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丝路文明焕发新活力

5年来,"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合作不断加强,已有10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118份"一带一路"方面的合作协议。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79项成果中,已有265项已经完成或转为常态工作,剩下的14项正在督办推进,落实率达95%。其中,文化交流更成为各国交流融合的重中之重。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丝路文明焕发新活力​​

为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文化交流与合作,传承丝路精神,促进文明互鉴,实现亲诚惠容、民心相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特别制定了"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

行动计划明确,要不断完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着力打造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国际艺术节、博览会、艺术公园等国际交流合作平台。鼓励和支持各类综合性国际论坛、交易会等设立"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板块。逐步建立"丝绸之路"文化数据库,打造公共数字文化支撑平台。围绕演艺、电影、电视、广播、音乐、动漫、游戏、游艺、数字文化、创意设计、文化科技装备、艺术品及授权产品等领域,开拓完善国际合作渠道。

而2014年实施的"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更是明确,要通过以下措施有力推动"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

制作专题节目,传播丝路文化;

举办电影节,带动文化交流;

与丝路国家合力创作,促进文明互鉴、文化繁荣;

举办媒体品牌活动,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交流合作;

强化技术产业合作,推动广播影视基础设施联通;

比对"行动计划"所提出的发展方向,比对"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的明确要求,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丝路建设的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同时又是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千年文明故都,西安,正在不断汇聚那些传承各国各民族基因的文化传统,带动丝绸之路这条绵延千年,与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息息相关的通途。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一系列重大文化艺术活动连续多年在西安举行,10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艺术家,携海量作品跨越大陆、飞越海洋,相聚西安,无不体现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以文化为纽带、以文化为桥梁、以文化实现心连心的深度沟通、多向融合。

此外,丝路文博会、丝路音乐节,这些以丝路为主题的重大节会,以加强人文交往、促进民心相通为主旨,积极推动丝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互鉴,不仅为坚定西安、陕西的文化自信作出了贡献,更在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打造丝路文化交流合作新高地征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