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長的日常 分析拼裝積木 步驟分包的利與弊

所長的日常 分析拼裝積木 步驟分包的利與弊

大家好,歡迎收看每週一次積木的深層探討專欄。

今天就討論一下“步驟分包”這件事吧。


發展歷史

在15年的時候,國產積木慢慢引入了像樂高一樣的按步驟分包。幾家原創積木包括啟蒙、星鑽開始在產品中用上了。不過由於當時市場仍然是以復刻品為主導,所以大部分的品牌還是按自家的方式作零件的包裝。

其後樂拼的出現,市場更加是一面倒的向復刻品傾斜。越來越多的大set相繼上市,加上樂拼的缺件問題,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多次改善不果,樂拼就在17年開始引入步驟分包,並同時加入其他“升級”項目,順理成章地把賣價往上調了一把。在引入步驟分包之後,缺件問題果然大幅減少,不過由於單價的上升,針對步驟分包的聲音出現了。

贊成的朋友大多數是對找零件感到頭痛的人。500pcs還好,面對上千pcs,甚至數千pcs的話會讓人找狂。為了能順利地完成組裝,分包對他們來說絕對是非常吸引的賣點。

反對的朋友(包括我自己)大多是愛好者,他們認為賣價就是成品的全部,而拼裝只是一個過程,若為使拼裝方便而令賣價增加,對於根本沒這種一次性需求的愛好者來說就是白花了多餘的錢。

(同樣情況也出現在包裝上,有關包裝的研究可參考這篇:為你探討現今積木行業一些情況的新專欄正式上線!)

直至今天,已經有越來越多品牌加入步驟分包了。我亦從認為這是浪費的舉動,變成現在非常歡迎它,甚至開始喜歡上它。

同時也對這方面作出了一些研究。


符合小孩子的實際需要

樂高作為國際知名積木品牌,除了是因為設計吸引等因素外,他們對產品體驗這一環節的投入絕對是居功至偉。我有過一段時間教育過一些3至6歲小孩搭建積木,對於這些初學者,當然選擇由淺入深的方式,而作為一般平民,國產積木就是最佳的入門產品了。

首先我給他們一些50pcs左右的小set試手,只要旁邊得到引導,即使3歲小孩也能順利搭建。經過數次的嘗試後,一般100pcs左右的set都可以順利地在1至2個小時內完成。4至5歲的小孩會慢慢覺得沒趣,原因是他們完成了拼裝後都會覺得自己像征服了全世界一樣,所以開始有了莫名其妙的信心,想要挑戰更大的set。

有幾個我認為表現不錯的小孩就是如此,所以我就給了他的升級,嘗試200pcs左右的set。很快,他們的問題就出現了。

面對多了一倍的零件,拼裝的每一步對他們來說都很難,主要是他們沒法找到想要的零件,或者要花上很多的時間。隨著每次找件次數的增加,他們的耐性就會減少,部份小孩慢慢會出現不耐煩的情緒。如在這時給予正確的鼓勵,小孩還是能完全拼裝的。

越過了這一關卡的小孩,又會重複地出現征服了世界的感覺。不過接下來就沒這麼容易了……

到達300pcs的set階段,零件的形狀、顏色都變得更加多,找零件的難度完全不同層次。即使有了拼裝經驗的6歲小孩,面對這堆對他們來說是一片磚海,要在裡面找到想要的零件,比平時學習更加討厭。除了一些對積木已產生濃厚興趣的小孩外,一般情況下他們在拼裝時感到的挫敗感,會比快樂要多出很多倍。

樂高應該也做過類似的實驗,所以一般小顆粒的積木,建議年齡段都是在6歲。而步驟分包的零件數,也控制在200pcs左右。以有細心留意的朋友,更加可以發現每200pcs零件中有更多的意義(不過這種就不探討了)。


方便沒法長期拼裝的朋友

樂高近年的set越出越大,顆粒數屢創新高,大家拼裝要花的時間比以往長了不少。若是沒步驟分包的情況下,拼裝前必須把所有零件包都拆開,然後按個人喜好將零件稍作分類,才能開始拼裝。這樣除了要有相當的一個區域來放好待拼的零件外,拼裝的時間需要更長,所以很多朋友拼大set都只能留至假期才敢動手。若拼裝時間過長,散落的零件存放不當,很可能就會產生遺失之類的問題……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在拼裝過程中並沒有check point,大約類似遊戲中的save point(紀錄點),把長長內容分隔的停頓區。步驟分包的作用就等於增加了Check point,喜歡積木的朋友不用擔心散落的零件了,也能隨時隨地隨心所欲的進行拼裝。

(當然就這樣也不是代表可以在街上突然就開拼布加迪)


減少拼裝失誤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試過臨近拼好成品時發現零件不足,但經反覆檢查後原來是自己之前拼錯了?不是我自誇,這種情況在我身上出現過無數次了


為什麼會這樣的呢?這種情況多數出現在沒步驟分包、或分包數過多、零件種類過多。

若Check point增加了,每一階段的拼裝都有了終結處,這樣即使出現錯誤也能及早發現。


總結

經過分析之後,增加步驟分包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利大於弊。尤其是現在積木的主要市場是在年齡人士區域,如何增加他們的拼裝樂趣絕對是各品牌要考慮的事,只要他們愛上積木,還怕他們會不買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