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津城「藍天白雲」爲嘛多?環保部門告訴你答案

連日來,津城秋高氣爽,湛藍的天空上點綴著朵朵白雲,就像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展現在人們眼前。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被藍天白雲刷了屏。天津環保官方微信的後臺,也收到了大量“粉絲”發來的藍天美景圖。

網友“張小豔”拍下了河東區海河東路的街景,併發文說:“現在經常能看到藍藍的天,感謝天津環保作出的努力,加油,繼續努力!”

網友“超哥”拍下了南開區水上公園附近的美景圖,併發文說:“願津城天更藍,水更綠,山更青!”

網友“杜炳錕”拍下了寶坻區潮白河畔的風光,併發文說:“天之藍,水之藍,夢之藍,環保藍……”

這一幅幅美好“藍圖”,使津城裡的人們,無論是本地市民還是外地來客,都看到了津城最美的藍天、白雲,享受到了津城金秋的陽光、空氣……這一幅幅美好“藍圖”,源自於我市大氣汙染治理的環境效益正在持續釋放。

根據市環境監測中心最新監測數據,今年9月份,我市環境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0%,是2013年我市開展PM2.5監測以來的單月濃度最好水平,創近69個月以來最佳。今年前三季度,全市PM2.5平均濃度已下降至46微克/立方米,創近年來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無論是從汙染源的分佈,還是從汙染物減排角度來說,整治散亂汙企業,都對改善空氣質量的作用十分明顯。”昨日,市環保局機動車汙染防治處副處長張澤生向記者介紹了我市散亂汙治理情況,“截至10月初,全市大約關停取締和搬遷了14000餘家散亂汙企業,有將近2000家的散亂汙企業完成了原地的提升改造,每年可以減少燃煤數10萬噸。以前這些企業分佈在全市各個地區,形成了大的面源汙染,影響範圍廣,通過整治散亂汙企業,消除汙染源,有利於改善空氣質量。這些散亂汙企業排放的大氣汙染物主要分成三類,第一類是燃煤的廢氣,包括像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第二類是工業粉塵,第三類是揮發性有機物,通過整治,燃煤全部取消了,保留的企業也採用清潔能源,通過提高汙染治理設施的淨化效率,也減少了工業粉塵和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量,據統計,減少的排放量至少達到50%以上。”

我市空氣質量明顯改善,“藍天白雲”同比上升,究其根本原因,市環保局大氣處處長楊勇對記者說:“第一個原因,過去幾年,特別是2017年的大氣汙染治理措施的環境效益正在持續釋放。例如去年,我市關停燃煤鍋爐達到了10938臺,並且大範圍地集中整治散亂汙企業,建立了將近1.9萬家的企業清單,這一系列的治理效果在今年得到了一定展現。第二個原因是,過去幾年,天津城市的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比如過去幾年,道路掃保實現了以克論淨,工地揚塵實現了視頻監控和在線監測,汙染管控實現了高架視頻的24小時盯防,環境效益在今年得以顯現,不僅PM2.5降低,PM10降低也是個明顯體現。第三個原因,是連續幾年時間,全社會對大氣汙染治理力度的支持和理解,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這裡包括了廣大企業的理解和支持,這幾年,從企業環保治理水平和生產設施提升上,企業都以較大經濟投入進行改造。我相信,因其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以及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在近期都會逐步顯現出來。同時,離不開廣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包括市民對天津市機動車油品質量提升和道路清潔、揚塵防控等措施的支持與參與;還有廣大基層的環保工作者不辭辛勞的付出,堅持24小時值守,甚至是對汙染治理有著以命相搏的拼勁。藍天白雲就是全民共治的良好效果。”

儘管楊勇沒有隨手拍照的習慣,但最近也常常情不自禁地舉起手機拍照藍天。致力於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多年,他打心底裡盼望“每天都有藍天白雲”。而這,也是每個老百姓的期盼。

天津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