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三條聖訓

民間故事|三條聖訓

從前,有一個青年,父母健在。隨著年華消逝,年齡增加,他的父母終於死了,老人們給兒子留下了三千銀幣。

另一個城裡也有一個青年。他的父親臨死時給他留下了三條聖訓。父親說:“孩子,你可不要忘記這些囑咐,你沒有錢時,會用得著的。”

青年的錢終於用光了,他離開了城市,來到了另一個城市,在一個商人家裡住了兩天。第三天,他對商人說:“請給我一塊地方,讓我造一幢房子,開設一家店鋪。”

商人回答說:“好吧,我給你一塊地,那麼你的店裡賣什麼?再說,你也沒有錢!”

“我賣三條聖訓。”

青年說,“每一條賣一千銀幣。這些聖訓是我父親的遺囑。”

商人給了青年一塊地,他就造了一家店鋪,坐在店門口。過路人問:“你賣什麼?”

青年答:“我賣聖訓。”

“每一條賣多少錢?”

“一千銀幣。”

每個聽到他回答的人都說:“這個人是瘋子!”

有一天,得了三千銀幣的那個青年來了。他向主人問了好,就問:“你在賣什麼?”

“我在賣聖訓。”

“每條聖訓賣多少錢?”

“一千銀幣。”

“為什麼那麼貴?”

“對要的人並理解聖訓的人來說,這並不貴。”

“我得到了父母的三千銀幣遺產,我的全部財產就這麼些。”

“每條聖訓一千銀幣,你要就買。”

青年答應了,他付出了一千銀幣。賣聖訓的青年就告訴他第一條聖訓:“你看到的不要告訴任何人。”

青年聽了後說:“現在請告訴我第二條。”

賣聖訓的青年說:“你再拿一千銀幣來。”

於是那青年又拿出了一千銀幣。賣聖訓的青年就告訴他第二條:“如果你出去旅行,到了太陽落山時,你就找地方睡覺。”

“再請你告訴我第三條。”

“可以,不過,你再拿一千銀幣來。”

青年拿出最後一千銀幣,聽到了第三條聖訓:“在路上遇到人,他向你問好,你要回答他,同他談一談。”

就這樣,這個有三千銀幣遺產的青年,現在一個錢也沒有了。他去當僱工,賺了二百銀幣,買了一峰駱駝和一些貨物,就到另一個城市去了。在那裡,他遇到了一個人,此人也想做生意,於是他們一起走。這個人也買了一峰駱駝、貨物。一切準備就緒後,他們就出發了。

他們在路上走了好多日子,沒遇到一個城市。有一天,他們終於看見了火光,聽見了公雞叫聲,但這時,太陽已西斜了,青年想起了聖訓,對旅伴說:“太陽下山了,我要睡了。”

但旅伴說:“進城睡不是更好嗎?我可不睡在這裡!”

青年答:“那隨你!我反正睡在這裡。”

那個旅伴向城裡走去,青年睡了一整夜。早晨,他騎了駱駝,到城裡去了。走了一半路,他看見了自己的旅伴和他的駱駝都死了,一打聽,是被蛇咬死的。青年想:我付出的一千銀幣已獲得了好處,另外兩千銀幣的好處也一定能得到的。他進了城,找了幾個人幫忙,葬了旅伴的屍體。

青年葬了旅伴後,留在這個城市。過了許多天,國王看見了他。國王叫住青年,問:“你從哪裡來,你是什麼人?”

青年答道:“大人,我是窮人,我的家離這裡很遠。”

國王叫青年留在他身邊做官。國王很喜歡他,十分相信他,甚至讓他進出王后的房間。國王還送給他漂亮的衣服、貴重的武器。

有一天,國王去打獵,在路上他想起鍾忘記在家裡了,就對青年說:“你回去,在我小老婆的房間裡,窗下的壁龕裡,有一隻鍾,你快點去給我拿來。”

“是,國王。”

青年回到王宮,走進國王小老婆的房間裡,看見一個大臣正在同國王的小老婆調情。青年想起了聖訓,只當沒看見,走到窗下,從壁龕裡拿了鍾,回到國王面前。國王問:“家裡怎麼樣?”

“很好。”

第二天,大臣吩咐僕人說:“你們到植物園裡挖一個深坑,不管誰來到深坑旁,你們都抓住他,把他推下去,不管是誰,即使我本人,也要推下去。”

奴僕回答:“是,大人。”

於是,他們到植物園去挖了一個深坑。大臣叫來了青年,對他說:“我想讓你去參觀一下我的植物園。”

青年答應了,就到植物園去了。

在路上,青年遇到了一個父親的摯友,那人向他問了好,說:“你到哪裡去?”

“我到植物園去。”

青年回答後,走到那人面前坐下,談了起來,談著,談著,忘記了參觀植物園的事。

大臣這時想:現在他們一定把這個小崽子推下坑裡去了,讓我去看看。

於是他去了。大臣到了那裡,奴僕不分青紅皂白,就抓住他,推進坑裡,埋了起來。這時,青年想起叫他參觀植物園的事,就對父親的摯友說:“大臣叫我去參觀植物園,我倒忘了,我馬上就要走。”

他到了植物園,看到奴僕就問:“你們在這兒幹什麼?”

奴僕們說:“大臣派我們來,吩咐我們說:‘你們在這裡挖一個深坑,不管來了誰,就是我本人,也要把他抓住,推下坑裡去,埋起來。’剛才大臣自己來了,我們就把他推下去了。”

青年心裡想:這個坑是為我挖的,但真主救了我。於是,他回到城裡就去見國王。國王問:“你從哪裡來?”

青年答:“我從植物園來。”

這時青年才向國王說出了他同大臣所發生的全部經過,他還講了花了三千銀幣買了三條聖訓的事。國王聽後說:“這真是珍貴的聖訓!”

國王慷慨地賞賜了青年,任命他做了宰相。

編譯/高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