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電商和傳統零售的區別究竟在哪裡?

2010年以後互聯網電商經濟大崛起,京東的交易規模在過去短短10年裡增長了近1000倍,商業裂變式的瘋狂成長讓劉強東站在了中國的零售時代輿論風口,過去10年間他談了一段盡人皆知的感情。終於不再有人質疑阿里巴巴天貓的競爭對手就是京東,而且只有京東。


互聯網電商和傳統零售的區別究竟在哪裡?

那麼,在中國這個不怎麼篤信技術的國度,互聯網電商公司與傳統零售企業的區別究竟在哪裡?電子商務的成長基因究竟從何而來?

1、企業的運營模式到底是產品和技術驅動型還是銷售和業務驅動型。

顯而易見的是部門領導實質權力的歸集問題,IT技術骨幹在集團內部的高階層面有沒有真正的話語權?

IT技術骨幹對於企業未來的計劃部署和前瞻預測上是否擁有較大程度上的決策權?

技術人員在同級別組織中的薪資待遇和福利水平是否相對優厚?

學習培訓的交流機會名額中技術人員的數量比重?

技術人員的工作內容是以創新優化作為核心要素還是其自身只是處於業務方的附庸補充角色?

互聯網電商和傳統零售的區別究竟在哪裡?

2、企業的文化氛圍和工作方式是平等開放且是自下而上。

底層員針對公司主層面上的業務痛點,是否擁有行之有效的發聲權利和傳達方式?

挖掘的業務痛點能否實現集中化、迅速化,合理化的妥善解決?

工作文化氛圍是包容開放、平等自由還是官僚主義、等級劃分?

究竟領導是技術研發產品經理還是技術人員本身,部門領導擁有一票否決權的合理性是否有調研事實的論證?

3、企業組織中的溝通協同方式和產品迭代是否真正實現扁平化。

內部溝通工具有沒有真正的實現問題的快速響應和迭代?

技術產品和系統的推廣究竟有沒有經過一線的實質性可靠性調研和論證?

員工個人信息的協同流動是否自由開放,還是要受到人力資源部門監控考核?

工作人員的績效薪水究竟是本部門領導測評還是也要部分歸因於人力資源部?

互聯網電商和傳統零售的區別究竟在哪裡?

4、企業在研發體系高質量意義上的靜心投入。

不僅是地方地盤、數量規模的擴張,而要審視自身對高水平技術人員的平臺吸引力是否已經國內領先?

高層次技術人群對於企業部門運營的融入度、認可度和工作產出以及履職時長?

是低劣低價值低投入的技術產品為開工率反覆做還是高質量高技術的產品長週期的耐心產出?

技術體系組織架構的內部拆分是否遵從技術本身的發展要求而非一味降低成本考慮?

5、企業究竟如何看待數據資產。

大數據底層庫存的佈局是否完備完善?

業務端數據分析和取數讀數是否方便快捷高效?

企業各種類型的員工是否真正具備了量化標準的數據思維和數據意識?

基礎業務決策時候是堅持數據驅動還是經驗拍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