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出版解決智慧|浙大社成功舉辦第四期出版國際化專題培訓

國際出版解決智慧|浙大社成功舉辦第四期出版國際化專題培訓

浙大社社長魯東明為培訓致歡迎辭

6月14日,由浙江省出版工作者協會(以下簡稱“省版協”)主辦、浙江大學出版社(以下簡稱“浙大社”)承辦的第四期出版國際化專題培訓(暨2018年浙江省第一期出版編校業務培訓)在杭州瑞萊克斯酒店圓滿落幕。全省20多家出版單位600多位編輯參加了此次培訓。

國際出版解決智慧|浙大社成功舉辦第四期出版國際化專題培訓

此次培訓特別邀請了中國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鄔書林、北京大學阿拉伯語教授林豐民、新加坡國立大學出版社社長Peter Schoppert,分別從國際融合出版、文化輸出與外譯、新加坡學術出版視角等方面,做了三場精彩絕倫的分享。培訓由省版協副會長駱丹主持,浙大社社長魯東明出席並致歡迎辭。

會議首先由浙江大學出版社魯東明社長致歡迎辭,他表示國際化是出版業的必經之路。如何讓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特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文化產品走向國際市場,是我們每一位出版從業人員需要思考的問題,也是舉辦今天的培訓的初衷。希望幾位國內外出版業資深專家的授課,可以帶來一場有意義的頭腦風暴。

國際出版解決智慧|浙大社成功舉辦第四期出版國際化專題培訓

第一場培訓是由中國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鄔書林帶來的“關注融合趨勢,提升出版水平”講座。鄔書林曾歷任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作為中國出版業的見證者和決策參與者,通過對Elsevier等國際出版巨頭的深入研究,他梳理了信息技術革命對知識信息生產與傳播方式、總量、出版物載體形式、出版觀念的革新,並精準的預測了2022年科技出版的技術趨勢。在肯定中國出版業良好機遇和發展勢頭的基礎上,給予建議和對策,並對青年編輯在數字化出版創新方面給予厚望。

國際出版解決智慧|浙大社成功舉辦第四期出版國際化專題培訓

中國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鄔書林做分享

下午,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教授林豐民帶來了“中國文化走出去及其問題”的培訓講座。林教授從對外漢語教學、影視與藝術海外展示和文學作品外譯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文化走出去的實效和不足。關於對外漢語教學,林教授肯定了孔子學院和課堂在海外取得的顯著成果,也指出了其“分佈不平衡、難以自負盈虧和對外漢語專業設置”的問題。林教授還以中國海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在非洲的流行和《紅高粱家族》在阿拉伯地區的出版為案例,指出了影視文學作品在海外的傳播需要兼顧樹立中國國家形象和共同的價值追求,用好的文化產品內容帶來文化貿易繁榮才是更長久之計。

國際出版解決智慧|浙大社成功舉辦第四期出版國際化專題培訓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教授林豐民做分享

最後一場分享是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出版社社長Peter Schoppert為大家帶來的“Scholarly Publishing: The view from Singapore”。講座伊始,Peter分享了自己做編輯時編第一本書的經歷,在這本書中布穀鳥擬聲詞的英文和法文稱呼的不同,啟發了他對知識翻譯和傳播的思考。隨後,通過一些最早新加坡圖書和期刊的展示,他回溯了新加坡開埠建國和出版業密不可分的歷史。針對如今新加坡91%的大眾讀物由英文寫成的現狀,Peter分享了新加坡的出版行業在國際化方面的一些成就和困境,並倡議亞洲出版商應加強合作,把握國際發行和傳播規律,共創出版跨國合作新局面。

國際出版解決智慧|浙大社成功舉辦第四期出版國際化專題培訓

新加坡國立大學出版社社長Peter Schoppert做分享

浙江大學出版社自2005年起全面開展國際化工作,在政府各級主管部門的扶持和指導下,開發了一系列國際化選題,實施了一批“走出去”的重點工程,與Springer Nature、Elsevier等國際出版集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關係,取得了一定影響力。在“十三五”期間,將繼續通過開展國際化系列培訓,著力培養優秀的國際化編輯、數字出版專業人員和國際合作專業隊伍,提高編輯和版貿人員的業務素質及水平,從多角度接近國際化水平,推進國際化進程。

更多內容請關注“浙江大學出版社”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