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這些地鐵站將更改站名

記者今日獲悉,廣州地鐵已向市民政局提交申報八號線北延段、十四號線一期的站名,五個車站擬改名。其中,同德圍站改名同德站,不再被“圍”;本報微信呼籲過更名的德康站,將恢復為市民熟悉的聚龍站。地鐵官方公開承諾要正名的西塱站,還在等民政部門辦理。此外,年底將要開通的二十一號線,全線站名已得到批覆。

八號線北延段共13個車站,站名於2016年1月進行批前公示。公開徵求意見後,廣州地鐵已將調整後的站名向市民政局申報,現正等待最後確定。

廣州這些地鐵站將更改站名

歡迎關注:廣州房地產共享平臺(ID:gzfangc)

廣州這些地鐵站將更改站名

歡迎關注:廣州房地產共享平臺(ID:gzfangc)

廣州這些地鐵站將更改站名

歡迎關注:廣州房地產共享平臺(ID:gzfangc)

記者昨天從廣州地鐵獲悉,年底將要開通的二十一號線,全線站名已得到市民政局批覆。與此同時,八號線北延段、十四號線一期的站名已提交民政局辦理,五個車站擬改名。其中,同德圍站改名同德站;本報微信呼籲過更名的德康站,將恢復為市民熟悉的聚龍站。地鐵官方公開承諾要正名的西塱站,還在等民政部門批覆。

八號線北延段:

兩站擬改名

八號線北延段共13個車站,站名於2016年1月進行批前公示。公開徵求意見後,廣州地鐵已將調整後的站名向市民政局申報,現正等待最後確定。其中,兩個車站命名發生變化。

“同德”不再被圍

公示版本的同德圍站,現在去掉了“圍”,改成同德站。有市民打趣道:“同德圍通地鐵,終於突圍而出不再被‘圍’了。”熟悉當地情況的網友oceanradio說,“同德”這名字在該區域已經使用了幾十年,“同德圍”則是20世紀90年代同德地區開發才有的稱謂,二者指代同一個區域,包括橫滘、上步、粵溪、田心、鵝掌坦五條自然村。地鐵同德站位於粵溪村,是原來同德鄉的鄉府所在地,叫粵溪最準確,但叫同德站也未嘗不可,實質上是恢復了它本來的名字。

 “德康”改回“聚龍”

此前公示的德康站,現在改回最初地鐵建設時所取的站名“聚龍”。該站就在聚龍村旁,聚龍是本地人使用多年的地名。德康的名字來自車站所在十字路口的其中一條路名,在此交叉的還有西槎路、石槎路,單獨叫“德康”顯得顧此失彼。

5月,本報官方微信曾專門就廣州爭議地鐵站名發文,其中建議德康站恢復為原來的聚龍站。如今,車站經過“聚龍(工程名)—德康(公示名)—聚龍(擬定名)”的變遷,終於有望恢復市民熟悉的名字。

十四號線:三站擬改名

計劃年底通車的地鐵十四號線一期,申報的站名正在市民政局辦理中。與3月底公示的版本相比,共有3個車站擬更名。

“東平”改“白雲東平”

東平站改名白雲東平站。車站位於東平村旁邊,命名準確,但由於廣佛線二期已有車站取名東平,為免引起市民混亂,因此廣州的東平站增加“白雲”的前綴以示區分。

“石湖”改“夏良”

位於龍歸城的地鐵站,建設之初命名石湖,公示時有兩個候選——太和南、石湖,結果入選的名字是夏良。查閱地圖可知,石湖村在地鐵站1.5公里之外,太和南指代欠具體。

記者查老地圖發現,地鐵站剛好位於龍歸、夏良村和永興村的交界處,其中龍歸已被三號線使用。

  “江浦”改“從化客運站”

公示時二選一的還有建設時曾命名為江浦的站點,候選名是從化客運站、街口,最終從化客運站“跑出”。

4月初,一個專門面向從化人的微信號曾就此舉行投票,從化客運站獲得3690票(得票率54%),遠高於街口的1743票(25%)和江浦的1365票(20%)。

 二十一號線車站定名

獲批的站名沒有變化

二十一號線全線設21個車站,站名於今年3月底向社會公示。目前,車站命名在民政局辦結,意味著全線站名已經確定。與3月底公示的版本相比,獲批的站名沒有變化。對於獲批的站名,市民對大觀南路站有不同意見。大觀南路北至奧體路、南抵中山大道,長約3公里,地鐵黃村站也在這條路上,此站命名大觀南路,指示不夠明確。

  西塱站何時正名?

正在辦理還需等待

本報追蹤的西塱站正名問題,據悉目前廣州地鐵已經向市民政局申報,狀態為“正在辦理”,還需要繼續等待。此前,地鐵官方公開表態,待時機成熟,因當年字庫不完善而臨時使用的西朗站,將恢復為西塱。今年3月底,市民政局根據廣州地鐵的申請,擬將一號線“西朗站”更名為“西塱站”,並進行公示。

今年3月底,市民政局根據廣州地鐵的申請,擬將一號線“西朗站”更名為“西塱站”,並進行公示。其後,有媒體(羊城晚報)大篇幅刊出廣州大學“廣府文化研究中心”專家黃小婭文章,稱歷史上也曾用過西朗,且地鐵改名成本高,結論是承認應該改名,但建議暫不改名。

《廣州市地名管理條例》第八條明確:“一地多名,一名多寫的,應當確定一個統一的名稱和用字。”記者在市民政局地名信息平臺查詢,目前除了廣佛線西朗站之外,再無任何在芳村使用該地名的條目,而西塱有135條。地鐵站名與當地地名不統一,不僅造成指向混亂,一地多名也於規不合。

至於黃小婭所說的地鐵改名成本高,也正是廣州地鐵多年來都沒有提出更名的原因。直到如今一號線將要更換新的信號系統,“順便”改名成本最低,如果不把握今次機會正名,下一個時間窗口將遙遙無期。

更多房地產精彩資訊歡迎關注:廣州房地產共享平臺(ID:gzfang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