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幹部要「以廉爲寶」

春秋戰國時期,有個宋國人得到一塊寶玉,將它獻給宋國大夫子罕。誰知子罕卻堅辭不受,獻寶者以為子罕嫌寶玉質地不好,子罕卻告訴他:“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這便是流傳千年的《子罕獻寶》的故事。今天讀來,兩千多年前子罕那種“以不貪為寶”的品德依然是那樣的光彩照人,使後人頗受教益。

如今,在基層信訪工作實踐中,有些同志有時會因為信訪工作難、煩、雜,在工作態度上出現服務意識不強、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如有的個別基層信訪工作人員在接待群眾來訪和處理群眾矛盾過程中,態度上少了點微笑、熱情、周到、快捷,多了點埋怨、牢騷、驕慢,有的甚至會與來訪群眾發生爭吵等現象。如何糾正此類工作作風問題呢?如何使信訪工作能成為信訪群眾的“出氣筒”, 讓他們發洩“怨氣”,使信訪幹部成為維護社會安定的“穩壓閥”,縮短人民群眾與黨和政府之間的距離,使信訪工作真正成為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連心橋”呢?

筆者認為,這就要借鑑子罕的“以不貪為寶”,樹立好“四心”,即耐心、誠心、細心、熱心。通過做到“四心”,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和窗口服務水平,把信訪作為了解民意的主渠道,傾聽人民群眾呼聲主戰場,密切黨群、幹群關係連心橋,幫助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借鑑子罕的“以不貪為寶”,就要把“我們要信訪群眾一分錢,我們就不值一分錢”作為座右銘,樹立“人生在世,奉獻二字”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新時代的今天,信訪幹部是黨的根本宗旨實踐者,直面群眾、直面矛盾,必須處處以“民之難即黨之憂,共產黨的幹部就是要為黨分憂、為民解難。”決不能以個人利益至上,一味地偏袒、庇護責任,或不公平、不公正地處理信訪問題,最終讓信訪群眾失去幸福感和獲得感。

子罕的“以不貪為寶”,對於今天的黨員幹部來說,應該是一條最起碼的要求,而“以廉為寶,為民情懷”更應該作為新時期信訪工作者的一條座右銘,人人都應確立以貪為禍、以廉為寶,慎權、慎錢、慎欲,只有這樣,才能經受住任何考驗,真正成為社會安定的守門員,政策法規的執行者,信訪群眾的貼心人。

 (來源:高郵市信訪局綜合科 陳俊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