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行——探索宇宙時,這些危險往往令你意想不到!

太空旅行——探索宇宙時,這些危險往往令你意想不到!

在太空旅行時,有各種各樣的危險要當心——因此,宇航員耗時數年接受培訓,才能應對設備故障等危險。

但有時候,引起大麻煩的是意想不到的小危險。

比如,錫須。錫須的名字可能聽起來像可愛貓咪機器人身上才會發現的東西,但錫須其實很危險。因為,對於熔點低的金屬來說,比如錫、鋅、鈣,它們會自發地噴射出一條條顯微鏡才能看到的金屬須,這些須可以綿延幾毫米,像攀爬的葡萄藤一樣。科學家依然不太確定為何會如此,但須似乎會在金屬受到壓力的地方產生。無論產生原因是怎樣的,須的存在都是個問題,因為這些金屬是要用來給電子設備進行電鍍的,而金屬須是導電的。所以,最後,各個本是分離的部分之間就有了某種電橋,之間有了許多短路。

太空旅行——探索宇宙時,這些危險往往令你意想不到!

這種情況即便在地球上也是個大麻煩,金屬須的存在會讓起搏器無法工作,並引起核電站的頻繁暫時性關機

但在接近真空的太空中,金屬須的惡劣影響更嚴重。在高壓和低壓的情況下,金屬須會發生汽化,成為等離子體,引起金屬汽弧。這些汽弧會攜帶許多的電流,徹底毀壞整個電子設備。實際上,金屬汽弧已經導致至少4個商業衛星無法工作,還弄壞了卡西尼號上的一個設備。而且很難保證不產生金屬須。

太空旅行——探索宇宙時,這些危險往往令你意想不到!

但美國宇航局已經停止對純錫、鋅、鈣製成的鍍層,這樣多少能緩解點兒。還有一個選擇:給金屬鍍上保護層,阻止金屬須離得太遠。否則,電子設備就會時不時地發生短路和無法工作的情況,這對太空飛船和衛星來說太致命了。

但即便所有設備都能正常運轉,人類在太空裡依然會面臨危險。因為在太空裡,由於多種原因,睡覺是十分危險的,不管大家信不信。其一是因為:宇航員必須把睡袋吊在牆上,以避免在太空艙裡睡覺的時候四處撞壁。雖然因為頭撞到天花板而醒過來是一件非常讓人難受的事情,但太空裡睡覺真正的危險在於會被自己的呼吸致死。我並不是說口臭哦,我說的是二氧化碳中毒。是人都會呼出二氧化碳。這是細胞新陳代謝的副產物,但對人類而言是有毒的。地球上的空氣中,有0.04%是二氧化碳,所以人類不需要擔心二氧化碳中毒。但二氧化碳在狹小的太空飛船艙裡,密度會高出很多。而且又不能通過打開窗戶的方式來呼吸新鮮空氣。人體呼出的溫熱的氣體並不會在太空裡增加,所以如果宇航員將睡袋掛在了牆上,那麼呼出的空氣會在嘴附近流動,最後產生一個大大的二氧化碳氣泡。

太空旅行——探索宇宙時,這些危險往往令你意想不到!

這可不是件好事。二氧化碳的濃度一旦到達1%,人就會產生暈眩的感覺。但5%的濃度會導致人頭痛、暈眩、糊塗。8%的濃度會怎樣呢?人就沒了。

當然了,無論是宇宙飛船還是國際空間站都配有系統,可以過濾掉二氧化碳,並循環氧氣,但宇航員依然需要確保睡袋附近有足夠的空氣流動,這樣才不會形成死亡氣泡。

其他類型的人體排洩物也會形成危險。在這方面,我們也是有過血淚史的。

之前俄羅斯有個和平號空間站,上面的廁所繫統可以將尿液汽化並射入太空。這個方法似乎很奏效——美中不足就是:科學家後來發現宇航員的排洩物被凍成了細小的晶體,在軌道上待了數週之久。即便是灰塵大小的顆粒也會造成危險,比如這種顆粒以子彈的速度撞擊汽化後的人體排洩物,那麼排洩物就有可能被彈回太空飛船。

太空旅行——探索宇宙時,這些危險往往令你意想不到!

在2001年和平號空間站被故意在大氣層中燒燬之前,其太陽電池板已失去了40%的機能。因為在連續15年的時間裡,該空間站持續受到冰凍的排洩物晶體的撞擊。如今的國際空間站已經能對尿液進行回收,這樣就能避免尿液的晶體所造成的危險;此外還有一個好處是能為宇航員提供額外的飲用水

所以,我們要高興,因為能從過去的錯誤中學習。但危險遠遠不止這些,展開你的腦袋去想想還有哪些危險,在下面留言討論吧!

太空旅行——探索宇宙時,這些危險往往令你意想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