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民融合向深度發展民參軍空間望提升 六股受益

軍民融合向深度發展 民參軍空間有望進一步提升

據報道,15日召開的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加強軍民融合發展法治建設的意見》。會議指出,要加快職能轉變,降低准入門檻,優化付款、退稅等流程,降低制度性成本,釋放社會生產力。要營造公平環境,推行競爭性採購,引導國有軍工企業有序開放,提高民口民營企業參與競爭的比例。此次會議明確提出提高民口民營企業參與競爭的比例,民參軍空間有望進一步提升。相關公司有高德紅外、光威復材、菲利華等。

||##PG##||


軍民融合向深度發展民參軍空間望提升 六股受益


光威復材(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光威復材:軍品訂單交付恢復增長,三季報預告符合預期

光威復材 300699

研究機構:聯訊證券 分析師:王鳳華 撰寫日期:2018-10-11

前三季度扣非歸母淨利潤增長11.1%-21.72%,經營情況每季度在改善

2018年前3季度扣非歸母淨利潤2.2-2.41億,同比增長11.1%-21.72%。2018年Q3單季度實現淨利潤8691萬-10771萬,同比增長57.84%-95.56%。2018年Q3單季度扣非實現淨利潤7189萬-9269萬,同比增長38.1%-78%。從扣非歸母淨利潤看,公司經營情況每個季度都在改善,2018年Q1、H1、Q3扣非歸母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7.8%、1.43%、11.1%-21.72%。隨著軍品訂單交付恢復,業績恢復明顯。

軍品訂單交付前低後高,全年預計仍將較高速增長

光威復材是國內唯一一家量產軍工級碳纖維材料的上市公司,軍工業務一直是公司營收的主要來源,也是公司最主要的利潤來源。2018年上半年,軍工訂單交付明顯出現低點,導致公司一季度業績低於預期,從半年報看已經與去年持平,三季度恢復較高速增長。2018年4月,公司與軍工主要客戶簽訂三個供貨合同,金額達7.42億,佔2017年軍品收入(5.26億)的142%.合同履行期分別為:(1)2018/1/1-2019/1/31:4.37億元;(2)2018/1/1-2019/1/31:1.93億元;(3)2018/1/9-2019/2/28:1.12億元,我們預計這三個合同大部分將於今年確定收入,預計帶動2018年業績仍將實現較高速增長。

民品碳梁業務爆發增長,打造碳纖維民品應用典型案例

近年來由於陸地優質風能資源減少,低風速風場和海上風電共同推進了大功率風電機組的使用比例,2017年我國新增機組中,2MW以上(含2MW)佔比已達92.7%。大功率風電機組尺寸也越來越大,考慮到葉片主樑自重及變形問題,主樑材料逐漸選用碳纖維材料,伴隨碳纖維生產成本逐步下滑及葉片大型化趨勢,預計後續風電領域碳纖維需求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光威復材風電碳梁業務目前主要是與維斯塔斯風力技術公司(Vestas)的合作,自2016年開始供貨,並快速成長,逐漸成為公司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同時成為公司碳纖維材料應用的典型案例。公司風電碳梁業務近年實現爆發,2018年半年度實現碳梁業務收入2.16億,同比增長146%。

募投產能2019年逐步達產,帶動碳纖維業務進入新一輪增長期

首發IPO募集資金,投向三個碳纖維擴產和研製項目。募投項目建成時間2019年9月1日,完全達產時間為2020年。截至2018年半年報,軍品用的高強高模碳纖維產業化項目主要用於高強高模碳纖維M40J/M50J20噸產能建 設,該項目已經完成近50%。隨著募投產能的釋放,公司業績將進入一輪新的增長期。

管理層股權激勵到位,對未來3年業績信心很強

公司發佈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本次激勵計劃擬授予激勵對象限制性股票數量為225萬股,佔公司當前總股本的0.61%。本次激勵對象共計19人,包括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及核心人員,授予價格為19.95元/股。本激勵計劃授予的限制性股票,自激勵對象獲授限制性股票上市之日起滿12個月後分三期解除限售,每期解除限售的比例分別為40%、30%和30%。業績考核目標以2017年歸母淨利潤為基數(2.37億),2018-2020年增長率分別不低於50%(3.55億)、65%(3.91億)、80%(4.27億)。從公司股權激勵的要求看,公司對未來業績信心很強,高管和核心管理人員激勵到位,綁定管理層利益,激發管理層長期奮鬥動力。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

我們預測2018-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2.57億、14.84億、17.95億元,分別同比增32.44%、18.04%、20.97%,歸母淨利潤為3.62億、4.57億元、5.55億,分別同比增長52.75%、26.15%、21.33%,每股EPS為0.98元、1.24元、1.51元,對應目前股價PE分別為38.19X、30.27X、24.95X。考慮公司是我國軍工碳纖維材料及製品稀缺的量產供應商,隨著我國新型軍機更新換代、業績向上空間明確,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45元,相當於2020年PE30X。

風險提示

首發IPO解禁風險;軍工訂單交付不達預期;新型軍機列裝進度不達預期;碳纖維價格波動風險。

||##PG##||


軍民融合向深度發展民參軍空間望提升 六股受益


菲利華(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菲利華:技術創新、管理創新雙管齊下,把握下游市場發展機遇

菲利華 300395

研究機構:太平洋 分析師:馬浩然,劉倩倩 撰寫日期:2018-08-16

事件:公司發佈2018年半年報,2018年H1實現營業收入3.29億元,同比增長38.57%;歸母淨利潤0.79億元,同比增長48.90%;基本每股收益0.27元。

點評:

把握下游市場發展機遇,公司業績實現快速增長。2018年上半年,公司半導體、航空航天、光通訊石英產品銷售收入均實現增長。隨著軍改推進,公司軍品訂單呈現加速釋放狀態;同時,公司承擔軍工委託研發項目,軍用複合材料等業務將對公司的技術積累以及產線豐富帶來積極的影響。

上半年,半導體產品銷售收入增幅最大,較去年同期增長50%。公司在良好的市場環境下,積極開拓新市場、新客戶,上半年新客戶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38%,其中主要新客戶增量來自半導體領域,為公司帶來較大的業績貢獻。我們認為,受益於半導體國產化政策催化、5G商用進程以及軍工訂單逐步釋放,我們預計公司2018年下半年業績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合成石英供不應求,公司擴大產能一倍以上。為滿足持續增加的半導體石英材料訂單需求,一方面,公司積極提升合成石英材料產能,今年下半年,預計新增高純合成石英材料產量120噸(年),產能提高一倍以上;另一方面,公司對石英制碇設備進行技術升級,實現石英碇的合格率和產量的同步提升。

合成石英主要運用在半導體和光掩模基板領域,公司是國內唯一生產光掩模基板的企業,形成了從G4.5代-G8代的完整產業鏈,打破國外公司技術壟斷,未來將充分享受市場紅利。

技術創新、管理創新雙管齊下,加快技術成果轉化速度。上半年,由於石英玻璃製品輔材石墨、液氧等價格上漲,導致公司石英玻璃製品毛利率下滑3.6%,降為25.95%。石英玻璃材料毛利率52.35%,維持在相對穩定水平。銷售費用由於運費成本的增長同比上浮36.03%,管理費用由於攤銷限制性股票費用及研發投入增加同比上浮46.65%,由於匯兌損益影響,財務費用為公司帶來355萬的收益,總體來說,三費佔營收比重同比略有下降。技術創新。為保持公司在技術上的優勢,公司積極加大研發費用的投入,上半年公司研發費用投入高達206.75萬元,同比上漲29.35%。公司高性能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研發和中試生產進展順利,未來新業務有望成為公司重要的業務增長點。電熔石英產品經過研製,引進設備,預計今年年底和明年初也會投產,屆時將擴大公司石英產品品種,提高公司綜合競爭力。

管理創新。公司積極調整管理機制,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統,著力員工績效管理等等,通過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提高公司運營效率,降低公司管理成本。我們認為,公司目前處在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上,持續的研發投入能提高公司長期的競爭力,管理模式的改革有助於提升成果轉化速度,在行業競爭不斷加劇的背景下,公司能夠保持持續的市場競爭優勢。

盈利預測和評級。公司未來將持續受益於光通訊、半導體產業的高景氣度,航空航天產業對高端石英纖維材料的需求量也將不斷增長。我們繼續堅定看好公司未來發展前景,預計公司2018年~2020年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71億元、2.27億元和2.93億元,EPS分別為0.57元、0.76元、0.98元,對應當前股價的PE分別為28倍、21倍、16倍,維持“買入”的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光通信、半導體等下游需求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軍工訂單釋放不及預期。

||##PG##||


軍民融合向深度發展民參軍空間望提升 六股受益


景嘉微(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景嘉微動態研究:業績穩定增長,“護城河”優勢逐步釋放

景嘉微 300474

研究機構:國海證券 分析師:馮勝 撰寫日期:2018-08-13

業績穩定增長,主營業務競爭力強。7月13日,公司發佈2018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5800-6800萬元,同比增長4.12%-22.07%,該業績成果源於圖形顯控領域和小型專用化雷達領域產品銷售的持續增長。自2016年上市以來,淨利潤同比增長率保持在10%-20%之間,經營業績較為穩健。公司乘國防信息化政策東風,依託軍用圖形顯控和小型專用化雷達兩大領域的累積優勢,縱向上深耕GPU芯片技術,橫向上開拓民用市場;此外,引入大基金奠定了在國內GPU市場的領先地位。多重優勢有望逐步顯現。

國防信息化產業邁入加速發展階段,兩大主業受益明顯。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的報告顯示,未來10年我國軍用新機需求量超過3000架,航電系統佔軍機研製成本的30%-40%左右,顯控系統屬於航電系統的核心,一般每架軍機配備1-2套顯控系統,全生命週期內需更換3次顯控設備,增量與存量市場空間廣闊,公司圖形顯控產品市佔率高,長期業績得以保障;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2025年我國軍用雷達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73億元,年複合增速高達11.5%,公司專注於研發小型專用化雷達的核心組件,產品技術附加值高,自上市以來對總營收的貢獻比例從9%上升到16%。

新款GPU按計劃流片,先發優勢進一步鞏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壁壘的突破,全球GPU市場表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今年上半年,美國AMD公司淨利潤達到1.97億美元,同比增長363%;GPU國際巨頭NVIDIA公司一季報披露的淨利潤達到12.44億美元,同比增長145%。公司是國內GPU市場的優質標的,其自主研發的JM5400率先實現了軍用GPU國產化,未來或將逐漸擺脫對AMD公司M9芯片的依賴,待新款GPU流片完成後將繼續強化這種優勢。此外,隨著支持OpenCL的民用高性能GPU技術的攻破,產品有望在黨政軍系統及其他基礎行業實現應用,潛在空間大。

打開民用通用類芯片市場,有望構建業績增長又一極。順應新興消費電子市場龐大的芯片需求,立足在芯片設計領域的研發技術和研發經驗,公司大力開發短距離通信芯片、音頻芯片和Type-C接口控制芯片,推動芯片研發設計上的軍民融合式發展。目前公司已有收音芯片實現量產,出貨量保持高速增長,處於推廣和優化階段的MCU、Type-C等芯片也積累了一定客戶,2017年芯片業務合計貢獻營收1725萬元。隨著市場的進一步開拓,通用類芯片業務將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客戶集中度高的問題也將得到緩解。

國家集成電路基金入股,提升長期競爭力。公司定增擬募資總額不超過11億元,資金主要用於“高性能通用圖形處理器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和“面向消費電子領域的通用類芯片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大基金的強勢入股,一方面能夠推動實施公司產業轉型升級的總體戰略,提升各產品線研發和生產的能力;另一方面,這體現了行業對公司技術的認可,使公司的個體發展融入到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振興的大格局中。

維持公司“買入”評級。基於審慎性考慮,增發未完成前,暫不考慮其對公司業績及股本的影響,預計公司2018-2020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44億元、1.82億元、2.37億元,對應EPS分別為0.53元/股、0.67元/股、0.88元/股,按照最新收盤價47.15元計算,對應PE分別為89、70、54倍。公司是國內GPU產業的優質標的,多重“護城河”優勢正逐步釋放,未來業績增長值得期待,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客戶集中度高的風險;自主可控GPU存在新進入者競爭的風險;通用類芯片研發進度不及預期;募投項目投資進展不及預期;公司定增實施的不確定性風險。

||##PG##||


軍民融合向深度發展民參軍空間望提升 六股受益


瑞特股份(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瑞特股份:供應鏈配套級別提升,受益於艦船加速列裝

瑞特股份 300600

研究機構:廣發證券 分析師:胡正洋,趙炳楠 撰寫日期:2018-09-19

公司是船舶電氣與自動化系統專業供應商。上半年受民船行業低迷、軍品訂單還未確認收入的影響,營收有所下滑,利潤基本持平,略低於預期。 配電及自動化系統是船舶的重要配套設備,佔船舶整體價值比較高。配電系統的功能是將電能合理地在各負載間分配,並保證連續性和穩定性,對於軍艦的武器、雷達系統等負載很重要,約佔船舶整體造價的4%;機艙自動化系統可避免船員判斷和操作失誤,減輕船員體力消耗,提高軍艦作戰能力、減少操作人員,約佔船舶整體造價的7%。

解放軍艦船處於加速列裝期,船舶配電及自動化市場空間廣闊。解放軍處於遠洋化轉型關鍵階段,新型艦船處於加速列裝期。我們預計2018-2025年,軍船配電系統總市場空間可達280億元,軍用船舶自動化系統市場空間可達490億元。 公司已具備系統配套集成的能力,供應鏈地位上升。目前公司在系統配套集成方面已具備了船舶配電系統集成、船舶機艙自動化系統集成的能力,正從配套設備加工商向系統集成商轉變。公司堅持研發投入,率先研發並推出6kV以上船用中壓配電板,打破了國外壟斷,目前已在電力推進軍輔船、石油平臺等項目上得到應用,把握未來船舶配電行業向中壓發展的趨勢。

實施股權激勵,優化公司激勵制度。公司股權激勵計劃的解鎖業績條件為以2017年淨利潤為基數,2018-2020年扣除股份支付費用的淨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於15%、25%和35%,彰顯對未來發展信心。

投資建議:公司是軍用配電設備和自動化設備核心供應商,具備系統集成能力,訂單價值量有望提升。預計2018-2020年公司的收入為4.57/5.13/5.8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0%、12%、15%;考慮股權激勵股份支付費用後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00/1.09/1.52億元,對應當前股價的PE為30/27/20倍。若不考慮股份支付費用影響,預計2018-2020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24/1.45/1.7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5%、17%、20%,對應當前股價的PE為24/21/17倍。考慮到公司船舶配電產品的成長空間,首次覆蓋,給予公司“謹慎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未來軍費增速可能低於預期致使裝備採購費用總額下滑;軍艦研發、採購具有不確定性,可能影響配套企業的業績。

||##PG##||


軍民融合向深度發展民參軍空間望提升 六股受益


航天長峰(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航天長峰:三大主業發展穩定,併購成果未來可期

航天長峰 600855

研究機構:中泰證券 分析師:楊帆 撰寫日期:2018-09-03

事件:公司發佈半年報,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31億元,同比增長3.08%;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為-555.65萬元,同比降低4571.11%;新籤合同額實現10.91億元,同比增長43.33%。公司將2017年利潤分配預案調整為不分紅,不轉贈,不送股。同時,2018年中期的利潤分配預案為:預計每10股擬派發現金紅利0.088元。

歷經多次資本運作,公司目前聚焦安保、醫療、電子信息三大主業。目前公司產品涉及平安城市、安保科技建設、應急反恐、國土邊防、公安警務信息化、安全生產監管、醫療器械、醫療信息化、手術室工程、特種計算機、紅外光電產品等多個業務領域。為了進一步集中資源發展主業,提升自主技術、自主產品比重,對於非核心業務進行調整,公司於4月27日審議通過公開掛牌轉讓所持有的北京市北科數字醫療技術有限公司全部股權事項。2018年,公司三大主業收入集中度繼續保持在99%以上。我們認為,2018年公司將繼續聚焦三大主業,實現板塊總體業績穩定增長。

上半年利潤繼2017年繼續下滑,新增合同額同比增長四成或

對後續業績形成支撐。2014-2016年,公司營收增長勢頭良好,2016年歸母淨利潤首次超過5000萬大關,同比增速高達97%。2017年公司由於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增加導致利潤大幅下滑超過八成。2018年上半年利潤繼續下跌的主要原因有:1)財務費用增加:銀行借款增加,利息支出上升導致財務費用同比增長71.56%。2)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同比減少61,956.69%:公司上半年收購子公司支付收購價款。3)研發支出同比增長71.63%:“航天長峰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研究院”正式掛牌成立,公司以研究院為抓手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報告期內,新籤合同額達到10.91億元,同增43.33%,區域營銷網絡高效協同。我們認為公司訂單情況保持良好,預計將對後續業績形成一定支撐。

外延併購拓展產品佈局,協同主業提升盈利能力。在資本運作方面,充分發揮上市公司資本運作平臺作用,結合公司發展戰略,圍繞主營業務產業鏈開展收併購工作。報告期內,公司通過增發A股募集資金1.27億元分別收購柏克新能(現名為“航天柏克”)、精一規劃(現名為“航天精一”)51%股權。現已完成航天柏克、航天精一資產交割、工商變更。航天長峰控股子公司航天柏克近日與中國鐵塔簽訂鋰電池設備採購合同,總價20532萬元。通過本次重組,航天柏克的電源系列產品和航天精一的警用地理信息系統產品及服務,將補充航天長峰在安防領域的產品短板。此外,將推動公司由系統集成商向產品提供商、運維服務商轉變,優化商業模式,從而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航天科工集團整體資產證券化率較低,公司作為航天科工二院控股的唯一上市公司,平臺價值凸顯。公司控股股東為航天科工二院,截至2018年半年報數據,航天科工二院控股比例34.99%。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的第一次會議的召開和國防科工局啟動首批41家軍工科研院所改制,彰顯了上層對於軍工改革的決心,院所改制和軍民融合加速推進。在各大軍工集團中,航天科工集團的整體資產證券化率目前處於較低水平,不足25%,相較於中國電子、中航工業、兵器裝備等軍工集團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在這種背景下,我們認為公司作為航天科工二院控股的唯一上市公司,平臺價值凸顯,有望受益。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0.11、0.12、0.13億元,對應每股收益分別為0.03、0.03、0.04元/股。公司8月29日收盤價11.25元,對應2018動態PE約375倍,高於可比公司估值。但考慮公司作為航天科工二院控股的唯一上市公司的平臺背景,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研發進展不及預期、國家政策風險、市場競爭加劇、估值偏高風險。

||##PG##||


軍民融合向深度發展民參軍空間望提升 六股受益


四創電子(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四創電子:中標大額項目,業績再獲支撐

四創電子 600990

研究機構:國海證券 分析師:譚倩 撰寫日期:2018-10-10

事件: 四創電子發佈項目中標公告:2018年10月8日,公司收到合肥市政府採購中心發出的《中標通知書》:通知公司中標“合肥市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示範城市項目暨合肥市視頻監控系統(二期)建設項目”,中標價款為人民幣636,665,529.00元。

投資要點: 中標大額項目,業績再獲支撐。公共安全是公司主要業務之一,2017年實現收入16.07億元,佔總收入的比例為31.78%。本次項目中標金額約6.4億元,達到2017年板塊收入的39.82%。根據招標資料顯示,項目需要在合同簽訂後的6個月內建設完成,按照智慧城市業務完工百分比的收入確認方法,合同簽署後有望對公司今年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業績多輪驅動,全年有望保持增長。公司毛利主要由雷達業務、公共安全業務以及能源業務貢獻。雷達業務市場環境改善,公共安全業務持續保持增長、電源業務穩中有增。根據公司披露,半年報在產品投入增加帶來的存貨同比增加10.18%,預示產品需求向好,公司全年業績有望繼續保持增長。

子集團上市平臺,資產注入預期增強。公司是中電科博微子集團上市平臺,子集團包括8所、16所、38所以及43所,隨著子集團工商註冊的完成和領導班子的就位,子集團開始有序運轉。在資產證券化的大趨勢下,公司獲得資產注入的預期增強。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維持增持評級。公司中標大額項目,彰顯競爭力的同時預示市場向好。預計2018-2020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58億元、3.19億元以及3.88億元,對應EPS分別為1.62元、2.01元及2.44元,對應當前股價PE分別為25倍、20倍及17倍;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1)項目合同落地不及預期;2)公司盈利不及預期;3)資產注入不及預期;4)系統性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