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介衆生相:除非餓得爬不起來上班 不然不會辭職

從來沒有一個行業是容易的,房地產中介也不例外。

2017年3月,連續兩次樓市調控政策席捲廣州,調控力度堪稱史上最嚴。這場醞釀已久的“限購風暴”依然讓很多人措手不及。有人買房夢一夜破滅,有人因首付突增而使得生活擔子更沉重,有人因沒來得及網籤嚎啕大哭.......

除了購房者,中介的去向也備受外界關注,甚至有人說:“他們要完了。”

广州中介众生相:除非饿得爬不起来上班 不然不会辞职

據有關媒體報道,去年的“317”新政後,廣州環市東路區莊附近的中介店在一週內連續關閉了三家;五一黃金週一向是中介們“數錢數到手抽筋”的傳統旺季,但新樓盤旁早已沒了昔日中介紛紛舉牌、人頭躦動的場景......

時間一晃,“317”、“330”新政已經過去一年多。而根據樂居統計的數據,廣州今年上半年(1.1-6.28)的一手網籤套數為37008套,比2017年還要少近1.4萬套,處於近5年來倒數第二的低位

广州中介众生相:除非饿得爬不起来上班 不然不会辞职

二手方面,2018上半年廣州(不含南沙、從化)二手住宅網籤42024宗,環比微跌0.3%,但同比大跌36.1%。

樓市復甦似乎遙遙無期,房地產中介們似乎走到一個十字路口:該在原地思考去向?該留?該走?我們不得而知。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或許能從中找到答案。

1

“因為別的公司降了4千中介費 我被跳單了”

24歲的小娣是2017年底才入職合富,被問到為什麼選擇做地產中介,她不假思索地說道:“我大學的專業就是房地產經營與估價,當初還沒畢業就已經在房地產中介公司實習過三個月,覺得自己在這方面有些經驗了,後來畢業了就直接選擇進這一行啦。”

每天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半是小娣的工作時間,月休4天。讓人感到疲累的,除了將近12小時的工作時間,還有每天重複枯燥的工作內容。

“我現在每天工作就是覆盤、接業主,每天客戶回訪、新客戶開拓以及約有意向的客戶看房,每天得打上百個電話。”小娣機械地說出這句話。

广州中介众生相:除非饿得爬不起来上班 不然不会辞职

儘管工作是枯燥的,但小娣並沒有敷衍了事。“做我們這行的,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客戶的時間都是很寶貴的,所以自己要做到‘心中有盤’。客戶提出他的要求時,你就要立馬想到哪些盤可能是他需要的,帶客戶看房最好還要準備多個候選盤源給客戶看,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中盤的幾率。”

但有些東西,不是你認真去做就會有回報。即使每天拖著疲憊的身軀上班拉客戶,小娣也從來沒有怨言。真正讓她心寒的是,那些不分青紅皂白就去刁難她的客戶。

“其實人本身就是自私的,他們會覺得你中介賺很多,一直在騙他坑他,每說一句話好像都是騙人,所以會導致你自己付出努力,最後不但得不到任何東西,還被人鄙視一頓”

“有時候被客戶刁難得自己走在路上都會想哭,但我是個報喜不報憂的人,遇到困難寧願自己憋在心裡一個人難受,也不會打電話給爸媽哭訴。”小娣聳了一下肩。

但是,更加打擊人的還在後頭。

有一次,我帶一對外地母女買房,她們對廣州不熟悉,但對房子的要求很細。

她們要求樓層還有房號不能帶不吉利的數字、陽臺朝向不能朝東。於是我確認這個樓盤符合所有條件才帶她們去看房,她們也挺滿意,但表示要跟家裡人商量一下。

接下來幾天我又分批帶了她們的家人去看房,來來回回耗費了幾天時間。就在我以為我能拿下這一單的時候,對方卻在其他公司成交了,原因是那家公司願意降4000塊中介費。

很多同事都讓我看開點,跳單、反價等這種事情是經常遇到的。但第一次遇到這種事讓我很受打擊,重點不是我少賺了錢,而是那種信任感的缺失讓我感到很失落

工資方面,小娣稱目前她的收入還沒達到理想中的水平,拿著“死的”2000元底薪+提成,收入不好的時候只有3000多元,好的時候一個月能拿到一萬多。每月扣除房租、水電費、伙食費還有各種雜七雜八的費用等等後,真的可以說是所剩無幾了。

“女孩子都很愛美,但我這兩個月都沒有買過新的衣服和化妝品了。”

被問到未來是不是還會從事房地產中介這個行業,小娣坦言她爸媽覺得做中介很辛苦,還總被別人誤解,希望她回老家找份安穩的工作。但小娣沒答應,她還是想堅持自己的選擇。

2

“從政府機關跳到中介公司 我現在很有成就感”

今年33歲的阿周,已經入行5年多了。

阿周畢業後就考到了政府機關單位,像很多年輕人一樣,阿周覺得這樣按部就班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於是就萌生了辭職的想法。

至於為什麼要選擇做房地產中介,阿周的理由也是“簡單粗暴”:“我身邊有人做這行,看他們賺得多,於是我也豁出去做中介啦。”沒想到,這一“豁出去”,就是5年多。

广州中介众生相:除非饿得爬不起来上班 不然不会辞职

與大多數中介一樣,阿周也是過著“朝九晚九”的生活,但比其他人幸運的是,他的工資已經從一開始的每月三四千升到現在的每月一萬多了。“業績好的時候,我還能拿到更多”,阿周笑著說道。

但其實,阿周這一路走來也並不是一帆風順。

以前剛入行的時候,什麼經驗都沒有,就去了一家小公司賣商鋪,類似開發商的分銷那種。每天開早會就是聽勵志雞湯,開完早會後就開始打電話,打幾十個電話可能只有一個人願意搭理我。

下午厚著臉皮去售樓部那邊圍著客戶轉悠,搭訕客戶並索要客戶電話,看能不能約到其他代理的樓盤。因為客戶已經看了這個盤,成交了也不能算是我們的。所以無論這個盤好不好,都勸他不買,只有轉到其他盤成交了我們才有提成。

有時我也會假裝自己是業主,打印一些寫著門面急售的紙貼到門面上,客戶有意購買就會打電話過來,這樣就收集多了一個客戶的號碼。

反正就是這樣,對客戶連哄帶騙的,不管商鋪是不是適合他,就是為了開單。幹了一年多,覺得這樣的做法沒有做到對客戶坦誠相待,我就辭職了。

離職後,阿周進了一家規模比較大的中介公司,有了'“師傅”帶著,阿周更加意識到自己以前的公司有多“坑”。

入職新公司後沒多久我就開單了。這個客戶當時和他懷孕了的老婆一起來看房。剛好當時我的妻子也懷孕了,月份差不多,所以和客戶特別有共同語言。這使得我的業務進展得很順利,帶他們看房了幾次,也看中過幾套房子,但最終談判沒成功。

後來在我的建議下,他們看中了另一套房子並最終定了下來,這套房子從過戶到網籤這幾個月時間就漲了不少錢,這讓我第一次真正體會到了從事這個職業帶來的成就感。

最後,阿周表示他對廣州房地產市場前景還是看好的。隨著他的事業漸入佳境,阿周對自己的工作也很有成就感,會一直繼續從事這個行業。

3

“除非餓得爬不起來 不然不會辭職”

來自四川的小凌,高中畢業一直零零散散打過幾份工,直到2016年開始入行做中介。

“美女,加個微信吧,我保證不會群發廣告騷擾您的,您有買房的問題可以諮詢我”,那天他頂著廣州34℃的高溫,在地鐵2號線黃邊站派著樓盤傳單。

絕大多數人都是擺擺手,行色匆匆地走入地鐵。有時候也會有人順手接過傳單,這時小凌就馬上掏出手機,詢問是否能加個微信,但得到的答覆多數是:

“派單是最直接的找客方式,客戶能接住你的傳單說明你距離成功又近了一步,能加到微信就離賣出一套房不遠了!”小凌樂呵呵地說道。此時,他的襯衫已經被汗水浸溼了。

2016年,是廣州房地產市場最火的一年。那年廣州一手住宅網籤成交13萬套,相當於每個月都能賣出1萬多套房子。在這個背景下,小凌在幾個老鄉的遊說下入了行。

小凌回憶道,當時老鄉說,做地產就是

“幫人幫己”,你幫客戶找到合適房子的同時,自己也能賺一大筆。但事實上,2016年的房地產市場是很火,但競爭也不少。

加上小凌是剛入行的新人,一沒經驗二沒人脈,眼看著其他中介帶著一批又一批的人去看房,小凌還是隻有幾個散客拿在手,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停地打電話打電話

兩年過去了,小凌的事業還是不溫不火。“其實做地產的還是挺心酸的,有時候窮得只能吃個饅頭,有時候開單了,就去吃個酸菜魚,就還蠻開心的”,他苦笑著繼續說道:“沒有業績的時候我常常睡不好覺,被客戶罵算得了什麼,開單對於一個銷售來說才是尊嚴,沒有單就會被淘汰。”

广州中介众生相:除非饿得爬不起来上班 不然不会辞职

最慘的時候,小凌好幾個月沒開過單,僅拿著2000元的底薪,還得支付1500元的房租、吃飯、帶客看房的交通費等,那時候的他欠下一屁股的債。

而當被問到在目前廣州限購的環境下,有沒有想過辭職或者轉行,小凌無比堅定地說:“廣州的房價,普通老百姓還接受不了咧,限購就限購,我去賣不限購區域啊,有人就會有市場。我沒有想過辭職,除非餓得爬不起來去上班。”

4

“我入行7個月而已 零底薪全靠佣金過活”

純子,入行七個月,零底薪,收入全靠業績。

將近凌晨12點,純子還在外面和公司的夥伴、“老大”在水療城做著水療看電影。“上個月我和同事跟老大打賭贏了,我們五萬業績達標,老大請我們吃夜宵和做水療呢!”純子開心地說道。隨後,她又在朋友圈發了一些現場圖片。

一般情況下,純子都是忙到九點多才下班,然後跳過晚飯,和同事直奔大排檔吃夜宵。她似乎過慣了這種“食無定時”的工作生活。

她做中介一行還不是很久,只有7個月,但她還是對未來充滿信心,相信以後客源會越來越多,也會越做越好。不過她也坦誠這一行並不好做,銷售的人員流動性太大,做這一行的一般男生都不一定堅持下去。然而當初她一個人還是堅持到現在了,並繼續打算做下去。因為這一行的壓力大,不穩定因素也高,她還開玩笑說幹這一行的男生都容易禿頭,掉頭髮。

“你說工資嗎?我跟你說我現在是沒有底薪,零底薪,全靠業績。”她說道。沒有底薪,所以佣金提成就是純子主要的生活來源,這對不少人來說都是挑戰,但她還是很享受這樣的模式。

广州中介众生相:除非饿得爬不起来上班 不然不会辞职

經常都會看到網上有人問

“我是一名房產中介,X個月沒開單,還要堅持下去嗎?”

但事實上,通過真實接觸中介人群

會發現他們很少有辭職的想法

“一手樓沒人買,就跑二手樓

二手樓也不行,租單總有吧”

這是他們常說的一句話

不管怎麼樣,存在即合理

希望每個中介到最後都能找到適合自己路

*實習生肖欣、雷紅霞對本文亦有貢獻

新聞加點料

廣州樂居

微信號: guangzhouhouse

樓盤信息搜索|發樓盤名稱查詢詳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