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黨的領導力的鍛造邏輯

中國共產黨作為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如何鍛造黨的領導力,提高黨的領導水平,這是關係到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的重大課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把中國共產黨領導上升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高度,並把“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作為“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的重要條件,給我們在新時代鍛造黨的領導力指明瞭方向。

一、新時代需要強大政黨

共產黨的領導是無產階級事業勝利的根本保證。沒有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就沒有國際無產階級運動,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都十分重視共產黨的作用。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論述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性質和共產黨的使命。列寧在領導俄國革命中率先提出了“工人階級的領導權”概念,論述了政治領導權思想。鄧小平在領導中國改革開放中把“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納入四項基本原則,提出了“實施正確的和有效的領導”問題和“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思想。這些思想為我們堅持黨的領導提供了理論依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飛躍,進入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時代。面對13億多人口發展中大國現代化的新要求,面對21世紀社會主義發展的新階段,面對世界人民對人類文明的新期待,中國共產黨不能僅僅滿足於做一般的執政黨,必須有更高的要求。2016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審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方案時明確提出:“我們黨要搞好自身建設,真正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一個政黨。”中國共產黨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優越性,向世界提供“中國方案”,展示中國道路。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現偉大夢想,必須建設偉大工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雖然基本解除了社會主義的貧困危機,但是還面臨著強國危機。當前,改革進入深水區,亟待解決發展起來後的新矛盾新問題;中國國力的快速崛起也引起了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的不適應,亟待破解各種所謂的“陷阱”。新時代的新任務和新矛盾,決定了我們只有建設強大政黨才能領導偉大斗爭,只有進行偉大斗爭才能建設強大政黨。我們要敢於和善於自我革命,旗幟鮮明地反對特權和各種腐敗現象;敢於和善於堅持“四個自信”,旗幟鮮明地反對西方所謂的憲政思潮,確保實現建設世界強國和世界強大政黨的目標。

二、強大政黨強在領導力

一個政黨是否強大,主要不在於規模大小和資源多少,根本在於領導力的強弱。只有具備強大的領導力,才能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和凝聚力,才能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

所謂領導力,就是一個主體對其他主體實施吸引、號召、影響、團結的功能。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力是黨獲得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持的功能,體現了黨的權威和人民群眾對黨的認同關係。毛澤東曾經說過,“所謂領導權,不是要一天到晚當作口號去高喊,也不是盛氣凌人地要人家服從我們,而是以黨的正確政策和自己的模範工作,說服和教育黨外人士,使他們願意接受我們的建議。”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取得勝利,之所以能夠比以往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所以能夠為人類提供獨具特色的“中國方案”,引領時代發展,根本就在於具備了強大的領導力。

中國共產黨是具有領導黨和執政黨雙重身份的政黨。其領導黨身份根源於無產階級先進性,根源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密切相關,而執政黨身份則是奪取政權後的結果。因此,建設強大政黨,根本上就是提高黨的領導力,以黨的領導力建設統領執政能力建設,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寓於黨的領導力建設之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黨著眼於長期執政,建設強大政黨,必須把執政能力建設和領導力建設結合起來,通過領導力建設,使黨在人民群眾的擁護、支持和追隨中凝聚起中華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三、重點提升政治領導力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力是由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等要素組成的系統。其中,政治領導力是黨的領導力的核心要素,體現黨的性質、宗旨、目標,和思想引領力一起決定著黨的方向、價值和靈魂;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影響著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公信力和執政合法性。

鍛造黨的領導力,要堅持以政治領導力為重點和統領。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的方向和效果。我們黨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發揮政治優勢,強化政治定力,用政治領導力規範和約束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用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保障和支持政治領導力,進而使黨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提升黨的政治領導力,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四個自信”,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政治領導貫穿到治國理政的各個方面和一切過程。要堅持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以黨章為根本遵循,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

提升黨的政治領導力,必須堅持人民民主的價值導向,勇於自我革命,接受人民的評判。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評判各級領導幹部趕考成績的閱卷人。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把民心作為最大的政治,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自覺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四、加強幹部的領導能力

黨的幹部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執行者,是推動黨的事業發展的“關鍵少數”。毛澤東同志說過,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性的因素。全面從嚴治黨,關鍵是要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因此,黨的領導力以領導幹部的領導能力為基礎,鍛造新時代黨的領導力就必須提升領導幹部的領導能力。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提出了“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的要求。提出了“八個本領”,即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五個過硬”,即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習近平總書記還對政治過硬進行了解釋,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在思想政治上講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在行動實踐上講維護黨中央權威、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領導幹部加強領導能力,必須做到努力學習。只有學習,才能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預見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同志一定要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領導幹部要原原本本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個看家本領,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只有以歷史唯物論和唯物辯證法為指導,樹立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才能有效學習各類知識,形成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

領導幹部加強領導能力,必須做到深入實踐,堅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一是要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實踐進行調研,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把創新作為解決問題的基本手段,形成解決特殊矛盾的科學決策。二是要有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定力和毅力;不迴避矛盾和困難,要有擔當精神,奉獻精神,苦幹實幹,幹在實處,走在前列。三是要加強班子團結,處理好民主與集中、局部與全局的關係;要堅持打鐵必須自身硬,放下架子,融入到人民群眾中,與人民群眾擰成一股繩,使全社會形成一盤棋。

(作者系省委黨校教授、法學博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