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房地產稅,專家的這六個觀點透露很多

關於房地產稅,日前在杭州舉行了一次地產企業高峰論壇,許多企業專家對此問題進行了溝通和交談。在會上,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對此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深入分析了該問題。

關於房地產稅,專家的這六個觀點透露很多

第一,看今年這方面的動態。

要特別強調的是,今年"兩會"上,本來有一個可以稱之為在中國改革過程中史無前例清晰的官方信息,使大家感受到有關部門已經在考慮年內啟動這個立法了。具體時間段,包括在今年剩下的幾個月時間裡是"5年內",拖到後面的4年裡也都是"5年內",實際上已把這個事情從一個短期內感覺要做的事情,推展到是在中期、甚至長期才能具體啟動立法的這樣一個選擇了。

第二,假設啟動了一審,會怎麼做?

一定要徵求社會方方面面的意見。這個稅收早已引起了廣泛關注,已經有多少輪的社會熱議,到開聽證會時候,是大家一起來聽取聽證會上各派觀點的論據,那就不能是咱們網上看到的那些跳腳罵人的情緒化宣洩了,一定是要把自己的主張、思路、意見建議的要點,儘可能地以說理的方式,力求令人信服的方式表達出來。

第三,假設最終審議通過了,將是個什麼樣的執行情況?

現在已明確的原則,是充分授權,分步實施。"充分授權"指的是中央向地方政府授權,充分授權地方以後,分步實施,就是大家不用齊步走,地方自己決定轄區之內是不是馬上啟動,或者等以後再講。

關於房地產稅,專家的這六個觀點透露很多

第四,為什麼對大家都關心的這個重要立法問題,中央要求加快,它卻總是不如意?

顯然這個稅牽動千家萬戶,觸動既得利益。在專業人士所稱的稅收必然產生公眾對它的厭惡這方面,它是最明顯的。它是一種直接稅,"稅收厭惡"在直接稅的表現上,涉及的不光是流量,還涉及存量,涉及大家特別看重的恆產。

第五,那應該怎麼辦呢?還是要推動理性的交流討論,進一步澄清一些疑點。

雖然這個稅是勢在必行,但我們不能照搬美國最典型的普遍徵收模式。那樣徵稅的成本確實很低,效果好,但是在中國國情之下社會難以接受,必須考慮處理非常棘手、非常複雜的免稅部分,也就是所謂"第一單位扣除"的問題。

第六,房地產稅未來的影響。

理論上講,第一,房地產健康發展方面會起壓艙促穩的作用。第二,優化中國的收入再分配和財產配置再分配。第三,會配合政府職能轉換。第四,會倒逼中國的民主化和法治化。

這些未來的影響,是理論上所說的至少四大方面。

關於房地產稅,專家的這六個觀點透露很多

中國的稅收制度改革勢在必行,中央已經決定要調高直接稅比重,所以,房產稅註定是逃不掉的,只是這次涵蓋面積之廣,所要處理的之多,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挑戰。作為群眾應該用更積極的態度對待這次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