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生物:醫藥需求剛性 預計增長保持穩健

閆天一

申萬宏源

2018年三季報醫藥板塊內企業經營業績持續分化。我們對覆蓋的42家主要醫藥板塊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進行預測,其中:歸母淨利潤增速超過50%的有藥明康德、樂普醫療、長春高新、仙琚製藥、泰格醫藥、智飛生物、健帆生物等7家;歸母淨利潤增速30%~50%的有益豐藥房、通化東寶、愛爾眼科、通策醫療、康弘藥業、片仔癀、葵花葯業、安圖生物、柳藥股份、一心堂等10家;歸母淨利潤增速20%~30%的有恆瑞醫藥、華東醫藥、瑞康醫藥、魚躍醫療、恩華藥業、邁克生物、鷺燕醫藥、嘉事堂、中國醫藥等9家;歸母淨利潤增速在0~20%的有國藥股份、上海醫藥、大參林、老百姓、東阿阿膠、雲南白藥、天士力、華蘭生物、迪安診斷、復星醫藥、信立泰、信邦製藥、科華生物、凱利泰、國藥一致等15家,覆蓋公司中預計尚榮醫療歸母淨利潤增速下滑。

局面穩中有變,分化趨勢明顯。醫藥行業基本面持續向好,受醫保局的成立、腫瘤藥增值稅率大幅下降、全國帶量集採試點、加速推動創新藥醫保支付等政策的影響,醫藥板塊分化走勢還在繼續。2018年1-8月醫藥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3.8%(2017年同期增速11.7%),利潤總額增長11.4%(2017年同期增速18.3%),基本面持續穩中有升,公募基金醫藥配置倉位相對合理,醫藥板塊2018年市盈率26.73倍估值處於合理位置。

板塊表現回顧:2018年年初至今醫藥板塊收益-20.6%,表現排名第6,跑贏大盤7.4個百分點。目前醫藥板塊2018年市盈率26.73倍,扣除金融服務前後,醫藥板塊分別相對市場溢價106%、50%。

政策催化流量加速變現,給予確定性溢價。近期藥改政策催化主要體現在“提速”:藥品優先審批政策使得創新藥上市更快,利好研發龍頭企業,使得人才儲備變現提速;醫保支付中定價+支付一體化,未來醫保目錄有望動態調整,加速創新藥進醫保,使得患者流量變現提速。年初至今,漲幅較高的龍頭公司如愛爾眼科、恆瑞醫藥等業績並沒有大幅超預期,主要為估值的提升,體現出市場願意給有長邏輯、確定性強的醫藥公司估值溢價。

投資策略:醫藥需求剛性,緊抓龍頭,重點關注業績確定性強、優質成長的個股。我們核心推薦以下標的:(1)創新藥研發平臺:藥明康德、恆瑞醫藥、天士力、復星醫藥、麗珠集團、科倫藥業;(2)醫保目錄受益標的:華東醫藥、通化東寶、恩華藥業;(3)不受政策影響的可選需求:長春高新、智飛生物、片仔癀、雲南白藥、東阿阿膠;(4)高端醫療器械研發平臺:樂普醫療、魚躍醫療、安圖生物;(5)優質醫療服務:愛爾眼科、通策醫療、美年健康、國際醫學;(6)連鎖藥店:益豐藥房、大參林、老百姓、一心堂;(7)業績逐漸回暖的醫藥商業:上海醫藥、國藥股份、瑞康醫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