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房鬧」到「空置稅」:房價到底是垂死掙扎,還是觸底反彈?

今天,又一個有關房產的新聞觸動了公眾敏感神經,某權威部門負責人提出可以徵收“空置稅”,並順帶提出了房產稅的4個應有稅種:消費稅、流轉稅、空置稅、物業稅。又一次引發了人們的猜想……

從“房鬧”到“空置稅”:房價到底是垂死掙扎,還是觸底反彈?

聯想到前段時間兩個截然相反的新聞,一方面是多地房價斷崖式下跌引發前期已簽約業主“房鬧”;另一方面是地產大佬萬科前段時間很火的“活下去”年會被反裝,實為抄底式的大規模調整。

人們有些不確定,這些毫無規律的事件是否有聯繫,房價未來到底要怎麼走?

其實這些事情都是同向的。

先說“房鬧”的事情,很多房產突然折價甩賣,那原有用高價買房產的人自然心有不甘,但商品買賣本來就是你情我願,特別是針對一些企圖囤房、炒房的人,有低價買高價賣的時候,就有看走眼,高價買賠本賣的時候。

從“房鬧”到“空置稅”:房價到底是垂死掙扎,還是觸底反彈?

而當一些城市明確新入市房子若干年不準買賣的時候,就更讓那些資金套在房中的人惶恐,若干年後,鬼知道房價會變成什麼樣!

再說萬科的抄底式大規模調整,北評不是職業的地產分析師,但即便是普通人,至少能看出萬科的避險意圖。把情況不明朗的房產抓緊出手回籠資金,用有限的資金再一次抬高槓杆,收攏一批“優質地塊”(比如環京的地塊)

從“房鬧”到“空置稅”:房價到底是垂死掙扎,還是觸底反彈?


說“賊心不死”有點難聽,不過對於明眼就能看到的環京房價炒作,未來地方真的不會出臺相應政策打壓麼(比如大規模投入公租房),對於並非剛需的環京來說,這也只是一種賭而已,“活下去”未嘗不是賭徒的心態。

最後,再說空置稅,如果說消費稅、流轉稅,一定程度上確實增加了購房者的負擔,那麼空置稅顯然並非指向剛需的消費者。它的指向很明確,就是那些自以為奇貨可居的開發商和炒房者,倒逼空房抓緊入市。

從“房鬧”到“空置稅”:房價到底是垂死掙扎,還是觸底反彈?


當然,雖不是空穴來風,但空置稅的正式出爐顯然還尚早,不過就現有房產市場信息綜合來看,空置稅很可能就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也許空置稅出爐之時,就是剛需抄底之際,您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