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當前我市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的有效途徑

2017年,全國糧食流通工作會議部署了糧食流通的重點工作,提出了要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積極穩妥有序發展混合所有制糧食經濟,組建跨區域、跨所有制的糧食企業集團,開展全產業鏈經營。

什麼是混合所有制經濟呢?通俗叫法的混合經濟實際是指混合所有制經濟,它是由各種不同所有制經濟,按照一定原則,實行聯合生產或經營的所有制形式。很顯然,混合所有制改革,無疑是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的一條有效途徑。從當前我市國有糧食企業的情況看,除收儲企業近幾年由於託市糧的啟動,還能夠維持正常運轉外,其他一些國有糧食企業都是經營慘淡、舉步維艱。

一、當前我市糧食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糧食企業經營體制改革存在的問題。自國家全面放開糧食收購市場後,我市國有糧食企業在實行政企分開,消化歷史包袱,分流富餘人員,使國有糧食企業更好地發揮糧食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在實際運行中並不理想,進展緩慢,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效果,糧食企業還是在求生存中艱難運行。

二是在關停並轉、資產重組上存在的問題。糧食市場放開後,除個別糧食企業按照當時改革的要求成建制轉為民營企業,剩下的原國有糧食企業除部分職工進行身份置換後,但企業都還是純國有的獨資企業,原來計劃經濟時期的職能已經沒有了,企業無法按照過去的經營模式進行運作,只是在經營資產,而不是在經營市場。

三是企業盈利能力低,老人問題嚴重。糧食企業戶數多,規模小,負債重,效益差,缺乏經營糧食所需要的資金,採購受限制,銷售無渠道,人員嚴重老化,生產經營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這些擺在國有糧食企業面前的問題,不得不引起糧食主管部門和糧食企業的高度重視,何去何從,只有通過各種形式的改革來化解當前的矛盾,求得發展。

二、發展混合制經濟的優勢

為什麼要積極穩妥有序地發展混合所有制糧食經濟呢?筆者認為:混合所有制經濟可以為糧食企業注入新的活力,帶來新的管理模式和經營理念,可以讓現有的糧食國有企業開闊眼界,學到更多市場經濟條件下做好糧食生產經營的知識,從而更有利於國有糧食企業走出困境,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適應生存,健康發展。

(一)發展混合經濟,有利於公有資本的支配擴張。一般說來,現存的國有糧食企業,資產和資金都不大,要得到銀行的貸款也是難上加難,要想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位,必須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權,顯然,通過混合制經濟改革,可以吸納社會上的資金,通過不斷追加新的資本,擴大資本規模,無疑對搞活糧食企業起到添磚加瓦的作用。

(二)發展混合經濟,有利於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帶動力。目前我市的糧食經營企業,無論是國有還是民營的企業,在我市糧食市場上的實際控制力、影響力、帶動力都不大,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產品,也沒有叫得響的品牌,如果通過混合制改革,可以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無疑可以提高我市糧食企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發展混合經濟,有利於改善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由於國有糧食企業一直受到原來計劃經濟的影響,等、靠、要的陳舊觀念沒有徹底改變,一旦受到市場的衝擊,就無所適從,找不到出路。通過混合制經濟的改革,可以讓國有企業管理者們學會按照現代企業制度來管理企業,不至於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通過引進社會管理人才,可以讓原國有企業的人員向社會管理人才學習,向市場學習,學會運用市場經濟的手段來管理企業,以更好的適應市場要求。

(四)發展混合經濟,有利於增強糧食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通過混合制經濟改革,國有糧食企業會逐步擺脫依靠糧食政策過日子的被動局面,學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開展糧食經營。這樣就能夠提高糧食企業對市場的洞察力和適應能力,學會在糧食流通市場上摸爬滾打,從而增強糧食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三、發揮混合制經濟改革中糧食主管部門的作用

鑑於混合制經濟改革在我市糧食企業還是新生事物,作為國有糧食企業的管理部門,應該加強引導、幫助、支持、監督好混合制經濟改革。

首先是引導,要通過引導現有國有糧食企業朝著混合制經濟改革道路積極推進,要教育他們克服等、靠、要的思想,面對現實情況,充分利用現有的資產、資金和品牌優勢,尋找信得過、有門路、資金雄厚,又懂糧食生產經營的民營企業,實行混合制經濟改革。

其次是支持,要支持混合制經濟改革的糧食企業做好混合制改革的各項工作,給他們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業務指導,支持他們獨立自主地行使企業生產經營權。在購銷上幫助他們尋找適銷對路的產品,打通產品的銷售渠道。

最後是監督。混合制經濟改革在我市糧食企業改革中還是一個新生事物,畢竟沒有經驗和可供借鑑的模式參考。因此對混合制經濟實體進行監督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既要監督實體按照國家的政策法規做好糧食生產經營,又要監督好實體的資產運營情況,以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和風險。(作者單位:市糧食局)(來源:

景德鎮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