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双面人生:心地善良与心狠手辣 高宗晚年宠妃惇妃

一念之间之事甚多,荣耀与罪恶、行贿与行善、心地善良与心狠手辣等等,都是由人起主导作用的,不管对与错,无谓地辩解并不能掩盖事实的真像,或许这就是历史发展的推动力。

高宗的后宫,后来居上者甚多,有人是凭宠爱、有人是凭运气、有人是母凭子贵,《如懿传》中的高贵妃、嘉贵妃、令贵妃那一个不是费尽心机往上爬,把宫斗剧一波波引向高潮,一个下线就有另一个崛起。

她的双面人生:心地善良与心狠手辣 高宗晚年宠妃惇妃

惇妃的崛起亦颇费心力。惇妃,汪氏,满洲正白旗人,都统四格之女。1763年,她在高宗52岁时通过选秀入宫,进入红墙的她,并未像其她嫔妃那般,来了就受庞,反而是撂在宫闱无人问起,初封时也仅仅为永常在,分到了三名宫女伺候。

在那样一个以得圣宠为荣的后宫体系中,常在置于末二位,起点低、没职级的永常在,并未在追逐高位的路上折戟沉沙,反而沉淀自己,韬光养晦。试想,《如懿传》中不走心的高贵妃、不走脑的豫妃都成功上位,对于并不否定为心机女的永常在,势必要寻求突破口。

她的双面人生:心地善良与心狠手辣 高宗晚年宠妃惇妃

换个角度来说,再受宠的妃子也不比自己的老娘,崇庆皇太后在世期间,乾隆每日谕曰请安,六次南巡四次奉皇太后而行,以孝治天下。正因这一点,永常在便牢记于心,时常往返崇庆皇太后的寝宫,让崇庆皇太后先喜欢上了自已。《清高宗实录》记载的册文中有言:毓质柔嘉。禔躬端淑。迓百祥于椒殿。芳范无违。庆多福于萱庭。慈颜有喜。禔躬端淑就是侍奉崇庆皇太后给惇妃的加码。

永常在没把那么多嫔妃争宠变成战场,没在偌大的宫闱中趋炎附势地活下去,而是用孝心来笼络乾隆。对有言必遵的乾隆来说,别说是宠幸一名常在,看他凡帝游必奉母行的孝心就知永常在押对了宝。时隔近八年永常在迎来了春天,乾隆三十六年正月,侍完寝的永常在晋封为永贵人,宫女数量由原来的三人分拨为四人。乾隆三十六年冬十月,永贵人再下一城,谕、奉皇太后懿旨。永贵人汪氏。著晋封为嫔。钦此。宫女数量再增两人,变为六人,这是惇嫔地位升迁的象征。

她的双面人生:心地善良与心狠手辣 高宗晚年宠妃惇妃

种善因得善果。乾隆三十九年,29岁的惇嫔怀孕了。生于天秤座的乾隆,在木兰秋狝之时,突然知晓惇嫔怀孕,不止是喝三口水压压惊那么简单,完全是喜极而泣的状态。乾隆没想到自己竟然在64岁时还能再添子嗣,这不仅说明我乾隆精力旺盛,更深层次是大清源远流长。

九月丙寅,上自避暑山庄回銮后,为保胎象平稳,乾隆不仅要求钦天监观星象求平安,还携惇嫔祭历代帝王庙,上亲诣行礼。此后,更知惇嫔之功,晋封惇嫔为惇妃。十一月为惇妃举行了盛大的册封礼,册文中有云:庆萱幄之纯禧。能承慈眷。从册文中能够看出乾隆对于老来得子的兴奋劲。

次年正月,惇妃在翊坤宫生皇十女,即固伦和孝公主。固伦——按照大清皇家制度的规定,只有皇后所生的女儿才可以封为固伦公主。但乾隆当时对这个65岁时才得的女儿甚为关爱,不仅赋予了其她公主所没有父爱,还时常带其巡山玩水,《清史稿》中记载固伦和孝公主:“主,高宗少女,素所钟爱,未嫁赐金机轿。”乾隆对其宠爱可见一斑。

她的双面人生:心地善良与心狠手辣 高宗晚年宠妃惇妃

还有记载和孝公主有一个别号——波罗公主。只因乾隆帝对固伦完全是疼到了极致,晚年时的乾隆性情乖戾、喜怒无常而又时常训斥责罚宫中众人,但在这位公主面前他甚至不愿发火。所以,乾隆只要生气,宫人就会把和孝公主请过去,而乾隆帝每每见和孝公主都能怒气全消。

据朝鲜王朝《承政院日记》:“皇帝年来喜怒暴发, 宦寺之属, 少有差失, 辄施鞭棰, 多至百余度, 而六岁皇女, 最所钟爱, 虽盛怒之时, 见皇女则辄解, 故每当鞭棰之时, 宫人必送皇女而止之”。

然而,母凭女贵给惇妃带来了无尽宠爱,却也造就了惇妃恃宠而骄的性格。在和孝公主三岁时(1778年),其生母惇妃在自己的寝宫中因为一件无关紧要之事,活活杖杀了一名宫女,俨然成为一心狠手辣之徒。乾隆帝看在十公主的份上,仅仅是将惇妃降为了惇嫔,罚银百两作丧葬费,但却是因此事与惇嫔略显生疏,和孝公主也因此送往其它宫中抚养。

据史记载,乾隆帝虽龙颜大怒,但又疼爱和孝公主,送去其她嫔妃处后,和孝公主夜夜哭闹,乾隆只得又送回去,每逢闲下之时就到惇嫔处看望,一来二去,戴罪之身的惇嫔就再次复宠了,乾隆四十四年她复封为惇妃。

固伦和孝公主作为乾隆晚年最宠公主,他曾说:“汝若为皇子,朕必立汝储也,”可见乾隆对其爱之深十倍于她人。小编倒是觉得,如若没有此次杖毙事件,就凭和孝公主都能送惇妃再进一步,升级为贵妃或可受更多的皇恩。但历史就是历史,没有那么多可是之说。

“惇”有三种含义:①敦厚:~厚。~朴。~谨。 ②劝勉,勤勉:~诲(殷勤劝导)。~学。 ③推崇,尊重:~信明义。~任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