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

如何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

一、堅持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實施有利於促進就業的財政、稅收和金融政策,積極支持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同時,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積極發展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和各類所有制的中小企業,不斷增加就業崗位。

二、全面落實就業再就業各項扶持政策。重點做好下崗失業和企業關閉破產人員再就業工作,積極幫助"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進一步完善再就業援助制度,大力開展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活動。今年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繼續較大幅度地增加了再就業補助資金,各地方和有關部門要切實管好用好這筆資金。

三、認真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鼓勵大學生到西部就業、到基層就業和自主創業。做好離校畢業生的失業登記工作,對暫時沒有就業、生活困難、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要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範圍給予必要的生活救助。

四、認真做好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建立健全縣鄉公共就業服務網絡,為農民轉移就業提供服務。推進統籌城鄉就業試點,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大力開展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和引導性培訓,提高農民轉移就業能力和外出適應能力。大力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支持各類職業技術院校擴大農村招生規模,鼓勵農村初、高中畢業生接受正規職業技術教育。

五、建立健全制度化、專業化、社會化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完善覆蓋城鄉勞動者的就業管理服務組織體系,支持並規範發展各類專業性的社會化就業服務組織。

六、加強失業調控。建立失業預警機制、失業保險與促進就業聯動機制。規範企業裁員行為,建立規模裁員報告制度。

七、大力發展職業技能培訓。重點加強對下崗失業人員、農村富餘勞動力多種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加強對高校畢業生的見習培訓,提高就業質量。實施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工程,加快高技能人才培養。

八、維護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要落實三年解決企業拖欠工資問題的目標,探索解決工資拖欠問題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最低工資標準的正常調整機制,落實好最低工資制度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抓住《勞動合同法》出臺的有利契機,加快推進勞動合同制度三年行動計劃,務求在勞動合同簽訂率特別是非公有制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方面有一個大的突破。同時,繼續推進集體合同制度,大力開展區域性、行業性集體協商。改革勞動爭議處理制度,探索建立注重預防和調解、突出仲裁優勢作用的勞動爭議處理機制。

如何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