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丨85後、90後朋友們,還記得《東方小故事》嗎?

【1】

隨筆丨85後、90後朋友們,還記得《東方小故事》嗎?

90年代的我,業餘時間,除了看看課外書,就是聽聽收音機和看看電視了.

那個時代,互聯網對於我這種小地方的人來說,還很遙遠,更遑論什麼快手、火山、抖音了。

因此,有時候我想,00後和10後孩子們眼裡,也許,我們85後、90後的童年,和原始社會沒區別——太原始,太落後了。

事實上現在我也覺得,今天我們獲取知識,要比90年代容易得多——90年代,獲取知識,要從圖書館裡去找。

而小地方的圖書館,圖書種類尷尬,甚至於現在,我購買圖書,還是網購佔據主要部分,至於書店,書的品種至今還很少。

有時候我想,如果沒網絡、網購,我現在會多麼痛苦?

而且,即便是有圖書館,一來不一定有你想要的資料,二來呢?哪有百度、知網那麼方便啊?

【2】

隨筆丨85後、90後朋友們,還記得《東方小故事》嗎?

不過,90年代那會,我當時也不覺得有多苦——也許,好壞真的是比較出來的吧。

90年代那會,一放學,我肯定會打開電視,收看央視的《大風車》,記得有些年,《大風車》有一檔欄目,叫《東方小故事》。

當然,還有《文學寶庫》——《大風車》的欄目,我最喜歡的,莫過於這兩者了。

而《東方小故事》,則是兒童瞭解歷史的一個窗口,至今,主題曲我還能哼唱出來。

而《文學寶庫》,則會對人的文學啟蒙,有著一定的陶冶——最起碼對兒童而言。

【3】

隨筆丨85後、90後朋友們,還記得《東方小故事》嗎?

可以說,我對文史的愛好,有不少,源自這兩個節目的薰陶。

隨著我的成長,我記不得,是哪一天,我不再看《大風車》,以至於,《東方小故事》和《文學寶庫》,一度被我遺忘。

如今當我想起這些,再回頭看的時候,我突然發現,一切,都已經出現了滄桑感。

是啊,現在已經是2018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