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率太低,90後大多數不願意結婚,他們真的是不孝的一代嗎?

結婚率太低,90後大多數不願意結婚,他們真的是不孝的一代嗎?

各位觀眾小夥伴們大家好,相信各位觀眾小夥伴們都應該有一個共識了,不論是網友還是在職場上面打拼的80後還是70後,每當有事情發生,就把90後拉出來鞭笞一遍。90後似乎“有原罪”,但他們也有可能是“中國心智最健全的一代人”。

結婚率太低,90後大多數不願意結婚,他們真的是不孝的一代嗎?

他們一致認為自己到年齡生孩子比準備好再生孩子還要差,所以一般都是得等到準備好的時候,在張羅結婚的過程。

這一屆90後不招人待見的又一大原因是因為他們不愛結婚生孩子。自私、不孝、只貪圖自己享樂的批評再一次淹沒了90後。人口世代更替水平應為2.1,我國遠低於這個水平,人口將出現負增長。其實,生孩子這事是每一代人的煩惱,為什麼在90後身上矛盾就尤為突出呢?問題出在觀念差異上。

結婚率太低,90後大多數不願意結婚,他們真的是不孝的一代嗎?

40/50後說,我年輕的時候,國家讓我生我就生,管他養不養得起。60/70後說,我年輕的時候,國家不讓我生我就不生,管他願不願意。80後說,我年輕的時候,爸媽逼我生我就生,管他會不會影響職業規劃。

怎麼到了你們90後身上就都變了?國家倡議也不管用了,爹媽一哭二鬧三上吊也達不到效果了,簡直就是不忠不孝,自私自利。

結婚率太低,90後大多數不願意結婚,他們真的是不孝的一代嗎?

然而,終於有了一代獨立思考的人,是天大的好事啊!調查表明,超過九成的90後願意生至少一個孩子,但是他們認為,人不是傳宗接代的動物,不能到了年齡就憑藉生理本能生孩子,而應該做好經濟上、心理上準備後再生育。

“95後第一份工作平均在職時間只有7個月”的新聞出來後,網上立馬開始流傳“不要罵90後,他們會立刻辭職”的段子。

而90後甚至95後是吃不苦的一代嗎?這並不是90後的職業觀第一次被群噴。2012年一則“90後實習生拒幫老師訂盒飯”的新聞就曾引起熱議。

很多人認為90後任性妄為,不過是仗著家裡的6個錢包,仗著“上不老下無小”。

結婚率太低,90後大多數不願意結婚,他們真的是不孝的一代嗎?

然而事實上,並沒有多少90後離職後就回家啃老了,他們大多在積極的尋找下一份工作,他們哪怕裸辭也大多不是腦子一熱,而是真的覺得不合適。

到底是什麼造就了90後的敢於“炒老闆”、敢於“say no”呢?

78.73%的90後認為,靠實力說話才是硬道理,想對我倚老賣老,想要讓我討好上司?沒門。

在90後看來工作其實就是“等價交換”,我為公司貢獻價值,公司給我錢。《90後辦公行為研究報告》顯示,超過七成的90後可以接受加班,但是,請給我合理的理由。

如果一個企業既沒有提供員工更多發展的可能性,也不準備和員工分享資源,光想著“空手套白狼”,和員工談情懷、畫大餅,90後只會選擇“你不滾,我滾”。

結婚率太低,90後大多數不願意結婚,他們真的是不孝的一代嗎?

也許有些人因此批評90後說話太直白、目的性太強、慾望表現的太明顯。但是,《心智模式決定你的一生》的E.F.舒馬赫認為“削減複雜、模糊的命題,使之簡化”恰恰是最有效的思維模式,就像數學公式一樣,化繁為簡才不容易出錯。

所以,各位BOSS們,別整那些使問題複雜化的“辦公室政治”了,拿工資或上升空間來交換,90後會讓你們知道:哪怕肝到凌晨3點,他們也能燃到爆炸。“90後”不是一代人,而是一種價值觀!

搜狗及百度百科中心智成熟的4種表現可以概括為:“平等、肯定自己、寬容 、直接 ”。

不客氣的說,很多中國的中老人並不具備這四個品質,他們強調等級,卻又注重犧牲,他們拒絕多元化的價值觀,卻又喜歡拐彎抹角,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而90後恰恰走向了他們的反面。他們注重平等,喜歡扁平化的工作環境;他們愛自己,相信胡適先生所說“修己而後可以愛人”;他們對於多種價值觀表現的很“佛系”,善於接受和理解;他們拒絕畏首畏尾,效率高於一切。

這種價值觀和心智模式,真讓人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