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 · 旗幟」支部的領頭雁 羣衆的貼心人

「脱贫攻坚 · 旗帜」支部的领头雁 群众的贴心人

---記興和縣團結鄉大海旺村駐村工作隊長 甄繼寶

甄繼寶,男,1979年出生,中共黨員,2002年畢業於集寧師專政史系,工作後先後在興和縣曹四夭鄉中學、興和縣第四中學任教,2010年5月調任縣政法委工作,現任縣政法委辦公室主任。參加工作以來,他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先後被評為縣級優秀共產黨員、市級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工作者、自治區級優秀護路宣傳員等榮譽稱號。

2018年4月19日,正在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陪母親做手術的他忽然接到了單位辦公室打來的電話,他心裡不禁一怔,單位肯定有事,而且不是小事,因為他陪母親來醫院看病已經跟單位請了假,如果是一般工作單位肯定不會給他打電話的。懷著一顆忐忑的心情他接通了電話,電話是單位領導親自打給他的,領導開門見山跟他說:“縣委政府針對縣裡脫貧攻堅工作實際,要對全縣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進行大幅調整,要求各單位在選派駐村幹部時一定要將那些想幹事能幹事會幹事的幹部派下去,尤其是駐村工作隊長,更要優中選優。政法委經委務會議研究,擬推薦你下去任駐村工作隊長,看看你有什麼想法。”聽了領導的簡要情況介紹後,他的內心鬥爭十分複雜,如果回去,臥病在床的母親怎麼辦?但他冷靜了片刻,毅然回覆了領導,他說,沒問題,家裡有困難我另想辦法。就這樣,第二天他安頓好即將做手術的母親便急匆匆地回到了單位,回到單位後他把工作安頓交待好就奔赴到他任職的團結鄉大海旺村了。

大海旺村委會位於團結鄉西北部,距鄉政府約15公里,全村共有5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全村現有戶籍戶口408戶,1480人。其中常住戶169戶,329人,貧困戶60戶,132人。全村現有黨員25人,常住人口多為老年人,無經濟來源,發展內生動力不足。老年人基本生活是靠社會保障救助以及部分土地流轉費作為生活主要來源。多年來,受地理環境、交通等方面條件限制,農業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落後,嚴重製約了該村的發展。

「脱贫攻坚 · 旗帜」支部的领头雁 群众的贴心人

訪民情 理思路

到任伊始,為儘快進入角色,瞭解村情掌握民意,他逐村逐戶上門走訪,堅持吃在村裡、住在村裡、訪到家裡,經過一個階段的走訪,他基本上掌握了村民們的生活情況、主要經濟來源以及種養殖情況。在充分徵求村“兩委”幹部和部分村民們意見的前提下,他和駐村工作隊制定出了兩年幫扶計劃。一是積極協調整合上級資金,組織村民出工出力加強各自然村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因地制宜,針對該村貧困戶多為老弱病殘的現狀,鼓勵支持他們發展養殖業;三是積極引導有勞動能力的農民種植經濟效益高的農作物,提高農民收入。

「脱贫攻坚 · 旗帜」支部的领头雁 群众的贴心人

抓黨建 聚民心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這個淺顯的道理甄繼寶最明白。大海旺村要想脫貧致富,靠他一個人既不可能也不現實,必須發揮村黨支部的核心引領、全體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這是幹好一切工作的基礎。於是他先從改善村“兩委”辦公條件入手,積極協調縣、鄉領導在資金上給與支持,將原來村委會閒置的房屋進行重修修繕裝修,分別設置了村委會辦公室、黨建活動室、會議室、檔案室、休息室等,購置了辦公桌椅、電腦、彩色打印進和複印機等辦公設備,並在辦公室懸掛了脫貧攻堅相關內容的圖版。辦公條件的改善為駐村工作隊員、村“兩委”幹部開展工作和黨員活動創造了條件,也為凝聚黨員、服務群眾提供了有力保障。

辦公場所有了,他把“三會一課”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將近半年多的時間裡,他先後組織召開七次形式多樣的黨員會。他首先組織召開了大海旺村全體黨員會議,讓所有黨員深刻認識到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而不是一名普通老百姓。身為黨員,就應該有組織、有紀律,有擔當、有作為。接下來按照縣、鄉黨委的統一安排部署,先後組織召開了大海旺村“黨的建設質量提升年”動員部署會、“兩學一做”專題教育實踐活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爭做新時代合格黨員”主題黨日活動、“修政治生態、樹清風乾部”主題黨日活動等。先後邀請縣政法委書記、副書記為大海旺村全體黨員主講了內容不同的黨課。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爭做新時代合格黨員》、《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通過狠抓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切實組織開展不同時期不同內容的“主題黨日”活動、認真開展“黨課”宣講,不僅讓大海旺村黨組織生活“活”起來、黨員“動”起來,而且進一步增強了全體黨員的歸屬感、使命感、責任感,進一步提高了村黨支部的凝聚力和號召力。

「脱贫攻坚 · 旗帜」支部的领头雁 群众的贴心人

重宣傳 助脫貧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不斷深入,扶貧力度的不斷加大以及扶貧政策的增多,群眾對扶貧政策的理解速度和深度遠遠跟不上扶貧政策的力度和速度,導致部分群眾對脫貧攻堅工作理解不深不透,給脫貧攻堅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為切實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進一步提升廣大村民對脫貧攻堅政策的認識,他帶領駐村工作隊員和村“兩委”幹部通過裝貼標語、懸掛橫幅、設置扶貧專欄等形式進行了集中宣傳和進村入戶重點宣傳。主要內容有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等,並現場接受群眾的諮詢,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醫療、教育、危房改造等方面政策進行了耐心細緻的講解。駐村工作隊員還走到田間地頭、深入農戶家中進行面對面政策講解,真正讓群眾瞭解、掌握各類扶貧政策,實現扶貧政策全覆蓋。半年來,累計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1000多份,懸掛橫幅10條,發放宣傳扇300多把,發放圍裙200多件,答疑解惑80多人次。由於扶貧政策宣傳深入人心,群眾對脫貧致富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信心和決心也越來越大,為大海旺村下一步堅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脱贫攻坚 · 旗帜」支部的领头雁 群众的贴心人

興產業 促增收

大海旺村先天自然條件差,多年來以傳統的種植業為主,廣種薄收,農民們辛辛苦苦忙碌一年,到頭來收入微薄,致使絕大部分青壯年外出謀生,村裡留下來的多數是老弱病殘。甑繼寶覺得就目前村民這種狀況,發展大型種養產業不現實,如果在養殖家禽方面給予支持和幫扶是非常好的一個出路。有了想法他立即行動,回到單位他把這個思路和領導和盤托出,領導一聽非常有道理,於是讓他立即拿出方案,做出預算並付諸實施。經過緊張的忙碌,縣政法委從外地購買了600只“海蘭褐”蛋雞,按每戶10只的標準免費發放到全村60戶建檔立卡村民手中,併為每戶贈送了25公斤雞飼料。為保證蛋雞的健康成長,他特邀請縣獸醫局技術人員現場教授養殖技術要領、雞瘟防控等知識幫助大家實現科學化養殖。為了切實解決貧困戶養雞的後顧之憂,駐村工作隊對貧困戶的綠色生態雞蛋進行集中收購統一銷售,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與此同時,他針對一些自身有發展能力的貧困戶實施了點餐式扶貧。按照宜種則種,宜養則養的原則,為有養殖能力的貧困戶購牛42頭,爭取政府補貼資金達21萬元。在異地搬遷和危房改造中,新建移民村一個,撤併小村三個,搬遷移民33戶60人,實施危房改造22戶,基本上解決了住有所居。他還積極協調縣教育、衛生部門,對17名在校學生給與了教育補貼,對全村所有的貧困人口實施了免費體檢,對22戶貧困家庭給與了慢病簽約免費送藥。在生態就業扶貧方面,安排護林員1人、安排保潔員4人。通過採取多種措施,基本上對全村貧困戶實現了幫扶全覆蓋。

「脱贫攻坚 · 旗帜」支部的领头雁 群众的贴心人

辦實事 解民憂

羊場溝自然村地處丘陵地區,村內道路起伏不平,特別是在雨季來臨的季節道路泥濘不堪,給村民的出行帶來了嚴重的不便。此情此景,他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他憑藉自己的人脈關係回縣城跑了好幾個部門想爭取點資金,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他的真誠、他的敬業精神感動了領導,就這樣羊場溝村1500米的村內道路得到了硬化,徹底解決了村民過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艱難境況。乾草臺自然村李天興,30多歲妻子病故,他從此一蹶不振,每天以酒澆愁,對生活失去了信心。2014年,村裡把他納入了精準扶貧對象,但他仍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甑繼寶瞭解到這個情況後,多次上門對他進行思想開導,幫助他從痛苦的陰影中走出來,鼓勵他要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在甑繼寶的多次開導和感動下,李天興戒掉了酒,慢慢振作起來了。他購買了一頭牛,種了30多畝地,又領取了縣政法委幫扶的10只雞,起早貪黑,開始忙碌起來。現在,他養的那條牛已經懷上了牛仔,30多畝的莊稼也喜獲豐收,養得那些雞更是讓他零花錢不斷,他70多歲的老母親看到他的變化,高興的合不攏嘴,逢人便說:“要不是甑書記,我們這日子什麼時候才是個頭。”貧困戶樊愛國,2011年因病切除右肺,他妻子李彥芳2018年3月患貝赫特綜合症和下肢深靜脈血栓,生活無法自理,家庭十分困難,9月1日又在烏蘭察布市中心醫院做了子宮肌瘤手術,甑繼寶得知此事後,購買了一些營養品親自送到她家中。貧困戶樊祥,因雨季多雨導致房屋多處漏雨,但他們老兩口體弱多病,無能力修繕房屋,甑繼寶瞭解到這個情況後,他帶領駐村工作隊員趕到樊祥家,用了一上午的時間,幫助他修好了屋頂。臨走時,樊祥和老伴拉住工作隊員的手不放,淚流滿面一個勁的感謝……

半年多的時間裡,甄繼寶忙忙碌碌、起早貪黑,沒有節假日,沒有禮拜天,但他好像已經習以為常了。通過採訪,可以看出他是個言語不多的人,但要說起大海旺村,他可是如數家珍。問他下一步有什麼打算,他灣著指頭說:“大海旺村受自然條件限制,村集體經濟非常簿弱,計劃將大海旺村東部300多畝旱地改為水澆地,通過土地流轉,提高農戶的收入。還有大海旺村氣候條件獨特,荒山荒坡特別適宜中藥材生長,但缺乏投資者,下一步將積極引進有投資意向的投資者種植適合當地氣候的中藥材,如果這個計劃實現了,大海旺村民脫貧致富就有了更大的保障。”

人的一生中有無數次的選擇,甄繼寶這次的選擇是當駐村幹部,這可能是最為艱難的,但他以堅定的步伐、無私的愛心,像一隻報春鳥,在大海旺村無怨無悔的鳴唱著,他靠著執著和奉獻,為村民們點亮走向小康的希望……(張飛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