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珞丹跨界製片人:女到中年,人生不止單行道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


王珞丹跨界製片人:女到中年,人生不止單行道


活到中年的女人,一樣可以過得精彩。

01

最近,一檔綜藝紀錄片《丹行道》在豆瓣上好評不斷。

許久未在熒幕上出現的王珞丹讓網友們眼前一亮,再歸來時,她帶著全新的建築題材節目和嶄新的身份——製片人。

節目裡,王珞丹跟中國內地12位建築大拿們展開了對話,專業深刻的提問讓她看起來絲毫不像是一個業餘玩家。

王珞丹跨界製片人:女到中年,人生不止單行道


建築業大佬潘石屹在接受王珞丹採訪時說:“你作為製片人,我作為建築人,就像一根繩子的兩端,現在重合了而已。”

跟不同領域的人產生的交流,看似漫無邊際,卻體現出了一個女人活到中年的野心。

三十而立,在人生正走向單調枯燥而重複的拐點時,王珞丹步調一轉,做成了這個在全網都稀缺的建築題材節目——《丹行道》。

女人越是活到中年,越是要讓來路有更多的選擇。人生遠遠不止是一條單行道,你的生活無法想象。

正如王珞丹在節目中所說的一樣:

“三個月前,我不顧家人、朋友反對,毅然決然做了這件想了三年的事——記錄這個時代的建築者。

三個月後,我堅定了演員這個職業是我終身的追求,但經歷了這段旅程之後,我也由衷地敬佩敢跟時間賽跑,敢和才華對賭的製片人。”

從演員到製片人,在她身上演繹的不僅是身份的轉換,更是對外界、對自身的探索。

《丹行道》讓人到中年的王珞丹,人生不再只有單行道。

02

王珞丹作為女演員被大眾熟知,是十幾年前那部大火的青春劇《奮鬥》裡的米萊一角。

劇中的米萊敢愛敢恨,正直善良,成為在那個年代許多男生心中的女神。

但也正因為如此,王珞丹後來的戲路全都被“米萊”打上了烙印。

無論演誰,無論演什麼電視劇,似乎都再難達到當年《奮鬥》的高度。

她自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多次說過,因為年齡越來越大,能接到的角色也越來越受限。在演員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難。

前段時間《我就是演員》的舞臺請來了幾位中年女演員。

因為市場和流量的原因,已經年近40歲的楊蓉還在各種青春劇裡扮演少女人設。

王珞丹跨界製片人:女到中年,人生不止單行道


演員斕曦在生孩子之前戲多到接不完,以為不過是生個孩子,停工個一年兩年關係不大,可是生完孩子以後才知道,這個世界真的會將自己遺忘。

王珞丹跨界製片人:女到中年,人生不止單行道


因為《延禧攻略》再次被關注的女演員王媛可更是直接在舞臺上痛哭:

“因為自己的年齡越來越大,在接到純妃這個角色之前,我已經將近11個月沒有任何導演來找我了。”

王珞丹跨界製片人:女到中年,人生不止單行道


都說人到中年不易,到了中年的女人,尤其如此。

進入婚姻,就不得不付出全部的心力在丈夫和孩子身上。

進入職場,也必須扮演一個永不倒下的戰士,還得時刻提防著不被擠出局。

於是,這一生要麼就當個陀螺旋轉在家人中間,要麼就做這一份一眼看到頭的工作,賺取微薄的薪資,把人生活成了一條單行道。

劉嘉玲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身為女人,你要在你多彩的人生中去思考,去發現生活中的美麗。這份美麗,我覺得從來都是寬容、慈悲、內心強大和對自身認識進化提升的過程。”

03

高敏,跳水皇后,兩屆奧運會的冠軍,在體育職涯中曾創下70餘枚金牌的世界紀錄後,功名成就的她選擇了退役。

王珞丹跨界製片人:女到中年,人生不止單行道


但就是這樣一個榮譽加身的運動員,也曾跌入過家庭和婚姻的困局之中。

跟第一任丈夫蘇東離婚時,高敏正值中年,變成單親媽媽後,她沒有沉浸在失敗婚姻的情緒裡,而是選擇帶著兒子前往加拿大,開始了新的生活。

網上有人說,如果把高敏35歲的人生分成兩段,那麼涇渭分明:前一段是個偉大的運動員,後一段是個忙碌的女人。

35歲後的高敏,在加拿大一家跳水俱樂部任職時幫助其取得了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此外,她還專門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會和國際學院。

退役後的高敏,在中年時迎來了個人事業的高峰。

褪去奧運冠軍光環的她,才真正開始精彩的下半生。

在體育圈玩跨界的運動很多,但像高敏這樣跨出屬於自己事業的女運動員,極其少見。

除此之外,高敏還擔任了音樂劇《國色天香》的校園推廣大使。

2016年,里約奧運會舉辦時,她有模有樣做起了《冠軍之心》互聯網訪談節目。

王珞丹跨界製片人:女到中年,人生不止單行道


中年女人高敏,像剎不住的列車,昂揚著姿態在生活面前,模樣美極了。

一個女人活到中年,敢於突破自己,改變人生單行道的現狀,這份勇氣,只能自己給自己。

04

詩人餘秀華在《月光落在左手上》中說:“日子還悠長呢,現在就說絕望多少有些矯情......”

這是餘秀華在2014年正式成為詩人後發表的第一部詩集,而在此前的30多年裡,她只是個在湖北農村種田餵豬的殘疾婦女。

生命在此刻的餘秀華身上,就像有去無回的單行道,人生貌似已經走到盡頭。

殘疾的先天不足、丈夫的拋棄背叛、親人的惡言惡語,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餘秀華過去的人生中難以逃脫的難題。

一箇中年女人所能承受的苦痛,在餘秀華這裡來了個大集合。

王珞丹跨界製片人:女到中年,人生不止單行道


大概上天連同殘疾一起賜予她還有一腔詩情,餘秀華毫不猶豫抓住了這扇窗,一頭鑽進了詩歌的世界中去。

因為一首《印痕》,餘秀華帶著她的第一首詩走進了人們的視野,這也是餘秀華正式跟命運對抗的開始。

不滿現狀的餘秀華將她的愛情、親情、生活,以及她的殘疾和無法擺脫的封閉村子統統寫進了詩歌,後來隨著詩集陸續初版,餘秀華轉而開啟了全新的人生。

上節目,辦朗誦會,做紀錄片,每一樣,都是餘秀華殺出重圍的重磅炸彈。

從此,她的人生再也不只是侷限在農田和殘疾婦女的單行道。

寫詩的時候,她是最浪漫的“中年少女”餘秀華。

做紀錄片《搖搖晃晃的人間》的時候,她是演員餘秀華。

2017年,她更是被選入了紐約時報11位“強大的女性”之一。

又是一位將跨界玩到淋漓盡致的中年女人。

從腦癱農婦到如今的多面全才,餘秀華憑實力證明,女人到中年, 生活不止單行道。

05

作家胡哲曾在《人生不設限》中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的目標是不斷努力成為更好的人,並藉助遠大的夢想擴張自己的界限。”

很多時候,錯的並不是我們的某個行為,往往是人到中年後,不自覺對自己的人生設限,從而限制了視野,看不到生命的種種可能。

生命的意義如此厚重,人到中年的女性朋友,必須學會打破眼前的侷限,擺脫身上的桎梏,面對生活全力以赴。

請記住,無論何時何地,人生的前路,不止單行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