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蹲下來跟孩子說話

引言:

從媽媽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難;難得的是媽媽會蹲下來,保持和孩子一樣的高度看世界。

——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

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蹲下來跟孩子說話

很多父母們會堅信:只有父母有了自己的權威才能管好孩子,爸爸媽媽就要有一個爸爸媽媽的樣子。但是,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你會發現你的權威在慢慢消退,你也越來越不理解孩子們都在做些什麼?這時候你就會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特別的無力。

在國外,很多的家長們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就會把孩子放在桌子上,或者是選擇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他們認為即使是孩子,但是他也應該被尊重。而且,這樣可以使孩子感到更親切,孩子會更願意與你交流。

看,這就是平等、被尊重的力量。很多的父母們會抱怨孩子調皮,不聽自己的話,但是反過來想想,身為父母的我們有沒有真正地聽孩子們講話呢?

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蹲下來跟孩子說話

就像網上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媽媽帶著女兒去參加聖誕節晚會,晚會非常的熱鬧,有豐盛的食物還有一些好看的禮物。媽媽興高采烈地領著女兒參觀晚會的各個地方,她以為女兒也會很開心。但女兒悶悶不樂,執意要離開,媽媽安慰無果後,孩子就坐在地上,哭鬧起來,鞋子也掉了。媽媽很氣憤的把孩子訓斥了一頓,然後蹲下來給孩子穿鞋。結果蹲下來的時候令她驚呆了,她的眼前看到的是一些高高的櫃子、晃動著的大人的屁股和大腿,完全沒有自己看到的鮮花和美食。這時候,她明白了為什麼孩子會不開心?因為站在孩子的高度和角度,看到的是一個與成人完全不同的世界。

你要理解孩子,首先就要放低你的身姿,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因為這種行為對於孩子們來說,這是一種平等的溝通,而不是盛氣凌人的訓斥。當你和孩子以平等的視線看著對方的時候,你和孩子之間就有一種平等的橋樑,孩子看到的不再是一個趾高氣揚的爸媽,而似乎是一個跟自己溝通的小夥伴。因為孩子從中感覺到了尊重,所以這個時候孩子就會更願意和你交談。

而且這時候,他們知道無論自己是對或是錯,都得到了爸媽蹲下來的平等對待。他們的自我價值和自尊感就會比較高,長此以往的話能幫助孩子形成自信的品格。他們做事情也不會畏手畏腳,因為即使做錯了,也不用害怕,只要自己快速改正就好了,這種孩子的性格一般也是樂觀和向上的。

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蹲下來跟孩子說話

不光如此,他們會更願意闡開自己的心扉,和爸爸媽媽們進行更深入的交談,這一切都來源於你在蹲下來的時候帶給孩子的信任感。比如說你在蹲下以後從你的眼神和動作中傳達出來的理解、耐心和愛。

對於孩子,我們只不過是他們的爸爸媽媽而已,我們沒有權威去凌駕在孩子之上。因為就像龍應臺在書裡面講的那樣:“我們是一樣的生命,我們彼此尊重,我們一起成長。”

歡迎關注“小樹苗培育 ”,標記早教生活,探索未知天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