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頭條」首府公安局長:加大智慧警務建設,讓打擊犯罪更有效,讓服務羣衆更便捷


「全媒頭條」首府公安局長:加大智慧警務建設,讓打擊犯罪更有效,讓服務群眾更便捷


「全媒頭條」首府公安局長:加大智慧警務建設,讓打擊犯罪更有效,讓服務群眾更便捷

這裡是內蒙古公安廳聯合新華網內蒙古頻道舉辦的“智慧公安”建設現場推進會專題採訪。

新時代、新使命、新作為。

內蒙古公安廳黨委加強頂層設計,引領信息化建設和“智慧公安”建設全面協調發展,為內蒙古“智慧公安”建設繪就了發展藍圖。

內蒙古公安機關“智慧公安”建設現場推進會,是一次總結交流經驗、查找問題短板的會議,是一次明確目標方向、完善路徑措施的會議,必將掀起全區公安機關推進“智慧公安”建設的新高潮。

內蒙古各級公安機關全面貫徹實施公安廳黨委關於大力加強 “智慧公安”建設的強警戰略,全面提升各級公安機關服務水平,實現新時代公安工作的新跨越。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烏海市三地公安機關開展“智慧公安”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今天,我們的訪談嘉賓是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副廳長、呼和浩特市副市長、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局長李志斌。


呼和浩特,中央綜治委命名的“雪亮工程”示範城市。

一項項尖端警務科技和舉措正如“天羅地網”一樣防護在呼和浩特市百姓身邊,為群眾提供著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通過智慧警務建設,打破警種界限,實現大數據資源共享,構建高效的一體化合成作戰體系,為新時期公安機關應對複雜多變的社會治安提供保障,打造了“平安建設”利器。

呼市公安局從警務創新維度出發,全市一盤棋統籌謀劃、通盤驅動、固基強本、高位推進,從戰略佈局、頂層設計、建設目標、實施步驟上發力,聯合國內頂尖的雲計算和大數據專家團隊參與總體設計,以公安內外大數據的全面整合共享為驅動,以全市公安機關統一建設的雲平臺和新型移動警務終端為支撐,打造雲採集、雲運算、雲應用“三大基礎工程”,搭建視頻監控網、電子偵控網、智能移動網、寬帶傳輸網“四大技網”,健全智慧新指揮、智慧新管控、智慧新偵查、智慧新防控、智慧新交通、智慧新民生等“六大創新應用體系”,實現數據從雲端到實戰終端的雙向互動運用,對內打破指揮層級,打通服務實戰“最後一公里”,對外突破時空界限,為群眾提供全流程、點對點的貼心服務。

近年來,基於呼和浩特市“一片雲”的頂層設計,呼市公安局積極適應公安信息化技術發展趨勢,整合市局公安雲、視頻雲、公眾雲3個服務平臺為一朵公安雲,打實“天網、天智、天算”基礎設施。建設一批主導“人、車、電、網、像”多維感知、全量採集、整合共享的大數據基礎工程,聚力打造起以雲採集、雲運算、雲應用為引擎的最強“公安大腦”,有效實現“全要素管控、全關口把控、關鍵時合圍”,織密了社會治安防控“數據天網”。

此外,呼市公安局還打造了大數據合成研判中心、視頻分析研判平臺、治安管控實戰平臺、智慧交通實戰平臺、“青城衛士”實戰平臺、“早播報”實戰平臺、警務督察實戰平臺等智能化數據分析載體,讓信息制導成為實戰警務的新常態。

呼市公安局多節點發力,全方位、多觸角構架起“天網”無處不在、“警網”無時不在、“民網”無事不在的天地一體信息蒐集網絡。

近年來,呼市公安局積極引進最先進的智能技術,全力打造以“四大技網”等為突破點的現代技術支撐新體系,推動研判、指揮、聯動、防控、打擊、服務等實戰警務高效化運轉。

按照“定點、控面、成網、成線”的建設需求,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聚力打造全覆蓋、高共享、智能化的視頻監控網絡,形成覆蓋城區各道路路口、重點目標、制高點、地下通道及市際、縣際治安卡口等相關部位的立體監控網絡。

近年來,呼市公安局圍繞“態勢能展示、警情能定位、預警能支撐、信息能聯動、語音能調度、視頻能會商、監控能追蹤、指揮能前移、過程能掌控”9個關鍵點,搭建起“一屏式”彙集、一鍵式報警、一張網調度的指揮作戰平臺,構建起多方參與的指揮作戰體系。實施盯住人、管住物、卡住點、控住面、守住網等措施;通過手段合成、反詐中心、車盾工程、依技導偵、“紅袖標”、合成作戰等手段,進一步完善刑偵、技偵、網偵、圖偵“四偵合一”和多警種合成作戰機制,著力用“多偵兼容”的方式鍛造懲治犯罪的利劍,用偵辦大案的方式偵辦“民生小案”,用網上網下無縫對接的方式打壓違法犯罪的棲身之地。

依託互聯網連到群眾指尖的呼和浩特市公安服務,分類愈加精細。在線服務已成為呼和浩特市警務服務的“標配”。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智慧警務和大數據給警務工作帶來的突破和提升,正越來越多地轉化為呼和浩特市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