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軍精銳戰馬令人苦惱,將軍:選五百母馬置於河邊,收穫良馬千匹

歷朝歷代都有一些不世出之名將。每一個將領身上都有著獨特的氣質,一般非常出名的將軍,絕對不是一些頭腦簡單的武夫,他們或者是有勇有謀,或者是軍事才能突出,總之,成名的將領身上,都有著相當高的軍事素質。

今天我們來講一位唐朝的名將,他的名字叫李光弼,在平定安祿山叛變的過程中立有汗馬功勞。《新唐書》對李光弼的評價是“(唐朝)中興第一”。李光弼是一個嚴肅認真的將軍,雖然對屬下比較嚴格,但是李將軍在戰爭中可不是那麼嚴肅,他動不動就會給敵人來一次小陰謀,弄得敵人是昏頭轉向。

敵軍精銳戰馬令人苦惱,將軍:選五百母馬置於河邊,收穫良馬千匹

我們從唐軍和史思明展開的“河陽之戰”來說說唐朝的這位李將軍。唐肅宗時期,時任天下兵馬副元帥的是郭子興,當時的郭子興還同時兼任朔方節度使。受郭子儀的命令,759年10月,李光弼派兵前往河陽,與史思明的軍隊隔河對峙。

史思明的軍隊中很多都是少數民族成員,我們知道少數民族的騎兵是比較厲害的,史思明精銳的騎兵讓唐朝軍隊很是痛苦。李光弼找到戰馬這一主要矛盾後,便開始注意觀察史思明的戰馬了。

敵軍精銳戰馬令人苦惱,將軍:選五百母馬置於河邊,收穫良馬千匹

李光弼發現,史思明把他的這些戰馬視為自己的心尖肉,每天都會有專人牽著這些戰馬到河邊洗澡。就在此時,李光弼想出了一條計策,李光弼讓人在軍中選出了五百匹剛剛生下小馬的母馬,李光弼看見史思明的戰馬在洗澡時,就把這些戰馬趕到史思明戰馬洗澡的地方,因為母馬思念軍中的小馬駒,都放聲嘶鳴。

而史思明在挑選戰馬的時候,選擇的都是精力比較旺盛的公馬,這些在洗澡的公馬聽到母馬的嘶鳴後,都躁動不安,紛紛跟著母馬跑到了河的對岸,唐軍看見敵軍戰馬紛紛奔向他們這裡,全部將這些戰馬抓回了城中,李光弼此計,讓唐軍得到了上千匹良馬。

敵軍精銳戰馬令人苦惱,將軍:選五百母馬置於河邊,收穫良馬千匹

李光弼不但在軍事上有勇有謀,而且他還是一位非常忠誠的將領。李光弼和史思明對峙河陽的時候,李光弼是守軍,史思明是進攻的一方,是否能夠將城池守護好,李光弼也不能夠保證,所以李光弼在自己的戰靴內放了一把匕首。

這把匕首的用途就是在危難的時候,不讓敵人俘虜,自殺報國。李光弼此舉,讓三軍大為震動,他們士氣高漲、面對敵人進攻時眾志成城,直接殺死敵人上萬,還活捉了八千多人。史書中對這個故事的描述是:“戰,危事。吾位三公,不可辱於賊。萬有不捷,當自刎以謝天子”。

敵軍精銳戰馬令人苦惱,將軍:選五百母馬置於河邊,收穫良馬千匹

後來唐朝軍隊取得了河陽大戰的勝利。李光弼這樣的故事非常多,他是一個嚴肅的將領,然而,在作戰中無所不用,用母馬誘惑公馬,挖地道,敵人睡著的時候搞偷襲,這種“卑劣”的手段李光弼都用過。兵不厭詐李將軍是學到家了。雖然在當時他比不上郭子儀,但是除了郭子儀之外,他是最優秀的一位將領,史書記載:“(李光弼)行軍治戎,將帥第一”。可見李光弼在當時的地位。

敵軍精銳戰馬令人苦惱,將軍:選五百母馬置於河邊,收穫良馬千匹

本文參考文獻:《新唐書·卷一百三十六·列傳第六十一》;《舊唐書·卷一百一十·列傳第六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