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的典故是瞎编的?关于诸葛亮出山,历史上还有另一种说法

前文所述,《三国演义》一书提及和撰写的千余人物之中,一文一武、二人堪称“完美”:一者神机妙算诸葛亮、二者忠肝义胆赵子龙。《三国演义》一书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也是二人所牵引:前者乱世枭雄曹孟德、后者天下奇才诸葛亮。由此可见,罗贯中先生对诸葛亮其人是多么的情有独寄和推崇备至,亦可见诸葛亮是多么的独树一帜和举足轻重。甚有人云,《三国演义》一书乃诸葛亮一人之“功名簿”,鲁迅先生于《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也如此的评价《三国演义》:写关羽之义而似伪,状诸葛多智而近妖。

三顾茅庐的典故是瞎编的?关于诸葛亮出山,历史上还有另一种说法

(羽扇纶巾诸葛亮)

小说里,诸葛亮初出茅庐、“新官上任三把火”:一、火烧博望破夏侯;二、火烧新野剿曹仁;三、火烧赤壁灭曹操。赤壁一役、颠倒乾坤,一直寄人篱下、颠沛流离的刘备乘胜追击,一举鲸吞了荆襄九郡的一大部分,此后又囊收了广袤富庶的益州,真可谓蛟龙入海千叠浪、虎啸山林万卷风。

三顾茅庐的典故是瞎编的?关于诸葛亮出山,历史上还有另一种说法

(刘备得诸葛亮,如鱼得水)

谈及“诸葛亮初出茅庐”,就触及了《三国志.诸葛亮传》之中的一大争议,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的请出隆中,还是诸葛亮毛遂自荐的投奔刘备?

三顾茅庐的典故是瞎编的?关于诸葛亮出山,历史上还有另一种说法

(《三国演义》小说中的刘、关、张三顾茅庐)

诸葛亮,字孔明,生于琅邪阳都的官宦世家,乃西汉时期的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裔。其生父诸葛珪官至太山郡丞,重病不治、英年早逝,诸葛珪之弟诸葛玄收养了诸葛亮、诸葛均及两位姐姐。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本是豫章太守的诸葛玄被朱皓取而代之,生无所寄的诸葛玄带着诸葛亮等人投奔荆州牧刘表,但途中染病、每况愈下,两年之后一命呜呼。不知何故,诸葛亮并未依附于刘表,而是隐居隆中、躬耕陇亩、务农为生。

三顾茅庐的典故是瞎编的?关于诸葛亮出山,历史上还有另一种说法

(位于湖北省襄阳市的隆中)

已近弱冠的诸葛亮身长八尺(身高1.85米左右)、容貌甚伟,其玉树临风之身姿、仪表堂堂之俊貌,“时人异焉”,乃当之无愧的美男子也。诸葛亮心高气傲、不近凡俗,自比于管仲、乐毅,只与崔州平(崔钧,字州平)、石广元(石韬,字广元)、徐元直(徐庶,字元直)、孟公威(孟建,字公威)等人相交莫逆,一同四方游历、精进学识。

三顾茅庐的典故是瞎编的?关于诸葛亮出山,历史上还有另一种说法

(姿容俊逸的诸葛亮)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刚愎自用的袁绍惨败于官渡,刘备弃袁绍而走,投奔刘表且屯驻于小城新野。期间,刘备招贤纳士、拜访名流,借司马徽(司马徽,字德操)之口而知“伏龙、凤雏”的雅号。得闻刘备求贤若渴,徐庶登门求见,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刘备应之,可徐庶又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故此,刘备三往隆中、顾于茅庐,终见诸葛卧龙之真容。

三顾茅庐的典故是瞎编的?关于诸葛亮出山,历史上还有另一种说法

(小说和史实中,皆有茅庐三顾之故)

刘备问计于诸葛亮,如何匡扶汉室、诛灭奸臣,安治于天下。诸葛亮答之,董卓祸乱、天下分崩,群雄并起而逐鹿中原,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不可争锋;孙权经营江东三世,可援而不可图。荆襄九郡之主刘表无治政之才、无治军之能,不能据守荆襄之地,此乃天赐益助也。得“用武之国”荆襄九郡,益州如囊中之物、唾手可得,此后天下三分、联孙抗曹,“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三顾茅庐的典故是瞎编的?关于诸葛亮出山,历史上还有另一种说法

(《三国演义》小说中的“定三分隆中决策”)

以上,乃《三国志.诸葛亮传》之中撰述的君臣相识、三顾茅庐和隆中问计,与《三国演义》小说中的内容出入不大。不过,裴松之摘撰的一则注释,引起了极大的争议。《魏略》所云,刘备依附于刘表之后,屯驻于樊城,诸葛亮心知曹操平定河北之后,荆州即是下一个目标,而刘表目光短浅、不通军事,为求荆州免遭铁蹄践踏、刀兵屠戮,他就赶往樊城、拜见刘备。诸葛亮献计于刘备,刘备从之而得益,故对诸葛亮另眼相看、待为上宾。《九州春秋》的记叙与《魏略》一致,因此,诸葛亮和刘备的初始和往来,就成了一桩悬案,众口不一、争议至今。

三顾茅庐的典故是瞎编的?关于诸葛亮出山,历史上还有另一种说法

(《魏略》一书中的诸葛亮登门献计)

裴松之认为《魏略》和《九州春秋》所撰之内容不实,而易中天认为《魏略》和《三国志.诸葛亮传》所撰之内容皆实,笔者赞同裴松之的观点。因刘备兵微将寡、求贤心切,且年近五旬、时不我待,若依《魏略》所撰之内容,诸葛亮献计于刘备,“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那么,刘备怎可弃置诸葛亮、任他“躬耕于南阳”呢?用人之际、得人而不用,实是不可思议也,故易中天的观点难以成立,而裴松之的观点更切实际。

您认同哪一种说法呢?是《魏略》中的说法、还是《三国志》中的说法呢?欢迎您留言讨论。

(本号专注于历史拾遗、人物品鉴,还望您关注和订阅,万分感谢!)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