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答案茶」白刃戰,看網紅茶飲背後的品牌博弈

吃貨的力量從來都是不容小覷的,今年在抖音上爆火的“答案茶”,就是在茶飲領域強勢突圍的一匹“黑馬”,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樹大招風”!各種山寨店如餓豺狼虎豹般,無所不用其極的撕扯羽翼尚未豐滿的盟否“答案茶”,為了混淆視聽,仿冒品牌們在網絡上掀起了一陣真假“答案茶”白刃戰,試圖“弄假成真”。因此,“網紅”美食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一定在要在品牌創立之初、宣傳推廣之前就提上日程。


從「答案茶」白刃戰,看網紅茶飲背後的品牌博弈


吃貨的力量從來都是不容小覷的。隨著短視頻的興起,強大的吃貨團不僅攻陷了火爆各大社交網絡的短視頻APP,更是硬生生的將抖音等平臺刷成了視頻界的“大眾點評”。今年在抖音上爆火的“答案茶”,就是在茶飲領域強勢突圍的一匹“黑馬”。

“答案茶”靈感來源於東野圭吾的小說《解憂雜貨鋪》。小說中人們只要把他們的煩惱寫在信上然後放進專用投遞箱,隔天就可以在店後的牛奶箱裡取得解答信。而“答案茶”給自己的定位是一杯可以占卜的茶,顧客購買答案茶需要完成三個動作——1、寫下問題;2、心中默唸;3、揭蓋看答案。“答案茶”採用如此新奇的“解憂”模式,在2018年高考之戰的背景下,還發起了“助力高考”愛心活動。用一杯茶為第一批參加高考的“00後們”打CALL;也成為了消費者心目中現實版的“解憂”茶飲店。

上市即自帶“網紅”屬性的“答案茶”在短短三個月就從幾家分店變成現在全國200多家加盟商。而在這種勢如破竹的發展勢頭下,“答案茶”卻很快就體會到什麼叫“樹大招風”。

各種山寨店如餓豺狼虎豹般,無所不用其極的撕扯羽翼尚未豐滿的盟否“答案茶”。甚至有的山寨店還發布假消息炒作“答案茶無奈更名1314茶”;在“答案茶2.0”新品發佈會前期;以涉嫌侵權註冊為由致使盟否“答案茶”官方公眾號被清除。為了混淆視聽,仿冒品牌們在網絡上掀起了一陣真假“答案茶”白刃戰,試圖“弄假成真”。


從「答案茶」白刃戰,看網紅茶飲背後的品牌博弈


據筆者瞭解,“答案茶”的商標權利歸屬不存在爭議。


從「答案茶」白刃戰,看網紅茶飲背後的品牌博弈


南京科閏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第43類獲得了7223434 號“答案”商標權,核准註冊的服務項目為“咖啡館,自助餐廳,餐廳,飯店,餐館,快餐館,雞尾酒會服務,酒吧,流動飲食供應,茶館”。

據媒體報道,2018年5月21日,在“答案茶新店開業暨商標使用情況媒體見面會”上,河南盟否網絡技術有限公司CEO、答案茶聯合創始人谷鐵峰宣佈:“盟否取得“答案”商標第43類的終生獨佔使用授權,成為答案茶生產、製作、加盟的唯一商標使用權企業。”

但是,筆者目前在商標局官網查詢,截止到2018年6月,僅“答案茶”相同商標的搶注就有80多件;這其中就不乏很大一批字號中直接帶有“答案茶”的企業。而且如果其他企業在第35類、第32類等重要類別成功拿到“答案茶”商標權利,盟否在今後的發展中就很可能面臨各種需要花費重金購買商標甚至遭遇侵權訴訟的風險。

基於“申請在先”原則,拿到“答案茶”各類別的商標權利直接演變成了一場時間拉鋸戰。

從商標全面保護角度來說,我們通常將商標註冊方向分成核心類別、重要類別及關聯類別進行區別保護;針對“答案茶”這種提供餐飲類服務的企業來說,第43類確實是其應當保護的核心類別。

除此之外,基本上所有的企業經營者,對第35類個人或組織提供的商業經營管理服務類別也應當進行高度重視並提出註冊申請。餐飲類商品或服務本來涉及的類別就十分廣泛,單就飲料產品來說第32類奶茶、飲料等產品;第33類含酒精的飲料;就應當作為重要類別進行保護性註冊。而就企業今後的拓展業務往大了說,其關聯類別還可能會涉及第29類肉、蛋、奶等動物類食品;第30類茶、麵包、糕點等植物類食品、調味品;第31類未經食用目的而處理過的新鮮水果、蔬菜、海產品等。

而對於盟否當作核心競爭力的“答案生成器”;由於不僅僅是改良的咖啡拉花機,還涉及“集成大數據分析模塊、人機交互芯片、高精度3D打印技術”,筆者更願意將其歸於第7類、第9類、第42類,還可能延伸到第38類、第45類進行防禦性註冊;甚至可以進行全類別註冊。

而專業技術方面的內容還可以嘗試登記軟件著作及申請專利;海外註冊也應當根據企業發展需要儘快提上日程。

商標的保護以企業實際經營為基礎,以未來市場為導向;所以必須根據自身企業的實際經營需求、未來企業發展規劃等,選擇適合自身的商標保護方案。

因此,“網紅”美食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一定在要在品牌創立之初、宣傳推廣之前就提上日程。

要重視商標註冊,如果涉及到包裝、配方、技術改良、軟件研發還可以申請專利及登記著作權。做好第一手的前期註冊保護,把風險預防到未來。而後期要實時監控近似商標申請註冊情況,可以嘗試在商標公告期,打擊違法侵權行為,以壓縮山寨店蹭熱點的侵權空間;抓典型進行維權,以降低維權成本。

“如石子一粒,仰高山之巍峨但不自慚形穢;如小草一棵,慕白楊之偉岸卻不妄自菲薄”。雖然中小微型網紅店起步門檻、技術含量相對較低,但是能在產品口味、形象設計、服務理念、創意營銷方面下狠功夫,摸索出最迎合大眾“獵奇”心理的經營模式,其發展實力也不容小覷。

想要擺脫“網紅”標籤,除了核心技術和經營模式不斷的推陳出新,唯有用品牌加持才能執守匠心、茶話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