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正國:半碗乳汁

半碗乳汁

古城村位於高邑縣縣城西南12 華里。是一個民風淳樸,人心善良的地方。

1977年7月,不滿17歲的我高中畢業,按照當時的政策下鄉插隊在古城村,參加生產勞動,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直到1978年12月,我參軍離開了古城村。在那裡勞動生活了一年半,可以說古城村是我的第二故鄉。如今算來告別第二故鄉已有40年了。許多往事被歲月的流逝沖淡了,但村裡鄉親們熱情厚道、淳樸善良的情懷深深地感染著我,激勵著我。有一件事令我記憶深刻,難以忘懷。

好像是在1977年的8、9月份,我們新來的幾個知青還沒有分到生產小隊,每天集中到村西南4、5裡外的村農場勞動,熟悉田間的基本農活。一天中午收工後,在回村的路上,有一排高高的槐樹,其中一棵樹梢上有一個碗口大的馬蜂窩,距地面10來米的樣子。那個年代的孩子們沒有什麼遊戲、玩具,我平日喜歡打彈弓,還小有準頭。看到這個馬蜂窩,覺著是個好目標,掏出彈弓就打。全然不知馬蜂的厲害。打了三、四下,蜂窩被穿了個洞,我正在高興打的準,蜂窩的馬蜂對我發起了未曾見過的攻擊。只見2、3只蜂從蜂窩急墜而下,象射出的子彈,根本不是飛下來的。一下落在我的肩上、臉上,我一把將臉上的蜂呼啦掉了。此時,還沒有意識到是蜂在攻擊我。就在我舉手又一次擊中蜂窩的時候,又一隻蜂急墜落在我的左眉尾上,狠狠地蟄了我一口跑了。鑽心的疼痛才使我領略到馬蜂的厲害,並且攻擊速度極快,不惜犧牲生命保護自己的家園。我趕快收起彈弓,捂著臉狼狽地躲開樹下。這一幕正巧被路過的幾個婦女社員看到,很是讓我羞愧難當。只聽一個婦女說:“哎呀,這個青年讓蜂蟄了,趕快回去找點奶汁抹抹可消腫”。由於我們新來的知青剛到村裡時間不長,與村裡老鄉不熟悉,我不好意思地趕快走了。

左眼很快腫了起來。回到知青點宿舍也不願對同伴說,只是悶頭吃飯。正在這時,一位村民大嫂端來了半碗乳汁,讓我趕快在蟄傷處抹抹。這位大嫂30來歲,個子不高,圓圓的臉龐,透著樸實和善良。她好像住的離我們知青點不太遠,一定是看到我被蜂蟄了,就主動、熱心地為我找來了半碗乳汁。半碗乳汁可救命,可療傷。我及同屋的兩個知青都很感動。就靠這半碗乳汁,左眼的蟄傷兩天就基本痊癒了。我又精神飽滿的參加勞動了

這件事過去40多年了,每每想起感激之情就湧上心頭。我為自己曾在這樣的第二故鄉生活過、戰鬥過感到無尚榮光。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為人民謀利益呢?

閆正國:半碗乳汁

閆正國:半碗乳汁

閆正國:半碗乳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