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車企股比放開,對消費者是好是壞?

就在前段時間,我國相關部分解除了合資汽車關於中外企業股比的限制。正當人們還在消化這個重磅消息的時候,寶馬集團決定增資擴股華晨寶馬的消息又突然傳出並落地——寶馬斥資290億元增購華晨寶馬25%的股份,交易完成後寶馬將持有華晨寶馬75%的股份,瞬間變成大股東。


合資車企股比放開,對消費者是好是壞?


這次,車行哥也懵了,不是說哥對政策沒有理解透徹,而是寶馬行動的速度也太快了一點,華晨寶馬作為寶馬的在華主陣地,為寶馬集團貢獻了大量的現金流。此番擴股,寶馬意圖增加自己的在華收益,同時擴大市場,相信在未來,會有不少合資車企中的外資部分會仿照寶馬的行為,紛紛擴股為自己拿下更多的籌碼。


合資車企股比放開,對消費者是好是壞?


根據政策,汽車行業將分類型實行過渡期開放,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通過5年過渡期,汽車行業將全部取消限制。 在看似簡單的政策背後,實則正在改變我國的汽車產業格局,那麼,這些改變對於消費者而言有什麼利好?且聽車行哥慢慢道來。

不是降價就是增配

價格是決定消費者是否購買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因此,此番政策調整的背景下,車行哥認為對最終市面上的商品車價格產生不小的影響。就以即將入華投產的雷克薩斯為例吧,目前,雷克薩斯在華銷售的主力軍當屬ES系列了,今年雷克薩斯在國內的發展勢頭良好,一躍成為了二線豪華車銷冠。


合資車企股比放開,對消費者是好是壞?


要知道,日本原裝進口的雷克薩斯售價並不低廉,其中,關稅佔了很大的比例,再加上日本高昂的人工和物料成本,更是讓雷克薩斯給人一種“高價低配”的感覺。但如果雷克薩斯能夠在國內生產,消費者在買車時就會節約下很可觀的關稅部分,再加上國內較為低廉的生產成本,消費者開上“平價豪車”指日可待。


合資車企股比放開,對消費者是好是壞?


受制於之前的政策限制,雷克薩斯並不具備入華生產的條件,因此一直在進口車領域和BBA死磕,最終只得落入二線豪車陣營,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和上汽通用凱迪拉克正面競爭。如今政策開始鬆動,會有更多像雷克薩斯一樣的豪華車品牌以國產化的形式售賣,對於想購買豪華車的朋友而言,這無疑是一件好事。


合資車企股比放開,對消費者是好是壞?


有人問,那合資車型又如何呢?現在已經在國內生產了,價格難道還會再降低嗎?這個車行哥不敢打包票,畢竟每個廠家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一般而言,車企很難捨棄自己的既得利益,對消費者做出讓步,但可以肯定的是,股比放開後如果外資增股,則勢必會增強外資方在合資品牌中的話語權,不管是車輛設計還是配置安排上,都更和國際接軌。


合資車企股比放開,對消費者是好是壞?


以豐田雅力士致炫為例,廣豐所生產出的產品並不只針對大陸市場供貨,還有相當一部分提供給了臺灣地區銷售。然而,在同一個生產線上生產的車型,大陸的版本相比臺灣的版本就簡配很多,但售價卻近乎相同。不是說廠家不願意增加配置,而是簡配後的車型贏利點更多,而是否簡配,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廣汽說了算的。


合資車企股比放開,對消費者是好是壞?


因此,即便豐田增股廣豐後不會降價,但在配置上一定會和豐田的國際車型接軌,因為車型配置分類越多對廠家而言是增加成本的行為,不管是出於和競品競爭還是為了盈利考量,給車型恢復原本設計中應有的配置才是最省錢最有賺頭的。而像廣豐一樣簡配的廠家還有很多,最著名的某眾當屬第一,如果外資能擴大股比,簡配這一現象可能會減少很多。


合資車企股比放開,對消費者是好是壞?


屆時,即便消費者買不到價格更低的合資車型,也能用同樣的價格買到配置更高,安全性更好的車型,花同樣的錢買更值得車,仔細算來也不虧不是嗎?

質量會越來越好

其實,如今有很多進口車型的原產國都不怎麼樣,像墨西哥、西班牙、泰國等都是進口車生產大國,論工業實力和工人的專業程度,都和我國不能相提並論,但為何大多數進口車都比合資車和國產車靠譜呢?這其實是個誤區——原來的進口車大多數由車企的母國生產線製造,用料上乘工藝嚴謹,所以自然有不錯的品質。


合資車企股比放開,對消費者是好是壞?


但現在情況變了,國際化的車企一般都會選擇成本低的國家生產車型,比如豐田在土耳其的生產線就為整個歐洲供應成品車,再比如美系車的主生產陣地在墨西哥。這些國家的工人職業素養普遍偏低,生產出的車輛裝配質量其實並不可靠,因此,如今很多進口車的品質並不出色,甚至不如我們有些自主品牌的品質可靠。


合資車企股比放開,對消費者是好是壞?


股比放開後,我國相對廉價又高素質的勞動力就成了外資眼中的肥肉,就像寶馬規劃中的一樣——逐步擴大華晨寶馬的產能,並計劃將X5這類高端車型投入國產,並替代北美生產線。原因就兩個:質量、利潤。在中國生產汽車,既能保證較高的利潤點,又能對產品質量有相對穩定的控制。


合資車企股比放開,對消費者是好是壞?


未來,合資品牌生產的汽車可能不止於供應中國本土,也許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中國生產的各個品牌汽車,如今中國和自貿區的商業互動越來越頻繁,在汽車製造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各個國家品牌的汽車都會像蘋果手機一樣,在中國生產並運往全球。對於中國消費者,開上世界同品質的汽車也在成為現實。

對自主品牌的影響

眾所周知,自主品牌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當初政策的傾斜和扶持,如今的一線自主大廠已經具備相當的規模和體量,不管產品品質還是性能,都足以和外資車型一較高下,因此,作為外資車型最強勁的競爭對手,股比放開勢必也會對自主品牌產生影響。只不過這個影響對自主品牌而言是把雙刃劍,既可以推動自主品牌發展,也會淘汰掉一批“落後產能”。


合資車企股比放開,對消費者是好是壞?


股比放開,原本的進口車價格會下調,原本的合資車性價比會提高,自主品牌有什麼?自主品牌有的是對本土市場的精準把握和原本就有的價格優勢。但對市場的把握會鬆懈,價格優勢會漸漸消退,留給自主品牌的時間並不多。車行哥認為,自主品牌想要打好“守衛戰”,首先要有自家的技術積累。


合資車企股比放開,對消費者是好是壞?


如今,像長城、奇瑞、吉利等車企,已經具備豐富的技術儲備,而且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也有了各自的建樹,在技術和體量上已經具備和外資車企正面碰撞的實力,市場認可度也不亞於合資品牌,可以預見,在未來只要它們可以穩定產品質量,並逐步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可靠性,再輔以價格優勢參與競爭,市場並不會受到過大沖擊。


合資車企股比放開,對消費者是好是壞?


但對於一向喜歡山寨和買現成的車企而言,股比放開無疑是當頭一棒。在技術儲備還處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水平的車企面前,股比放開後的外資企業會像餓狼一樣,一口一口蠶食掉自己原本就規模不大的市場。消費者不是傻子,花同樣的錢為什麼不去購買質量更好,性能更出色的車型呢?


合資車企股比放開,對消費者是好是壞?


有人說,低端自主車型一定還有生存空間,誠然,車行哥不反駁這句話,但車行哥還想請大家考慮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正在成規模擴張的二手車市場。相比花三四萬買一臺低端新車,還不如用差不多的錢買臺二手車,保值不說,保險和稅費等方面的花銷也剩下不少,更重要的是,二手車隨便挑,質量好的比比皆是,開膩了就換別的車,損失不了幾個錢。何樂而不為呢?


合資車企股比放開,對消費者是好是壞?


因此,股比放開實際上最受衝擊的就是低端車企,對於他們而言,時間僅僅剩下三四年。如今除了趕緊儲備自己的資金和實力外別無它法,當政策落地,生米成了熟飯,靠政策躺著賺錢的日子不僅一去不復返,而且曾經的懶散和不思進取所埋下的惡果也會找上門來,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課稻草。


合資車企股比放開,對消費者是好是壞?


股比放開,實際上也是國家對我國汽車產業的一次宏觀調整,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在哪裡都適用。離開了國家和地方性保護政策的照顧,處在“裸奔”下的低端車企才是最終受衝擊被淘汰的“辣雞”。

車行哥點評

股比放開是大勢所趨,也是民心所向。曾經的我們花高價卻買不到心儀的好車,曾經的我們只能買閹割版的簡配車,曾經的我們沒錢也只能選擇廉價垃圾車。但這些情況在未來都不會再有,當市場這隻無形的手開始參與調整,當各家車企進入真正的良性競爭後,當政策對所有車企一視同仁的時候,中國人幾十年的汽車夢才能成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