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精密機械之王:一台設備賣到4000萬,目前在國內沒有任何對手

中國精密機械之王:一臺設備賣到4000萬,目前在國內沒有任何對手

隨著AI芯片、5G芯片、汽車電子、物聯網等下游的興起,目前國內正在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而核心設備光刻機被譽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其主要核心供應商為荷蘭半導體設備製造商ASML Holding NV(ASML),它幾乎壟斷了全球高端光刻機市場,EUV光刻機中更是全球獨有,7納米及以後的工藝都要依賴EUV光刻機,而且設備價格高昂,單臺設備超過1億美元(約合6.9億元人民幣),而且是有價無貨。。

就連半導體巨頭英特爾在前些年,追加大連IC產線,購買了荷蘭ASML的光刻機,為保障這批設備的運輸,動用了6架包機,貨運公司調用了6臺減震車和數控溫床,操作時都要小心翼翼像,可見芯片巨頭對於它的重視程度。

一顆芯片看似尋常,實際上裡面集成著數不清的電路,在小小的芯片上要讓電路紋絲不亂,需要極度精準的光刻機。截止目前全球僅有少數幾家設備廠商掌握光刻機技術,如ASML、佳能、尼康、SUSS、ABM、Inc等,其中ASML在全球晶圓廠光刻機設備的市場份額高達8成,國產化勢在必行。

有數據顯示:從設備需求端測算,2018-2020年國產晶圓製造設備市場空間增速分別為54%,78%和97%,2018-2020年累計市場空間達250億元。

中國精密機械之王:一臺設備賣到4000萬,目前在國內沒有任何對手

國內有一家企業將打破這一格局,這家企業就是華卓精科,它是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機械電子工程研究所所長朱煜教授所創立,並於四年前年聯合清華大學成功推出了中國第一臺滿足65納米光刻機需求的雙工件臺樣機,現在正在向28納米制程的浸沒式光刻機雙工件臺,發起了衝刺。

“我就是一個陀螺,一旦停下來就會倒下。不停,就可以一直高速旋轉。”朱煜這麼形容自己的狀態。

這家公司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集成電路裝備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是集成電路製造前端光刻機的重要部件生產商,旗下雙工件臺的研發與產業化,目前處於全球領先地位。是除半導體設備製造商荷蘭ASML以外全球第二家可以生產光刻機雙工件臺的企業。他們的核心戰略產品是光刻機雙工件臺;其他整機設備包括激光退火、硅片堆疊、掃描干涉光刻機;零部件有運動平臺、EFEM、靜電卡盤、隔振器等。前兩年,華卓精科與上海微電子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3臺乾式雙工件臺產品供貨合同,總價值1.2億元,平均下來每臺售價超過4000萬元。

中國精密機械之王:一臺設備賣到4000萬,目前在國內沒有任何對手

目前,光刻機雙工件臺作主要為光刻機的兩大核心子系統,使運動誤差保持在2納米之內,也就是人頭髮絲直徑的四萬分之一,精細難度非常之大。再打個形象的比喻,兩架時速1000公里/小時的飛機在任意時刻的飛行位置偏差不超過一個微米。如此極端、精細的性能指標,使光刻機雙工件臺成為當之無愧的“精密機械之王”,其製造工藝難度可想而知,目前他們這家企業在國內沒有任何對手。

首先,裝備與工藝的結合問題,一直是制約國產裝備進入大生產線的主要瓶頸。國際半導體裝備廠商,特別是關鍵的、與工藝密切相關的前道設備廠商在工藝研發上投入巨大。有分析分析認為,目前要真正做到國產高端裝備全面進入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