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隱身戰機研究起步太晚?其實早在20年前就已經研製成功!


美國海軍陸戰隊最新隱形戰鬥機“F-35”在18日的傍晚到達巖國基地。速度之快說明了這與中國空軍方面已經裝備了殲-20有一定的關係。東亞四代機時代到來了,在未來有很大可能會出現兩戰鬥機在空中相遇的情況。

中國隱身戰機研究起步太晚?其實早在20年前就已經研製成功!

殲-20的投入使用以及殲-31向國外銷售都是令我們振奮的大事,但是我們都不知道,中國早在五十年前就開始對隱身技術展開了研究,並且在二十年前已經完成創造了兩個型號的用來驗證技術是否成功的戰機。

中國隱身戰機研究起步太晚?其實早在20年前就已經研製成功!

在大多數中國人的印象裡,中國在戰鬥機隱身能力的領域開始的相對較晚,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最開始研製的是F-117型,戰機的研製成功就開始給世界的航空界投入了最大威力的炸彈,一直在震撼著航空界,這種顫動代表著一場新的技術發展。這不僅僅是技術時代的新篇章,還對軍事方面的作戰模式產生巨大深遠的影響。這種變化,推動各國將隱身技術應用在軍事的裝備上。

中國隱身戰機研究起步太晚?其實早在20年前就已經研製成功!

在國內,少數的軍事研製單位早在六五末期就開始著手研製隱身技術。後來的一段時間內,隱身技術變成了重點研究對象。而從七五時期開始,隱身技術已經作為各部門全面開展研究的一項重點技術。緊隨其後,國防科工委根據計劃制訂了相應的指南。

中國隱身戰機研究起步太晚?其實早在20年前就已經研製成功!

說到中國在二十年前研製的用來研製隱身技術的兩種機型,殲7II和殲8II,就可以說說這兩種型號的不同了,殲7II的研究是國家進行投資,而殲擊機8II的驗證是由瀋陽的研究所自費完成。

殲-7II戰機在驗證過程中主要展示了具有的在座位機艙、雷達等方面的隱身技術,一個這幾方面的地面試驗。這項驗證花費了近千萬元,同時,測試結果表明,該型殲擊機的性能方面完全符合標準。

中國隱身戰機研究起步太晚?其實早在20年前就已經研製成功!

而殲8II隱身驗證戰鬥機在瀋陽的簡易測試場裡完成了測試,並且獲得了很多有價值的實驗成果。並且鍛鍊了隱身戰機設計實驗隊伍的整體實力。

中國航母的實力一定會隨著不斷擴大的海外利益而增大,海軍方面一定會在四代機上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需求,雖然失敗偶有發生,但是未來四代機成為隱身艦載戰鬥機的可能也是存在的。

閱讀 2 · 文章內容不代表UC平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